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每段关系在结束之前,都会有征兆。

这是跟最好的朋友断交之后,我忽然发现的一个事实。仔细回想过去那几年我们交往的点滴,好多细节也都无声验证了这一发现。

印象最深的一件事,是去年有一次,我们从外面回来刚走出地铁站,有一搭没一搭地边聊着天边往住处走。

当时不知道为什么,我突然说了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我说我们这两年在一起的时间比往年任何时候都多,几乎是形影不离。不管去哪里、做什么,两个人都在一起。

“这会不会是在提前弥补将来我们要分开的时光呢。”因为以后无法像现在这般如影随形。今天约好见面,明天早上就能见到;中午约好一块吃饭,晚上就面对面坐在饭桌的两端。

所以这两年的亲密无间,是对往后数不尽的距离与陌生的安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没有预料到告别来得这么快,但当时我真的这么想。也许是我知道,我们总归是会分开的,或早或晚。

当她有了男朋友,或者我开启了人生的新阶段。当我们都各自为自己的生活披星戴月而忘乎所以时,原本同行的我们便会慢慢走入不同的分叉口,奔向不同的旷野。

生活失去交集,话题连接不起来,你不知道我的近况,我不了解你的现状。走着走着,就连最初只是想联系对方,表达问候和关心的那股子主动都熄灭了,像火柴燃烧到最后,只剩一缕烟。

人和人之间的分离,有时并不需要发生多么惊天动地的大事。像吃饭睡觉穿衣这样,都是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只不过是到了某个节点,彼此之间的链接断开了,便互相转过身去,走出彼此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在书里看到一个故事。

女主角和丈夫离婚后,独自一人带着孩子生活。某天在吃饭的时候,孩子问她,为什么和爸爸分手。

她说大人是不会轻易分手的,即使发现彼此之间有无法重合的间隔,也不一定意味着分别。

如果有的人最终不得不分开,也不代表一定是谁做错了。每个人都尽了力,可还是避不开这样的结局,这是没办法的事情。

而她和丈夫离婚,是两个人都觉得太累了。在一起太累,一起养育孩子,照顾家庭,还要在工作之余妥善关爱对方,这些太累了。

累到不愿、不想、懒得再像当初那样给予彼此理解。因为理解是需要姿态和付出的。就像躺下来就要摘掉的帽子,身心俱疲时,你最先扔掉的也是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还说,他们分开,不是因为说了什么话中伤了彼此。恰恰相反,是那些没说出口的话,让彼此产生了疑问与隔阂。

质疑、猜测、不安、误会…所有这些会分化他们的东西在两个人的身体里燃烧。尽管只是掠过,却还是灼烧到了。要是面对面碰撞,两个人可能都会粉身碎骨。

就像分手之前,如果吵架,把一切都摊开来吵。或者一定要复盘过去,算旧账,双方都会面目全非,无法体面。

于是为了好聚好散,过去的种种,无论好坏,我们都只字不提。

那些见不了光的,杀死这段感情的东西,燃烧之后留下的烟灰和烧痕,就成了每个成年人身体里只有自己才能完全理解的印记。

我们带着这些印记,在没有对方的生活中,独自生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印记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征兆。就是一段关系会走向何种结局的注脚。它们在某些时候已经提醒过你,对方会离开,你们会结束。

只是当时真的太美好太梦幻,我们也太沉浸其中了,没有设想过遗憾情节,也不相信真爱有离别。

书里的女主角,她没想过会和丈夫离婚。她想的是他们永远在一起,一家三口,岁月静好,无忧无虑地安度百年。

我和好朋友前不久才憧憬过,等我们其中一人结婚的时候,另一个人要给对方当伴娘。我甚至都想好了那天要送她什么礼物。

我们都没想过要告别,却在某年某月某日,不得不告别。

可能每个来到我们生命中的人,他们在到来之际就已经设置好了说再见的时间。又或者,相遇和离开本就是一体的,相遇就意味着会分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分别之前,或明或暗出现过的征兆是在告诉你们,不想就此为止的话就要快点修复,把裂缝补好,别让距离越来越远。

可很多时候你们都没有意识到这些信号,等终于回过神,想要补救,为时已晚,来不及了。

也可能是双方都知道了,却无意挽回弥补。

那就这样吧,反正你也没有多在意我。

抱着这种念头,谁都不回头。

不擅长告别的我们,却总是能格外敏锐地捕捉到关系要结束的信号,也总是在要结束的时候率先退场。

不知道怎么挽留,所以我先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