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总统莱西在直升机事故中遇难,毫无疑问是2024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之一,尤其是在国际局势本就日趋紧张的情况下,伊朗作为拥有全球影响力的地区大国,现任二把手兼潜在继任一把手的骤然离世,必然会深刻冲击伊朗的内外政治格局。昨天文章大家的留言有很多,这篇咱们就挑几个比较有争议性和关注的点来聊聊。

第一、为什么肯定不是以色列干的?

昨天戎评在文章中说这事肯定不是以色列干的,有很多小伙伴在评论区持反对意见,而主流观点则是拉美国下水。

首先需要强调一点,戎评所说的以色列,是内塔尼亚胡领导下的以色列。

4月19日凌晨那波反击,其实是以色列拖美国下水的最佳时间点,从因果的角度来说,以色列的反击源于更早前伊朗对其本土的轰炸,当时只要以色列真敢把核设施或者德黑兰给炸了,既在理由上说得通,又能在结果上促成伊朗向以色列开战,到时候美国不想下场也必须下场。

4月19日凌晨,以色列向伊斯法罕发射自杀式无人机,美国卫星显示伊斯法罕空军基地并没有明显损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战时内阁和美国给的压力太大了,内塔尼亚胡针对伊朗的反击雷声大雨点小,说好的导弹没有,就靠几架自杀式无人机碰瓷,即便伊朗想主动扩大事态也缺乏理由。

回到莱西遇难这件事上,如果真是以色列所为,那性质就不同了,暗杀他国领导人本就是很卑劣的政治行径,就算美以有同盟条约,美国也完全可以拒绝出兵,因为履行盟约的前提是战争需要具备合法性,但以伊之间的战争是由于以色列刺杀伊朗总统导致的,所以,基于程序的正义性,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跟以色列有同盟条约的国家,完全有理由拒绝履行出兵参战的盟约,更何况美以之间并没有实质性的同盟条约。

美国当然不会看着以色列就这样被消灭,但他却能以内塔尼亚胡刺杀伊朗总统致使以色列陷入战争为由,提出把内塔尼亚胡送进监狱,然后再出兵援助的条件。届时,内塔尼亚胡的声望即使再高,但比起以色列的国家安全也无足轻重了。

既然上次占尽天时地利,只缺人和的机会内塔尼亚胡没敢梭哈,他凭什么敢冒着自己被除掉的风险去刺杀莱西呢?要知道,本届美国政府和他的矛盾早就摆在台面上了,美国在战时内阁扶持自己人跟内塔尼亚胡唱反调更是公开的秘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8日,以色列战时内阁成员、副总理兼国防部长本尼.甘茨向内塔尼亚胡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6月8日之前制定加沙战后治理方案,否则他将带领其政党退出以色列紧急联合政府。对此,拜登政府一位负责中东事务的高级官员向国会山报透露,白宫十分满意国防部长对内塔尼亚胡的施压行为,并愿意一起努力。

内塔尼亚胡现在属于泥菩萨过江,都自身难保了,怎么敢拿自己的生命安全刺杀莱西呢、除非得了失心疯,妄想靠引爆以伊战争做战时总统,但我还是那句话,如果他真这么干,你觉得美国在出兵前不会拿他祭旗吗?

而戎评之所以说美国的嫌疑最大,还有一点猜测:在莱西前往东阿塞拜疆省当天的早些时候,美军一架C17运输机抵达阿塞拜疆,如果这架飞机里有情报人员,按照机场安保的松散性,确实有机会渗透进去在莱西的专机上弄一些干扰器啥的,这同样解释了为什么三架直升机出发,出事的却偏偏是总统的座驾。

从现场图片可以看出,机场鱼龙混杂,安保确实有很大的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体来说,如果事故是人为的,那美国肯定是主要凶手,正处于多事之求的内塔尼亚胡绝对不敢冒这险,至于以色列下面的情报机构或者军方有没有背着政府跟美国独走,那就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第二、对伊朗内政影响几何?

老实讲,真挺伤的,倒不是说莱西去世会让伊朗政坛动荡,关键是哈梅内伊的接班人有点不太好选了。

伊朗这些年经历的动荡事件其实不少,2009年的民众骚乱、2011年的叙利亚战争及其政治风波、2016年与沙特断交、2018年美国撕毁伊核协议重启制裁、2022年的头巾风波。但每次都能化险为夷,究其原因,哈梅内伊强大的个人影响力功不可没。

哈梅内伊有两个重要的身份,最高领袖和精神领袖,前者是伊朗这个国家的一把手,后者是包括伊朗在内,中东8000万什叶派教徒的一把手,伊朗能成为号令中东地区什叶派武装的话事人,除了本身的国力外,哈梅内伊作为伊朗最高领袖兼什叶派精神领袖的这重身份至关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伊朗伊斯兰共和国缔造者霍梅尼的学生和继承者,哈梅内伊从1989年成为最高领袖,距今已有35载。他今年85了,不论是从其身体素质抑或是政局长期的稳定性出发,接班人的选定迫在眉睫,而莱西在此之前可以说是最完美的接班人。

莱西出生于伊朗东北部什叶派圣城马什哈德的一个教士家庭,属于根正苗红的宗教人员。1975年,15岁时的他又来到了伊朗最大的神学院:库姆神学院学习,这里既是什叶派的神学中心,也是伊朗最高裁决机构专家委员会(该机构拥有选举和罢黜最高领袖的权力)的摇篮,80%的专家委员会成员都在这里进修过

1980年,拥有伊斯兰教法学博士学位的莱西投入伊朗政界,历任德黑兰总检察长、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第一副司法总监、司法总监等司法要职。

由于司法界在政坛中天然的正义属性,而莱西为吏又清廉自律,所以他在伊朗政界的威望与日俱增,并成功帮助他当选为伊朗第十三届总统。

成为总统后,莱西对美国强硬的政策令他得到了军方的青睐,而对以色列发起的军事行动,又让他在民间的声望大涨。

更关键的是,2021年以来,中东各路什叶派武装在伊朗的支持下,不断取得各种大捷,这间接为莱西在非伊朗什叶派武装中赢得了不少的民心。

毫不夸张地说,在伊朗,除了莱西,你根本找不到第二个能够同时得到宗教政坛军队民间以及什叶派武装五方关键力量都鼎力支持的政治家,如果他没事,哈梅内伊最高领袖和精神领袖接班人非他莫属。但随着莱西的骤然离世,这两大位置的人选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哈梅内伊和莱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西之后,最高领袖的接班人有两位人选,一个是伊朗北部重镇阿尔达比勒省的省长哈桑.阿米里.卡尔霍兰,另一位是素有伊朗伊斯兰教法12大护法之一美誉的伊朗宪法监护委员会委员兼高级神职人员阿亚图拉.赛义德.艾哈迈德.哈塔米。

他们两人有几个共同特征:同是六零后生人,足以确保在哈梅内伊之后继续领导伊朗20年;同是专家委员会的成员,这个是成为伊朗最高领袖的硬门槛;同在库姆神学院学习过,意味着两人能比其他人更容易获得伊朗最大的宗教政治派系,即库姆集团的支持

但不管是他两人抑或是其他哪匹黑马上位,哈梅内伊的首要目标必然是帮助接班人掌控伊朗政坛,毕竟大本营的稳定最重要,至于他能不能胜任精神领袖,哈梅内伊的精力和时间不多了,只能说尽人事听天命,而这就留下了一个比较严重的隐患。

如果非伊朗的什叶派武装不买新任精神领袖的账,那德黑兰还能不能指挥动他们?伊朗对地区的掌控力会不会有影响?若伊朗势力因此式微,对中国和俄罗斯而言,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第三、对伊朗外交影响几何?

莱西有两大显著的外交成果,一个是中俄伊铁三角在他的任期内正式成型并稳定下来,另一个则是伊朗与沙特的世纪大和解,而这两项成果都与中国有关。

前有苏莱曼尼刺杀案,后有伊以互相开火,现在最高领袖的第一继承人莱西又不明不白的死了,伊朗政坛、宗教、民间、军队这四方都已经没有亲美派的生存空间了,中俄伊铁三角自然不会因此出现松动,但问题在于伊朗将来对地区掌控力还有没有如今这么强,这是一个未知数。

图源:俄罗斯卫星通讯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方面,对于伊朗来说,不管总统是不是莱西,维持对沙特的友好政策是既定性和长期性的,因为伊朗的首要任务是经济建设,中伊25年协议的目标是要把伊朗打造成中东首个现代化工业强国和高收入国家,这也是伊朗的最高追求。

经济发展离不开投资,而投资就需要相对稳定的地区环境,这就要求伊朗跟沙特保持友好关系,以促进伊斯兰世界的整体和平。但友好关系的维持依赖双向奔赴,单项注定不长久。

沙特本来就在跟布林肯讨价还价,两边要码,如今莱西死了,王储会不会感受到威胁,目前来看还是一个未知数。

选择沙以和解是站队美国,选择沙伊和解是跟中国一边,两个不同的结果得到的东西不同。

美国开的条件是核武,得利方是沙特王室,但能否落实要靠王储的政治智慧自己去把控,是近在咫尺的利益;跟中国一边的好处是产业转型和现代化升级,得利方是包括王室在内的整个沙特,但跨越的时间维度长。

虽然王储现阶段还在作壁观望,但有一个消息值得关注,沙特未来城的建设规模缩小98%以上,未来城是承载沙特由资源输出国向现代化工业国转型的发力点和脊梁,沙特如果放弃未来城,只有两种情况,要么是财政的确没钱了,要么是他们对产业转型不报希望。

问题在于,沙特的表现很矛盾,项目减配是事实,但沙特经济部长则坚称所有项目都在全力推进。沙特在未来城项目上的矛盾,其实就是王储在战略抉择上的举棋不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莱西遇难,是2024年最大的黑天鹅事件,伊朗未来二十年的政治生态、中东宗教武装的运转、沙特的战略抉择,都会受到影响。中东风高浪急,正此时,中国要当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