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山上,作者|张文,编辑|薛星星

昨日( 5 月 20 日)下午,理想汽车公布了 2024 年第一季度业绩报告。这家去年中国唯一一家实现盈利的造车新势力车企,在 2024 年开年的 3 个月再度陷入困境。

财报发布后,理想汽车美股股价跌去了 12.78%。今日港股开盘,理想汽车股价一度跌去 19%,至收盘跌去了 19.27%。创下过去两年多来的最大单日跌幅。

纯电车型 MEGA 史诗性的溃败最直观的体现在利润数字上。财报显示,理想汽车 2024 年第一季度经营亏损达到了 5.85 亿元,经营利润率为负 2.3%。这是自去年一季度以来理想汽车首次出现经营利润为负。

和去年同期相比,理想汽车仍然多卖了近 3 万台车、多挣了 68 亿元。但在年初 80 万销量的乐观预期之下,理想汽车在销售、研发以及招聘端大举扩张,导致营业费用高企。

当季,理想汽车营业费用同比增加 71.4%,达到 59 亿元。其中,研发费用同比增加了 64.6%,销售、一般及管理费用同比增长 81%。理想称,雇员人数增加以及销售和服务网络的扩张是支出增加的主要原因。理想汽车当季的自由现金流同样转负,为负 51 亿元,上季度为 146 亿元,去年同期为 67 亿元。

但理想汽车当季仍然实现了 5.9 亿元的净利润,只是较去年同期减少了接近 4 成。

不过,盈利并非由于理想一季度的业务亮眼——而是靠着“理财”挣到了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今年本该是理想汽车史无前例的产品大年。按照最初规划,理想汽车今年将发布包括 MEGA 在内的 4 款纯电车型以及首次降至 30 万元以内的 L6 车型,今年这家公司将共有 8 款车型在售。理想汽车高级副总裁邹良军说,他们 3 月销量将达到 5 万台、6 月将超过 7 万台,年底实现单月超 10 万台。

但 MEGA 的失利导致理想汽车 3 月销量仅为 2.9 万台,同比增长 38.2%,不及问界。MEGA 3 月销量 3229 辆,4 月下滑至 1145 辆,严重低于管理层预期。李想对此反思称,他们错误地把理想 MEGA 从 0 到 1 阶段当成了从 1 到 10 阶段来经营,对纯电战略节奏产生误判。

对 MEGA 的乐观预期甚至影响 24 款 L 系列的销售,李想称,“理想 MEGA 节奏的混乱,也让销售团队大幅减少了服务 L 系列用户的时间和精力,主力车型理想 L8 甚至连店面摆放的位置都没有了。”

MEGA 失利之后,理想汽车下调了原定 80 万台的年销量预期,降至 56-64 万辆。理想原定于年底发布的 3 款纯电 SUV 产品也被迫延后,李想在一季度业绩电话会上称,今年将不会发布纯电 SUV 产品,延后至明年上半年发布。

一位理想北京工厂的员工向山上表示,生产 MEGA 及后续纯电车型的北京工厂最近都在放假,一部分员工被调至常州工厂。“天天通知放假,这周一上午刚上半天班,就又放假了。”他 4 月份只拿到了 2400 元工资。

过去几个月,理想汽车内部进行了多次调整,组织架构变动、新员工暂停入职,五一之后更是开始大面积裁员。《21 世纪经济报道》称裁员幅度达 18%,涉及员工 5600 人。多名被裁的理想汽车员工告诉《山上》,他们并不清楚 18% 的比例,各部门裁员比例均不相同,“整体比例没有公布。”

负责招聘的 HR 部门率先被裁。一位理想被裁员工称,“基本上我们认识的 HR 现在都不在了。”另一位被裁的理想员工称,HR 影响最大的是负责社招业务的,“大部分都走了。”

几位理想员工均称,研发同样是裁员的重灾区。一位被裁员工称,智驾部门比例据传裁员比例在 30% 左右,内部量产研发部门影响最大,远高于整体。

理想汽车在财报中给出的第二季度销量指引为 10.5-11 万辆,较去年二季度增长 21.3% 至 27.1%,不及市场预期。

4 月 22 日,在更低价位的 L6 发布之后,理想汽车下调了 MEGA 及 L 系列的价格,以刺激销量。在国内车市普遍降温的 4 月份,理想汽车月销量终于重回新势力销量榜首,当月销量 2.58 万辆,同比微增 0.4%。

李想在业绩会上强调,他们目前没有任何新的降价计划。

L6 成为支撑理想的销量支柱,上周锁单量已达到 3.4 万辆。但由于价格更低,L6 的利润空间不及其他车型。一位理想被裁员工称,L6 挤压了定位接近的 L7 的销量。

理想汽车预计二季度的收入为 299-314 亿元,按照过去两个季度其他收入大致为 14 亿元计算,预估车辆销售收入应为 285-300 亿元,对应的单车售价将下探至 27 万元左右,比一季度低了 3 万元——大致是 L6 的售价水平。

理想汽车一季度的汽车毛利率已经降至 19.3%,是过去十个季度以来的单季最低水平。在单车售价下降的情况下,外界预测理想二季度汽车毛利率水平或无法维持在 20% 以上。理想汽车 CFO 李铁在业绩电话会上称,汽车是规模效应非常显著的行业,他相信随着产销节奏的推进,毛利率的规模效应会逐步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