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叫韩玉芬,今年54岁。

1986年的时候,我考上了师范学校,那时候能考上小中专就很幸运了,入学的时候就能把户口迁到学校所在地,农业户口转为城镇户口,而且是干部身份了。

在当时,女生考上师范的比较少,我们班里39个人,只有15个女生。

1989年师范毕业以后,我分配到了离家五十多里路的一个山区学校工作。

当时乡镇还没有通公交车,想回家一趟很难。

我刚上班第一个月的工资是61块5毛钱,而那时一辆自行车就得180多块钱,刚刚上班我根本买不起自行车。

再说我的家庭比较贫困,当时弟弟妹妹都在上学,还指望我这点工资交学费呢!

每到周末的时候,因为我不能回家,我就百无聊赖地在办公室里备一会儿课,看一会儿小说,打发时间。

我的男同事小李比我早分配两年,有事没事经常过来找我聊天。

一到周末,学校里的老师基本上回家了,只有我孤零零的一个人在这里,小李的家就住在学校附近,他在村子离学校只有不到三里路,他平时步行着回家吃饭就很方便。

周末的时候他也经常在学校里逛游,我待在办公室里时,他就过来和我谈天说地。

那时候周一到周五的时候,我们学校里的伙房会正常做饭,周末伙房就关门了。

到了周末吃饭的时候,我们没地方吃饭,他就约着我去学校前边的小饭馆里吃饭,有时他付款,有时我结账。

慢慢的,我们越走越近。

我记得那年秋天,小李对我说:“韩老师,我们家里正在刨地瓜,你在学校里也没事,请你帮忙去和我们刨地瓜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一听很高兴,能去给他们帮忙,也不错呀,再说平时周末的时候他经常在学校里陪我,我总得感谢感谢人家吧。

就这样,他用自行车带着我去了他们村。

我们直接去了他家的地里,我看到他的父母和他弟弟都在那里干活。

我去了以后,他的父母对我特别热情。

他母亲拉着我的手问长问短,当我要拿着撅头要刨地瓜的时候,他母亲把撅头拿到了一边说:“姑娘啊,我常常听我儿子说起你,我一直想让他带你回来玩玩,你今天终于来了呀。姑娘,看你细皮嫩肉的,我可不舍得让你干活,来,咱们先回家,我做好吃的给你吃。”

小李的弟弟也说:“韩老师,我天天都听我哥说起你呢,今天我终于见到真人了。”

我朝他笑了笑,小李的弟弟和小李长得就像一对双胞胎一样,脸面和个头都差不多。

我去到小李的家里一看,一条大鲤鱼装在盆子里,桌子上还有一大块猪肉,一看就像准备招待客人一样。

我的心里忽然有些忐忑不安,也有些甜蜜,看来小李的家人对我的到来非常重视呀。

我洗了把手,赶紧帮着小李的母亲一块做饭。

吃饭的时候,小李的父母和他弟弟都一个劲的让我多吃点,弄得我不好意思了。

临走的时候,小李的弟弟开玩笑小声对我说:“韩老师,当我嫂子吧。我哥这人不错呢,我看你俩郎才女貌,真是非常般配的一对。”

我的脸上飞起一朵红云,我说:“哎呀,你开什么玩笑呢?我们就是普通同事。”

在小李家吃完饭往回走的时候,我羞涩的不敢抬起头,其实我和小李之间就只隔着一层窗户纸。

这次无意中来了他家一趟,一切也都不言而喻了。

从那以后我和小李就开始了大大方方的交往,我们俩在工作中相互鼓励相互帮助。

他是数学老师,我是语文老师,我们两个人所带的班级成绩都在学校里名列前茅。

1991年结婚的时候,因为我们两个人都是本学校的职工,虽然住房比较紧张,可是校长体谅我们,给我们分了一套家属院,那是两间宽敞的房子,还有一个一个温馨的小院,让我们觉得特别幸福。

按照农村风俗,我们在村里举行了简单的婚礼,过门的时候,我的小叔子悄悄地塞给了我一个红包,我一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说:“兄弟,你还没有成家,你不用给我红包。”(在我们这里,没有成家的弟弟妹妹不需要给嫂子红包的,也不用随礼。)

可是小叔子郑重其事地说:“嫂子,这是我的心意,你必须收下。”

我敞开一看,红包里面有1600块钱!

当时的90年代初,这1600块钱可不是小数目。

我惊讶地问丈夫,小叔子哪来这么多钱?

丈夫说,这几年小叔子一直在附近一家采石场干活。他在那里的工作非常累,天天装卸石头,他攒了这些钱,全部送给了我们。

当时由于我们上班不久,工资又低,再说彼此的家庭条件都不好,我们挣到钱的时候都帮衬了家里,几乎没有攒下钱。

在那个年代里结婚的时候,条件好的人都打上了小组合家具,买上了电视、冰箱和洗衣机。

我们没有钱,甚至连电视机都没有,我们就打了一张桌子,一套简易的沙发,这就是全部的家具。

小叔子看到我们没有买电器的时候,他非常着急,就拿出了全部的积蓄,让我们去买电器。

拿到这些钱以后,我一阵心酸和感动。

三年后,小叔子也找了女朋友,弟媳妇是他的一个初中同学,看上去瘦瘦弱弱的。

有的邻居说这姑娘看着身体不结实,能干农活吗?小叔子不以为然,他总是拍着胸脯说:“放心吧,她干不了农活,不是有我吗?我身体结实着呢。”

小叔子结婚的时候,那时候我们的工资就比以前高一些了,办流水席的钱都是我和丈夫出的。

小叔子结婚以后,弟媳妇的身体就不太好,三天两头的生病,但是我的公公婆婆都是非常善良的人,他们从来没有嫌弃过弟媳妇。

由于弟媳妇身体不好,每当农忙的时候,公公婆婆自己家的活不干,先去帮小叔子家干完,他们生怕弟媳妇着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时候农村的学校到农忙的时候就会放假的,每当放了麦假和秋假的时候,我和丈夫就去老家里帮忙。

我们回去干活,总是先去镇上的批发部里买上两箱啤酒,再去割上几斤猪肉,买上点熟食。

弟媳妇身体不好,我们就不让她下地干活,让她在家里做饭。

吃饭的时候,弟媳妇总会感激地说:“哥,嫂子,你们回来帮忙就不错了,你们都是脱产的,可是干起活来呀,比庄户人都舍得出力呢。你们还得给我们带着好吃的,这怎么好意思呀?”

我说:“咱一家人不说两家话,咱是亲兄弟家呢。我们放了假也没什么事,回来锻炼锻炼身体也不错呀。”

小叔子家有两个孩子,一个侄子,一个侄女。

孩子都上学以后,小叔子的负担就比较重了,一是要给孩子们交学费,再就是弟媳妇的身体不好,需要经常花钱买药,她干不了重活,家里的活地里的活都是他一个人的。

农忙季节过后,小叔子还得去附近工厂打工,挣点钱补贴家用。

每当我见了小叔子的时候,看到他憔悴的面庞,我就很心疼他,虽然不是我的亲弟弟,但是这些年他拿我就像亲姐。

每次我回去的时候,我要去锅屋里做饭,小叔子总是把我推到一边说:“嫂子,你身上穿得干干净净的,别进锅屋了,这里烟熏火燎的,我来烧火吧。”

小叔子虽然比老公小三岁,可是看上去比我老公大七八岁的样子我。

我总会悄悄地塞给他三十五十的,让他买点东西给弟媳妇和孩子们吃。

小叔子不好意思要我的钱,他红着眼圈说:“嫂子,在我的心里,你就是我亲姐,你对我太好了。”

2004年的时候,弟媳妇突然查出了胃癌,这个消息犹如晴天霹雳炸响的我们这个大家庭里。

这些年,弟媳妇一直病病殃殃的。可是也没有大毛病。

当我知道这个结果的时候,我泪如雨下。

我和丈夫都对小叔子说,我们要不惜一切力量救治弟媳妇,不管花多少钱都行。

我们攒了6000块钱,全部送到了医院里。

小叔子家这些年几乎没攒下钱,但是他的岳父母家都不错,主动借给了小叔子一万块钱。

小叔子又去那几个舅家和姨家借了两万块钱, 给弟媳妇治病。

无奈弟媳妇的病情已经是晚期了,做完手术以后活了不到半年就去世了。

弟媳妇走了,小叔子哭成了泪人,一下子老了十岁多,他走路都拖拖拉拉的,抬不起脚来,一直趴在地上号啕大哭,谁都拉不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两个孩子更是可怜,哭做一团。这么小的孩子就没了娘,怎么办呢?

弟媳妇的葬礼结束以后,我不放心小叔子一家,我回婆婆的村子里看望他们时,遇到了让我心痛的一幕。

当时是中午一点多了,可是公公婆婆家的门锁着,他们应该去了地里干活,还没回来。

我想去小叔子家里看看孩子。

可是我一到胡同口,我突然停住了脚步,侄子站在大门口,正扒着门缝往里看。

侄女坐在门口嘤嘤地哭着,脸上一道一道的泪痕。

我悄悄地走过去,侄子看到了我,他眼里含着泪水说:“伯母,我饿了,爷爷奶奶没在家,爸爸也没在家。我们没有家里的钥匙,我们饿了。”

那一刻我的眼泪哗哗的。

我把孩子揽在怀里给他擦去了泪水,我说:“孩子别哭,有伯母在呢。我带着你们去爷爷奶奶家,伯母给你们做饭吃。”

那天我买了一兜水果,还买了一些点心。

我让两个孩子坐在公公婆婆的门前等着,让他们坐在那里吃水果和点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小跑着去了地里,把公公婆婆找了回来。

当公公婆婆听到两个孩子饿哭了的时候,婆婆哇的一声哭了,她哭着说:“唉,我的孙子没了妈妈太可怜了,怎么办呢?”

回到婆婆家里,我赶紧给大家做饭。

过了一会儿,小叔子也回来了。看到小叔子和两个孩子在吃饭桌子前狼吞虎咽的样子,我悄悄的抹起了眼泪。

我当场就做了一个决定,我不能让两个孩子继续受苦,我要帮小叔子把两个孩子养大。

当时这两个孩子都在村子的小学里读书。

我和丈夫商量了一下,把两个孩子都转去了我们的中心小学里读书,当时一个读3年级,一个读2年级。

我们家只有一个孩子,儿子当时读五年级。

我们家一下子有了三个孩子,因为我们只有两间房子,就睡不开了。

丈夫就在小南屋里安了一张上下层的床,让儿子和侄子住在那里。

侄女还小,就让她住在北边的卧室里,离我们近,晚上有事就喊我们。

刚开始的时候,侄子和侄女在我们家里很拘谨,吃饭的时候也不好意思夹菜。

我就给他们每个人找个小碗,把菜都扒拉到小碗里,让他们必须吃了,这样他们才慢慢习惯了。

在乡下五天逢一个集,逢集的时候我就多买好吃的,给三个孩子补充营养。

侄子和侄女学习都很用功,人也很聪明,考试成绩在班里第一第二的。

当侄子和侄女上了初中以后,我们给小叔子介绍了一个带孩子的女人,小叔子又重新组成了家庭。

有时候小叔子也会给我们家里送钱,给孩子交学费,可是我从来没有要他一分钱,我知道他挣钱很不容易。

后来我儿子考上了省城的大学,侄子和侄女也读了高中,那几年是我们家经济最困难的时候。

我和丈夫虽然都有固定的收入,但是三个孩子一块花钱,有时候我俩的工资还不到月头就没了,但是我从来没有一句怨言。

侄子和侄女都和我非常亲,进门不喊大伯,总是先喊伯母。

尤其是侄女,见了我的时候,总是亲亲热热的和我偎依在一起,伯母长伯母短的,把我叫的心里热乎乎的。

侄子高中毕业以后,考上了南方的一所医科大学,后来攻读读了本校的研究生,毕业以后应聘留在了南方的医院工作。

在我们的建议下,侄女报考了省城的师范学院。

侄女毕业后回了县城,在我们的县一中里当了一名数学老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侄女上班以后发了头一个月的工资,这孩子把工资都提出来了,她拿着一沓钱来到了我们家。

一进门,侄女一把揽住我,眼里是晶莹的泪花,她说:“伯母,我能挣钱了,这些钱全部给你,如果这些年没有你的抚养和培育,就没有我的今天。”

孩子的话,把我说得眼泪哗哗的,丈夫也背过身去抹起了眼泪。

侄女又说:“伯母,在我的心里,你就是我的妈妈,我就是你的女儿。两个哥哥都在外地工作,你不用愁,以后老了我给你和大伯养老。”

听到侄女的肺腑之言,我的心里万分感慨,我们多年的付出她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她是个感恩的孩子呀。

那些年,我们培养这三个孩子读书的时候,我和丈夫四五年都不会买一件衣服。我们两个人在家里省吃俭用,逢集的时候都不舍得去买斤猪肉,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在外面吃得好一点。

看到三个孩子学有所成,都有自己的事业,我和丈夫心里比吃了蜜都要甜。

如今,每到逢年过节的时候,三个孩子都回来了,在我和丈夫的眼里,侄子和侄女就是我们的亲生孩子。

家和万事兴,亲人之间就得相互体谅,相互帮助。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当亲人遇到难处的时候,能帮一把就帮一把,日子会慢慢好起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