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与其欧洲盟友近期摩擦不断,起因便是拜登推出了《通胀削减法案》。拜登的这一法案已经引发多个美国盟友的不满,但拜登并未对其做任何修改。

无奈之下,法国总统马克龙在与西班牙、意大利、葡萄牙等8个地中海国家领导人会面时带头反美,要结成“抗美联盟”重振欧洲经济。他还在会议现场对美国下达最后通牒:最迟4个月,九国“联盟”就将对美方的《通胀削减法案》实施反击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9个地中海国家领导人在西班牙举行会议

马克龙提到,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本质上便是一个充斥着“保护主义”的政策,而这一政策也逼迫美国公民不得不在美国电动车企业和外企之间“二选一”。但是,在高额税务补贴的诱惑下,又怎么会有美国公民愿意购买外企的电动车呢?

说到底,美方便是在以缓解通胀危机、减轻美国公民经济负担之名行排挤外企之实。而欧洲的车企为此叫苦不迭,当然,韩国、日本等美国亚洲盟友的电动车企业在美国市场也失去了竞争力。

据最新的统计结果显示,《通胀削减法案》推出后,美国目前所卖出的70%的电动车都为本土生产。而且,随着该政策的落实,越来越多的外国企业开始将投资目标转向在美国本土市场能够享受税务补贴的车企。仅美国俄克拉荷马州一个州就吸引了大量投资者。西门子、汉莎航空、阿尔迪和费森尤斯这四家德国公司已经在该州投资将近3亿美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美国弗吉尼亚州经济发展局消息,已经有六家德国公司计划在该州进行投资。而在去年,对该州的企业感兴趣德国公司仅有两家。

由此可见,拜登的《通胀削减法案》已经让不少投资者减少了对欧洲市场的兴趣,长此以往,恐怕欧洲企业将迎来更加艰难的生存环境。

不仅如此,由于俄乌冲突爆发,欧洲国家本就面临着能源短缺以及经济危机。在今年8月份时,欧盟27国通胀率已经飙升至10.1%,可谓了达到了历史新高。但美方在通过《通胀削减法案》缓解自身经济危机时,还将天然气出口价格提高,令欧洲国家的经济状况雪上加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欧盟已经用行动来表达对美国的不满,欧盟内部市场专员就曾拒绝参加美欧贸易和技术委员会峰会,德国总理朔尔茨警告美国:小心引发美欧之间的贸易战。

马克龙也在本月初到访美国时和拜登谈到了这个问题,希望他对该法案进行修改。当时,拜登承诺:会对该法案进行一些调整,而且,美国并不会伤害欧洲盟友。但是,对于该法案已经对法国造成的影响,他拒绝道歉。

可是,白宫新闻秘书皮埃尔第二天就对媒体表示:拜登政府并没有要对该法案进行修改的计划。也就是说,美国根本不会兑现其承诺,拜登也没有出面反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选择默许美国继续“压榨”欧洲,也就难怪马克龙会在与其他八个地中海国家首脑会面时带头反美了。马克龙强调,地中海九国必须在明年的第一季度前制定相应反击美国的政策,其余国家领导人表示认可。他还提到:要为欧洲吸引更多投资,从而比美国更有竞争力。所以,这些政策中很有可能包括对欧洲企业实行税收“豁免”政策,从而对标美国《通胀削减法案》的内容。

因此,美国只剩4个月的反应时间了。一旦地中海九国乃至其他欧洲国家开始与美方“竞争”,这场“贸易战”就开始了,而美欧关系也将变得更差。
一个《通胀削减法案》便令美国政府自私的真实面目暴露无遗,这也折射出美欧盟友关系的“脆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拜登曾经承诺马克龙“会对法案进行调整”就可见,拜登惯用说一套做一套的方式来开展外交。对中国是如此,对欧洲盟友也是如此。欧洲盟友自然不愿意再被拜登糊弄下去了。
随着俄乌战事的推进,马克龙也开始呼吁俄乌用谈判手段解决问题。可见不仅仅是在经济层面,欧洲国家也将从政治层面出发,与美国唱反调。如果拜登不及时对欧洲国家的不满情绪做出反应,恐怕将面临更大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