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5日,饿了么发布《2024年五一消费报告》。报告数据显示,五一期间母婴用品外卖量增长高达215%,展现出了强劲的增长势可见当下即时零售已然成为撬动零售增量的新风口。就即时零售的定义来看,它实际是零售外卖化,立足点是“时效性”,落脚点是实体零售。可以说,相较于线上电商崛起给线下经营造成的“冲击”,即时零售其实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后,给实体零售带来的“新机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时零售作为消费市场提质扩容,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助力,得到了政策端的保驾护航。

2023年初,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到要“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即时零售等新模式”;同年7月,商务部等13部门在发布的《全面推进城市一刻钟便民生活圈建设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中,明确指出要支持发展线上线下融合的即时零售模式。

除了政策红利的持续释放,即时零售市场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在《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中指出,我国即时零售年均增速保持在50%以上,市场规模从2017年的365.71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5042.86亿元,预计到2026年将达到25082.65亿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即时零售行业发展报告》)

聚焦到母婴行业,基于母婴产品的强刚需性以及使用的高频性,即时零售这个领域值得母婴店深挖。在2023CBME孕婴童产业峰会上,据美团闪购母婴品类负责人杨嫚介绍,当前母婴零售市场规模为万亿级,电商占比超30%,剩下便是母婴零售店以及商超,其中即时零售生意占大盘的4~5%。从2022年的整体测算来看,母婴即时零售渠道销售规模约194亿元,包含美团闪购、京东到家、饿了么等渠道。美团目前即时零售的生意盘子更多以母婴店为主,美团合作的母婴有效门店近三万家,通过精准数据测算,母婴即时零售赛道在未来3~5年将成为千亿市场。

可以窥见,伴随着消费者“即刻满足、当场享用、个性体验”新消费价值主张的凸显,即时零售正成为释放消费潜力,助力母婴店创收增效的新蓝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伴随着即时零售成为零售新主场,越来越多的品牌与渠道加速布局即时零售这一蓝海赛道。

从渠道端来看,孩子王积极打造自营模式,成功推出了3km内最快30分钟达、5km内最快1小时达、全城送、顺丰半日达等一系列时效产品;爱婴室侧重与美团、饿了么、京东到家、抖音本地生活等线上平台开展合作,2023年下半年即时零售销售额同比增加22%;佛山市亲子坊每月在美团上的销售额大约占公司总销售额的10~12%,每个店在线上日均成交4单,成交订单中有69%为新客。此外,孕婴世界通过智慧云店+走进会员10分钟生活圈的战略,实现线上私域小程序商城+全渠道销售的高效转化;中亿孕婴推动门店、私域与公域的深度融合,布局新零售业态;登康贝比从2021年开始布局即时零售业务,旗下所有门店均开通“美团闪购”;妈仔谷依托线下门店+1小时到家服务,赋能门店创收增效。

从品牌端来看,早在2022年六一儿童节,美团闪购就联合伊利金领冠打造了母婴品类的第一个“超级品牌日”活动,活动期间伊利金领冠奶粉交易额同比增长近三倍;2023年8月,飞鹤携手京东开启28天领“鲜”计划,飞鹤做出了产品生产日期到产品抵达消费者手中的时间为28天的新鲜送达承诺;同年双十一,蒙牛与京东到家宣布战略合作再升级,共同探索乳品品牌即时零售模式的创新升级。

实际上,许多母婴单体店或者连锁店都试图拓展即时零售业务,但是受限于即时零售的成本、效果、平台选择、运营方法等原因,而处于观望状态。那么母婴店该如何盘活这门生意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婴店想要搭上即时零售的快车道,最重要的是要从转变思维与玩法两个维度去解决全渠道管理的困难。

1.以“一体化”为支点,推动深度融合

许多母婴店难以维持线上生意,很大程度是缺乏顶层设计思维、缺少全盘布局能力。如果母婴店只是简单开设线上平台,将其作为拓展服务半径的触手,那么很难真正赋能线下实体门店。此前中亿孕婴总经理陈跃提出“数字化门店的三层楼概念”,就很好体现了线上线下一体化的内涵:把一楼的实体店,二楼的小程序等私域,三楼的美团即时零售、饿了么,抖音本地生活等公域,全部打通。

因此,推动线上线下一体化,首先是要摒弃以线下方式运营线上的固有思维,将线上看作新的领域去投入和精耕;其次母婴店需要立足全局,考量O2O营收占比、门店规模以及数字化运营能力等因素,从而决定将线上业务外包还是由内部专人运营;最后则是提升全渠道的效能,利用全域链条的连贯性,挖掘以及释放潜在消费能力。比如,利用平台数据更好洞悉消费者从而实现线下的精准营销;加强货物库存的精细化管理,保障线上库存的更新和低库存产品的补给;确保线上线下会员权益互通以及促销活动的一致性,以实现线上线下的平衡,避免顾此失彼。

2.以“专业化”为杠杆,拓宽服务价值

即时零售可以在线上低成本获客后将流量导向实体门店,本质做的是实体门店的生意。因此专业化服务仍是撬动增量的关键注脚。由于平台端的营销活动和服务半径,线下门店很容易赚了吆喝赔了买卖,不仅没有实现与新客的深度链接,还反被消费者“薅羊毛”。因此,为了完成从线上到线下的拉新、锁客闭环,母婴店要尤其注重从细节处传达专业服务。一方面,母婴店要突出即时零售的履约能力,重视配送的准时送达率以及挑拣商品的正确率,满足消费者“即买即得”的底层需求;另一方面,母婴店可以通过货品的包装、产品功能讲解、注意事项卡片、售后电话回访、打造线上社群等方式沉淀线上用户口碑,从而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留量”。

3.以“消费者”为中心,重构货和场

根据奥纬咨询X美团闪购发布的《FAST即时零售品牌经营方法论白皮书》,当下消费者行为习惯更加多元,在时间上从固定时间转变为随时下单、在空间上从固定地点变为多元地点、产品形态从受限形态转变为多种组合,并体现出越来越强的情感诉求。在此背景下,母婴店需要顺应消费者需求改变,重构“货”与“场”去把握增长新机遇。

正如此前湖南妈仔谷创始人彭云辉在高端访谈栏目《精耕者》第一季中表示:“真正到店的、到线下交易交付的才35%,现在线上已经是65%了。你要去改变用户,还不如去顺应用户,顺应用户才是最高效的。那你是更多的场景去铺排这个链路,而不一定是在你的店铺,跟用户有连接我们即为到店,跟用户有交互我们即为到店,跟用户有服务我们即为到店。”

具体而言,母婴店需要辨别和分析在不同场景中人对货的需求,从而将多元化的商品与个性化需求精准匹配。比如,奶粉、纸尿裤、急症护理更适应“应急”场景;玩具、衣物等更适用于六一儿童节等细分场景。可见,为降低决策门槛,商家需要设计、上架不同的产品组合以满足差异化的场景需求。此外,基于配送费用与收货的便捷性,消费者更倾向于“一站式购买”,因此对于商家产品的丰富性与差异化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源《FAST即时零售品牌经营方法论白皮书》)

随着传统零售生存空间的萎缩,母婴店需要转变思维积极拥抱新业态。一是从“多渠道”到“全渠道”,推动线下线下深度融合;二是从“流量”到“留量”,实现线上引流线下锁客的闭环;三是从“效率”到“体验”,打造契合消费者需求的商品与场景。只有通过不断创造和适应新需求,母婴店才能在减量中挖掘存量,奔赴有“质”有“量”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