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上午,山西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山西公安机关经侦部门服务保障山西省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工作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公安厅副厅长李文平介绍,近年来,全省公安机关认真落实省厅党委和公安部经侦局决策部署,主动融入加快建设经济强省、美丽山西战略全局,在防范化解风险、提升打击质效、优化营商环境、公正文明执法、服务发展大局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有力维护了全省经济社会大局持续安全稳定。2023年全省打击经济犯罪战果明显提升,立破案数同比上升21%,抓获犯罪嫌疑人数同比上升24%,以实际行动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满意的答卷,主要有以下三方面成效:

坚持以打开路,依法严打各类经济犯罪

聚焦侦查打击主责主业,依法严厉打击各类经济犯罪活动,特别是针对常见多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经济犯罪活动,部署开展专项行动、集中开展打击整治,有效震慑犯罪,守护好老百姓的“钱袋子”。

——专项行动成效明显。去年以来,全省公安机关先后组织开展了打击非法集资、网络传销、金融诈骗、虚开骗税等一系列专项行动,破获一批大案要案,取得显著成效。一是严厉打击养老行业、“解债”类非法集资和网络传销等涉众型犯罪活动。全省共立案101起,破案102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38人,挽回经济损失3.06亿余元。二是持续保持对伪造金融票证、信用卡诈骗、贷款诈骗、保险诈骗等金融诈骗犯罪活动的严打高压态势。全省共立案274起,破案216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07人,挽回经济损失2000万余元。三是严厉打击地下钱庄、洗钱犯罪活动。全省共立案27起,破案43起,涉案金额2.94亿余元。四是严厉打击虚开骗税专项行动。全省共立虚开骗税类案件502起,破案396起,抓获犯罪人数268人,挽回税款损失3.9亿余元。

——“猎狐”行动再创佳绩。境外不是法外之地,更不是避罪天堂。连续十年开展缉捕在逃境外经济犯罪嫌疑人“猎狐行动”,持续加大对“红通人员”、重点领域和新增逃犯的追捕力度,坚决做到“天网恢恢,全球通缉”。2023年我省缉捕“猎狐”对象6名,特别是“红通人员”王国庆顺利引渡回国,是中国和塞浦路斯签订引渡条约后首个成功引渡的案例,受到社会广泛关注。

——“云端”打击战果显著。面对网络化、智能化经济犯罪日益猖獗的形势,全省公安机关聚焦提升新质公安经侦战斗力,深挖扩线,深入推进“云端”打击专项行动,对跨省市重点案件部署开展全链条摧毁性打击,成功发起全国集群战役4起,全国数据协同41起,参与外省市发起的集群战役落地打击357起,对重点领域职业化犯罪团伙形成强大震慑。

严格规范执法,持续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省公安厅高度重视经侦执法规范化建设,相继制定出台一系列规范性文件,建立健全相关制度机制,推动源头治理、综合治理、前端治理。

——以高水平服务保障发展。我们强化综合治理,在服务发展大局中不断展现新作为。认真落实公安部《公安机关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推出一系列助企发展新举措,采取与企业结对服务、主动上门服务等方式,有力提升企业“内防犯罪、外防侵害”能力,为企业直接挽回损失、提升经济效益数千万元,助力营造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临汾等地及时侦破一批破坏、阻碍企业发展的违法犯罪行为,及时挽回企业损失;吕梁、大同等地围绕本地重点企业和特色产业,采取现场宣讲,发布典型案例等方式,引导企业主动守法遵规、合法健康发展壮大,增强企业风险防控能力。

——以高质量护航经济发展。我们强化执法监督,在公正文明执法中不断迈上新台阶。以“人民群众满意度”作为衡量工作成效的出发点和立足点,严格经济犯罪案件涉案财物管理,严格执行异地办案协作,严格禁止逐利执法、选择性执法,不断规范涉企案件执法行为,推动全方位提升执法质效。加强与各级工商联、中小企业协会等社会团体组织的联系协作,持续完善、创新、做实警企联系制度,深入推广驻重点企业工作站等方式,为辖区企业打造个性化政策服务模式,切实让市场主体受益。太原出台《太原市公安局2024年促进民营经济发展25条重点举措》,最大限度为民营企业的发展保驾护航;临汾等地与本地工商联共同挂牌成立“警企联络办公室”,完善沟通联系合作机制,畅通警企沟通渠道,切实护航企业健康发展。

——以高标准配合化解风险。我们未雨绸缪、防患未然,在防范化解风险上下更大功夫。按照新时代“枫桥经验”关口前移、立足预防有关要求,下先手棋、打主动仗,及时有效防范化解经济金融领域风险隐患。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组织推进涉房地产风险化解工作,稳步推动部分项目顺利交房,最大限度消除购房者后顾之忧,有力维护人民群众财产安全和社会大局稳定。依托多部门防范化解金融风险工作机制,从风险排查、监督检查、移送查处、同步上案、追赃挽损、资产处置、协同维稳和宣传教育等方面持续加强与行政监管部门的协作配合,加大对非法金融活动高发领域的监管力度,通报相关部门提前采取预防处置措施,努力把风险化解在前端。

坚持实战导向,不断夯实基层基础工作

——全省公安机关经侦部门积极应对新形势、新挑战,以新型经侦警务运行模式为牵引,全面提升数据化条件下经侦新质战斗力。

——实战化常态化组织练兵比武。深化全警实战大练兵和经侦大调研活动,采取一线送教、跟班培训、侦查实战、练兵比武等多种形式,持续提升经侦民警业务技能和履职能力,推动各项工作提质增效、提档升级。

——集中开展防范宣传活动。综合运用新媒体发布、现场宣教、面对面走访等网上网下方式,连续15年组织开展“5.15”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宣传日活动,及时公布典型案例,深度报道有关重大案件、集中行动,全面宣传展示打击经济犯罪取得的重大战果,不断提升人民群众识假防骗能力,努力营造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今年5月15日,围绕“与民同心、为您守护”主题,省公安厅会同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农行山西省分行等在太原市开展了大型线下宣传活动,全省各级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在当地同步开展宣传。

——不断延伸防范触角。持续推动经侦护航+文旅深层次合作,长治、晋城、晋中等地在文旅企业集聚区、热门民宿旅游景点,挂牌一批“经侦哨所”,服务文旅产业链条。

李文平说:“下一步,全省公安机关将深入贯彻新发展理念,聚焦山西高质量发展主题主线,加快形成和提升新质公安经侦战斗力,依法打击、积极防范经济犯罪活动,全力做好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保障人民合法权益、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积极营造安全有序、公平诚信、和谐稳定的经济发展环境。同时希望社会各界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打击和防范经济犯罪工作,积极向公安机关提供经济犯罪问题线索,共同为建设更高水平平安山西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关链接】

全省公安机关在护企安商、助力高质量发展方面的举措?

聚焦党和国家战略部署,顺应人民群众期待所需,立足公安经侦部门职责任务,山西公安机关坚持亮剑护企、用情安企、暖心惠企,不断厚植营商环境的“法治沃土”,以实际行动护航我省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加强统筹谋划。深度分析侵害企业合法权益的经济犯罪特点和规律,特别是在服务科技创新、新型工业化、新型能源体系等方面下功夫,剖析发现管理漏洞和安全隐患,及时发布风险防范提示,提出针对性改进意见建议,帮助企业内治外防,更好地规范、维护市场经济秩序。二是严格规范执法。强化内部案管新机制建设,实现对侦办工作全要素、全方位、全流程监督管理,全面提升经侦执法办案质量,着力打造法治化营商环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起案件办理、每一件事情处理中都能感受到公平正义,让每一个企业在山西都能安心经营、放心发展。三是提升打击质效。聚焦重点领域因地因时制宜组织实施专案攻坚、源头整治;围绕“加快打造美丽山西”目标,持续加大对涉及相关企业突出犯罪的打击力度,最大限度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和市场经营秩序。四是优化服务保障。建立健全警企联系机制,实现全省规模以上企业联系全覆盖,做到有呼必应、无事不扰,在预警防范宣传、法律法规咨询、受立案进展通报等方面提供“一对一”“定制化”“精准化”服务。

今年山西省公安经侦部门在打击经济犯罪方面有什么重点考虑?

深入开展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行动。按照全国保险诈骗犯罪专项打击动员部署会要求,积极会同各级金融监管部门,充分发挥公安经侦数据化实战优势,推动形成行政稽查和刑事侦查工作合力,保持对保险诈骗犯罪严打高压态势,更好守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为保险行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严厉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按照全国打击非法集资专项行动动员部署会要求,充分发挥刑事打击职能,聚焦重点领域、突出重点案件,坚决打击非法集资犯罪活动,切实守护好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持续开展打击利用离岸公司和地下钱庄向境外转移赃款专项行动,严厉打击地下钱庄等外汇违法犯罪活动,持续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坚决捍卫国家经济金融安全。

严厉打击涉企经济犯罪。坚持“护企优商”服务理念,依法严打侵害企业合法利益的合同诈骗、串通投标、职务侵占、挪用资金、商业贿赂等经济犯罪,查办一批大要案件,全力维护市场经济秩序和企业合法权益。

近年来涉众型经济犯罪活动的受害者群体覆盖面越来越广,面对犯罪分子设下的各种“陷阱”,老百姓当如何进行防范?

建议大家在日常投资理财中时刻保持谨慎态度,增强防范意识。一是要科学理财、理性投资。不要相信天上会掉馅饼,抛弃不劳而获的念头,绝对不能有“尝点甜头就撤”和“我这个项目不一样”的侥幸心理,要时刻牢记“你本想赚取利息,对方却盯着你的本金”。二是掌握识别非法集资、传销的基本知识。在这里给大家总结几种常见的非法集资、传销形式:1.打着任何旗号,许诺交钱入会,发展人员就能获得高额回报的;2.以公开讲座、团体聚会、礼品赠送等方式吸引老年人投资的。3.以虚拟货币、资金互助及境外股权、期货、外汇、贵金属等投资为噱头吸引投资,许诺高额收益的。4.包含“消费返利”“养老投资”“爱心互助”“资本运作”“原始股权”等惯用词的,要提高警觉,理性分析。三是如发现上述违法犯罪活动,要及时向公安机关举报。如发现自己被骗参与传销或非法集资后,要注意收集、保存转账记录、介绍人及上线的姓名、电话、登录账号等关键证据,及时提供给公安机关,以便快速精准打击违法犯罪,保障自身合法权益。同时,不要幻想“一夜暴富”,抱有侥幸心理参与上述违法犯罪活动中,有可能会人财两空,甚至走向犯罪的道路。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作为我省反洗钱行政主管部门,在协助公安机关打击经济犯罪的过程中,发挥了怎样的职能作用,采取了哪些措施?

强化与公安机关等部门的沟通协作,与省公安厅等11部门联合制定《山西省打击治理洗钱违法犯罪三年行动计划(2022—2024年)实施方案》,与省公安厅等6部门联合制定《关于在办理贪污贿赂犯罪案件中加强反洗钱协作配合的实施意见》,与省公安厅签订合作备忘录,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打击洗钱犯罪部门间合作机制。

分析研判可疑交易线索。一方面,通过强化反洗钱监督管理、政策辅导、业务培训、联合研判、风险提示等形式,指导各金融机构提升反洗钱履职能力,加强反洗钱预警与监测,对可疑交易线索进行穿透式延伸分析。另一方面,根据公安等部门需求,开展案件倒查工作。2023年以来,共组织金融机构排查并移送各类相关线索230余条。

充分发挥人民银行反洗钱职能优势,配合公安机关等开展案件协查工作。2023年以来,通过组织相关金融机构开展业务信息查询、向中国反洗钱监测分析中心提出数据申请、启动人民银行反洗钱调查等多种方式,配合公安等有关机关完成对5000余个案件相关企业及个人信息的查询工作。

注重以案说法,发布山西省洗钱罪典型案例。收集筛选省内已经宣判的洗钱罪典型案例,分析犯罪分子洗钱手法和资金流向,通过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公众微信号开展以案说法宣传活动。

(网易山西 黄晶 助编 霍绘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