今天,一个朋友和我商量,他家孩子快要完婚了,他说孩子的名义介绍人,就是俗话叫的媒人,她该给多少钱钱呢?还没有等我给出建议,他又自言自语说,给666元行不行,或者多给点,来个888元。听到他的心理价位,我便沉默了,不再计划说出我的建议。

他是我的同事,两口子都是老师,退休时都取得高级职称。去年退休,虽然还没有理顺,但两个人的预发退休金,现在都八九千了,等理顺后轻松过万应该是预料之中的事。可能先前工作几十年,没有得到过高收入,出手不大气养成习惯了。但赶上最近几年,教师工资的大幅提升,尤其是退休待遇的超预期,往后余生应该不缺钱花。没想到他遇事还是这样抠抠搜搜。

他的孩子是大龄姑娘,学历不错,211的硕士研究生,在省城找的工作也不错。工作有近十年了,前前后后给介绍了不少对象,始终找不到合适的。慢慢年龄大了,都近四十岁了,家长着急,亲朋好友都给积极牵线搭桥,始终没有个结果。父母发愁了多少年。

今年过年后,终于遇到了合适的人。同事很高兴,日子都选定了,婚事在一应俱全的准备中。说起来,是一个朋友的朋友给牵的线,当时也就是介绍孩子们互相加了微信,没想到男生女生彼此有缘,就还真的牵手了。朋友以为,所谓的媒人,也就是做了这么点工作,所以给是几百元,应该就说的过去了。

而我的认知是,毕竟解决了这么大的一个难题,应该很感恩这个牵线人,感恩最直接的体现,就是趁着办喜事,包个大红包,比如1888元,这样才拿得出手,也表达咱发自内心的谢意。不知道我的想法对不对。

由此我就想,教师确实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多少年来养成

的习惯,总是在遇事时,让人一下子就识别出来,比如较真,比如小家气。但我不敢说,头条的友友,你们怎么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