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定开启屏幕时代模式吗?

屏幕时代的养育

俗语有言:“别和往事过不去,因为它已经过去,别和现实过不去,因为你还要过下去。” 线上学习、网上冲浪、掌上生活已成为既定事实。

当下,与电子产品共存成了一门艺术,也是我们和孩子面临的共同挑战,我们既不能放纵孩子无限制地使用电子产品,也不能让孩子“偷吃禁果”,要了解其中的奥秘,以下三原则请牢记。

1

接纳大于制止

作为家长,自己时间充裕的时候可以耐心地陪伴孩子;自己没时间的时候也可以合理安排时间把“电子保姆”请出来,同时要告诉孩子电子产品是工具,不能让它“绑架”我们的生活。

在日常生活里,我们要给孩子做良好的示范,只要不囿于沉迷,孩子就能够把控好玩手机的时间。一味地禁止,只会让孩子更想“偷吃一下禁果”。

— 宜接纳 忌制止 —

2

引导大于转移

在孩子玩电子产品的时候,家长知道不能强行制止,索性就用另一个物品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例如拿一块巧克力诱惑孩子:“来,把手机放下,快过来吃巧克力了。”

孩子就会在进退两难中做选择,一边沉浸在动画情节中,一边又惦记着心爱的巧克力,不仅打断了孩子的专注力,还没能马上将孩子的注意力转移过来,可谓得不偿失。

我们需要安排好孩子的业余活动,包括读书、参与家务劳动、运动、画画、玩玩具和做游戏等。和孩子提前约定,看完动画片后最想执行的是哪项活动,让其自己选择,并且提前准备好下一项活动所需的物品,让其对下一项活动有所期待,无论看动画片还是下一项自己选择的活动,孩子都能全情投入是最好的结果。

— 宜引导 忌转移 —

3

规则大于说教

告诉孩子可以玩电子产品,但时间不能太长,为了眼睛好等诸如此类的说教很多家长已无数次告诉过孩子,可一到要关闭电子产品的时候,孩子就开始叽叽歪歪,不能立马行动。

家长们是不是都遇到过这种情形,规则也设定了一大堆,可成效甚微。严格执行又似乎有点不近人情,规则设置如同虚设,问题在哪儿呢?

— 宜规则 忌说教 —

规则量化力量大

PHONE & BOOK

Q

A

如果需要帮助孩子建立规则,你打算从以下哪些方面进行?

请在( )中打“√”。

A. 约定观看时间( )

B. 约定观看内容( )

C. 约定参与人员( )

《淮南子》有言:

「矩不正,不可为方;规不正,不可为圆。」

帮助孩子建立规则,才能事半功倍。

如何进一步帮助孩子建立规则培养专注力呢?

看看你家的规则是否符合以下的要求。

01|规则可视化

制定的规则一定要可视化。家长跟孩子讲:“就看10 分钟,10 分钟后关掉。”孩子压根对时间没概念,10 分钟到底是多长?

可以利用计时器定时。现在有很多定时神器,外观和功能都很强大,选择孩子喜欢的造型,将计时器拟人化,孩子更愿意接受。

例如我们家的“萝卜卫士”和“汉堡卫士”,每一次看电视时,我们提前约定好时间,将计时器扭转到规定的时间,铃声响起就关闭电视机。

02|规则主动化

家长会好奇“萝卜卫士”和“汉堡卫士”是什么?其实就是帮助孩子计时的一个工具。那为什么会是这两个物品呢?因为那是孩子自己的选择。

提前约定看电视的时长,比如,15 分钟还是20 分钟,孩子就会很主动地把工具拿出来进行计时。

03|规则全家化

规则是针对全家人的,而不仅仅是针对孩子。

比如,妈妈和孩子商定的规则是每天看20 分钟动画片,可如果爸爸每天玩游戏到深夜,那当孩子玩游戏超时,家长还有什么理由去指责孩子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拍摄/郭妍旻昱

泰戈尔说过:“让睁眼看着玫瑰的人,也看看它的刺。”电子产品是一把双刃剑,接纳、引导和设立规则三原则,可以让孩子和电子产品友好地做朋友。

——摘自新书《屏幕时代的养育:9堂课让孩子不再沉迷电子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