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7月1日,《论持久战》在延安的窑洞中横空出世,并且在整个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

主席用他独特的视角,在《论持久战》中诠释了日寇必败,我国必胜的论点。

从我们今天的上帝视角看,日本补给线过长,占领过于急躁,导致腹背受敌,前有国军抵抗,后有八路军根据地骚扰。

日本每占领根据地一天,都是白白的消耗补给,最终被拖死在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当年,很少有人能看懂这一层,主席的《论持久战》甚至被日军嗤之以鼻,有许多中国人也认为,中国不可能战胜日本,主席只是空谈。

不过,事实证明了《论持久战》是无比正确的。

那么,主席一个一天“洋墨水”都没喝过,一天军校都没上过的“泥腿子”,为何能指点江山,挥斥方遒,甚至预言抗战的结果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持久战

1938年5月26日开始,毛主席在延安进行了多次演讲,内容就是宣传抗日战争的本质。

毛主席认为,抗战绝对不能追求所谓的速胜,而中国也绝不可能亡国。

而这个理论,早在日军全面侵华前,就已经在主席的脑海中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关于日本侵华,当时的很多中国人都是没概念的,甚至蒋介石都认为,日本只是想在中国攫取更多利益,所以才会动武逼迫中国就范。

但实际上,日本想的就是要吞了你中国,其他人则要么是投降派,要么是莽夫,认为中国可以全面出击,速胜日本。

但主席却在论持久战中指出,中日差距甚大,中国绝无可能速胜,但中国最终一定会通过战略防御、战略相持和战略进攻三个阶段,最终将日本击溃。

抗日战争,一定会是一场旷日持久,混乱无比的持久战。

毛主席也曾经指出,日本是个海权国家,如果在对华战争中陷入僵持,一定会去占领菲律宾、马来西亚等国家,以此来围困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证明,主席又说对了。

从我们今天的角度,再佐证毛主席《论持久战》来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日本自从发动卢沟桥事变的那一刻开始,就已经是满盘皆输了。

首先,日本根本没能力吞并整个中国。

一是日本人口太少,即便是迅速占领中国,也不能实际控制所有土地。

即便是当时的日占区,你看日本人睡觉敢闭眼睛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二,中国的国土面积太大,东西南北都有非常长的纵深,这样一来,日军无论是怎么推进,补给线都会被无限拉长。

而他们的补给线可不完全是日占区,所以隔三差五就要被破坏。

乃至于抗战打到最后的时候,有很多日军都开始拿手上的机关枪和中国人换口吃的。

当时,对于日本获取利益最大化的做法,其实是逐渐蚕食华北,并且占据整个华北后徐图发展,而不是直接一路狂飙占领南京,留下身后一大片名为日占区,实际上根本控制不了的区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日本太过人心不足,想要一举吞并整个中国,这自然是痴人说梦。

曾经有人说,毛主席是看《孙子兵法》打仗的,但实际上,毛主席的作战思路,全部来自他脑中的哲学,毛主席指挥并不在乎战术,而是更加看重战略。

战术不对,打输了仗,可以改变战术,但战略有问题,那就是一败涂地。

日本从一开始,就犯了战略上的错误,所以他们武器再先进,打得再好,都弥补不了本质上的问题。

首先,日本既要占地,又要发展,这就是不可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侵略战争想要继续推进,必须付出巨大的代价,在占领土地后也需要大量的开支维持稳定。

日本要么就徐图发展,要么就直接梭哈,没有步步为营,走到哪抢到哪的道理,这对日本这点人口来说,根本不现实。

主席通过对日本军事能力,以及采取的政策进行分析,再加上自己多年作战的经验,这才得到了《论持久战》这本抗战时期的理论巅峰。

说主席用《孙子兵法》打仗,其实这本就是一种谬误。

像四渡赤水,以及整个长征的“走弓背”,放眼整个中国的战争史,都绝对算得上神来之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么看来,《孙子兵法》还真未必有资格指导主席。

《孙子兵法》还曾经讲过“兵者,诡道也。”

但论持久战完全不同,它是彻彻底底的阳谋,是敌人明知道结果,但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结果的阳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阳谋

1938年7月1日,主席在延安的窑洞中,熬了无数个大夜,终于完成了这本《论持久战》。

这本《论持久战》,也成了古今中外无法破解的第一阳谋。

而日军高层自然也看到了这本书,但他们却对这本书嗤之以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的逻辑也很简单,蒋介石的正规军在淞沪会战等战役中,被日军打了个屁滚尿流,仅仅几个月的时间,连南京都丢了。

在淞沪会战和南京保卫战中,国民革命军的确是尽力了,拼命了,但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指挥素质和军队素质,都相差甚远。

然而,在日军的视角中,共产党连国民党都应付不来,只有寥寥数万人,被国民党追得全国跑,如果不是日本侵华,可能共产党还在被蒋介石追着跑。

蒋介石都完全没法抵抗日军,更别提是共产党。

这样孱弱的共产党,连蒋介石都打不过,共产党的领导人却写了一本书来说日本必败,日军自然是嗤之以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这本书在国民党中却引起了轩然大波,你们日本人看不懂,但中国人可看得懂。

许多国民党高层都给《论持久战》非常高的评价,就连蒋介石都称毛主席写得好。

相比于胡适等投降派,毛主席的这本书无疑是为全国的抗战提供了指导,并且给已经要崩溃的国民精神打了一剂强心针。

但在日本,对《论持久战》却是清一色的一致评价,那就是“幼稚可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日本绝大多数人都被军国主义精神洗脑,再加上日本屡战屡胜,飘得不行,自然看不进去。

比较了解中国的村田孜郎更是直接指责主席是:“信口开河,自以为是的谬论和妄想。”

但正如前面所说,《论持久战》是古今中外第一阳谋,根本不需要和你藏着掖着,无论你信与不信,无论你接下来怎么做,事情一定会朝着书里写的方向发展。

等日本人发现了书中写的全都是对的,只能感到一种深深的无力感。

淞沪会战后,日军势如破竹,一路南下,甚至占领了有“九省通衢”之称的武汉,可以直接威胁重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是在这之后,日本的侵略脚步就开始逐渐放缓,最终甚至连组织一场大规模进攻都十分吃力。

1938年10月27日,日军占领了武汉,但在这之后,日本就再也无力进行侵略,直到抗日战争结束,他们也就打了一个广西,剩余时间都是在日占区驻扎防守。

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那就是日本的补给线太长,再加上长期对华作战成本太高,日本扛不住了。

和当年占据东北吸血完全不同,日军之后占领的城市,除了上海之外,基本是亏本的。

既要花钱来治理,还要派人驻扎,并且保证补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日军占领的土地面积越大,这个问题就越严重,他们也当然不懂“存人失地”的道理。

日军打不动后,抗日战争就变成了相持阶段,胜利的天平也开始逐渐倾斜。

此时,日本高层这才恍然大悟,并且开始研究毛主席的理论。

似乎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中说的,都开始应验了。

而且,此时的日本已经黔驴技穷,日占区的地啥用没有,还得花钱维持,往前打吧,又寸步难行,除了一个重庆,日军已经没地方可打,重庆还打不下来。

再看身后,八路军在各种打游击,挖铁路,弄得日本烦躁得要命,只能从前方抽人去后面防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前面的日军一回来,八路军就缩回根据地,什么时候人少了,继续出来打冷枪。

此时,日本的高层已经非常着急了。

因为《论持久战》同样揭露了日本的本质问题,那就是步子太大,扯到蛋了。

日本本身长期作为农业国,迅速转型为工业国,国内的经济问题本就已经到了水深火热的地步。

所以,日本才会迫切地对华发动侵略战争,转移矛盾。

而打到今天,日本已经无利可图,甚至开始倒贴钱,国内自然也是一片骂声。

当年甲午海战的时候,如果不是清政府给日军续命了两亿两白银,可能日本在那个时候就要凉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抗战时期是日本,照当时的经济环境只有更差,没有更好。

所以,日军越是急切地想要速胜,就越中了《论持久战》的下怀。

不管是快打还是慢打,总之只有一个结果,那就是失败。

所以不管日本想怎么打,我们都陪着,这就是极致的阳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天无术

自从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日本“三个月灭亡中国”失败后,日本其实就已经走上了战败的路。

只不过这条路太过曲折漫长,唯有《论持久战》揭露了日本败亡的本质。

那就是从战斗陷入僵持开始,侵略的一方就已经回天乏术了。

像日本这种法西斯国家搞侵略,其实是有先例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例如苏德战争中的德国侵苏,其实和日本侵华很像。

都是短短的几个月就打到了首都,都是前期被侵略国一路溃败,甚至近乎亡国。

唯一的区别就是,苏联的首都没丢,而中国的首都丢了。

打到后面的僵持阶段,德国还能靠着强大的工业能力,和苏联硬钢几波。

但日本比得过更惨,连发动大规模会战的能力都没了。

因为日本在侵华之前,只在东北经营了一段时间,从东北摄取的利益虽然不少,但也远远养不起贫瘠的日本吃下整个中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军却是几乎拿下了整个欧洲,还消化了一阵,最终无人可打,才把目光转向了苏联。

而日本则是他们除了中国,没人可以给他们侵略。

日本迫切地需要入侵中国获得利益,以此来解决国内的经济危机。

可情况和日本想的完全不一样,这可不是当年日本战略东北的时候,这是一场全民族倾尽举国之力的抗争。

日本那点人,就连吃下华东都非常困难,还一路打到了华南。

这种行为在今天看来,无异于自杀,自断补给,再加上人本来就不够,还要分兵作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是,日本没有选择,也不能选择,迅速拿下整个中国,是日本走侵略战争这条路线,唯一有可能胜利的办法。

所以,日本干脆就梭哈了,管他是输是赢,日本已经没有其他路可走了。

从日本发动卢沟桥事变仅仅一年时间,中国半壁江山沦丧,华北和华东几乎直接全没了,这是中国最富饶、最核心的领土。

随后,日本开始在日占区开办工厂、贸易,试着反哺日本本土。

但八路军在华北连续不断的骚扰,让日本防不胜防,一点办法都没有。

日本的补给线和往国内的运输线都被各种破坏,只能仰天长叹,一场百团大战,更是将华北的日军弄成了老鼠,至此他们看到八路军都是绕着走。

并且,日军到了后期其实伪军占了非常大的一部分,这些伪军虽然没什么爱国情怀,但日军能策反他们,我们同样可以重金把他们弄回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小日子的好日子,算是彻底过到头了。

不过,日本是个彻彻底底的赌徒,为了赢他们可以押上一切。

1941年,此时日本侵华已经寸步难行,双方只能隔着根据地对峙,但中国是主场作战问题不大,八路军更是在后方搞起了军民大生产,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日军则看着自己日渐消瘦的胳膊和大腿,心中也只能怒骂一句八格牙路。

但关键的是,此时德国已经推进到了莫斯科,正在发动台风行动,准备占领莫斯科,这给了日本极大地信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于是,日本做了像失心疯一样的决定,那就是偷袭美国珍珠港。

看上去很疯癫,实际上是当时日军怕美国下场援华,并且还要争夺太平洋的利益,所以准备直接把美军的舰队全部按死在珍珠港。

这样一来,美军没了远渡重洋的能力,自己完全可以和中国耗着,等苏德战争的变数,等中国国内的变数。

但日军偷袭珍珠港玩得不彻底,美军的太平洋舰队虽然被重创,但战斗力尚在。

美军都要气疯了,他们怎么也没想到,自己一直看戏也会挨这个疯狗咬一口。

随后,美国直接对日宣战,并且开始在太平洋上一步步向日本推进,日本被迫两线作战,一面在中国驻扎,另一边还要去太平洋战场打老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甚至南边在东南亚,日本也同时在和菲律宾等国家打。

日本的确是强得离谱,但这么一分兵,留在大陆的日军已经少得可怜。

不过,这次偷袭珍珠港,也让日本彻底掌握了太平洋足足半年的时间,东南亚国家的各种资源从海路源源不断弄地运到日本本土,狠狠帮日本续了一波命。

可是,很快日本就被美国推进到了本土,随着关岛的丢失,日本已经无力回天。

由于太平洋战场吃紧,中国大陆的日军预算进一步被压缩,人数也越来越少,到最后有的日军甚至连口饭都吃不上,饿得眼冒金星地跑出来投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看到这里你就能明白,为何说《论持久战》是古今第一阳谋。

我可以直接发表在报纸上,甚至直接给你解释为什么你们会输,但日本就是没有任何办法。

它结合了中日两国的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从多角度辩证分析,最终得出了这个必然的结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能说,毛主席的智慧的确伟大,能洞察常人所不能察,思考常人所不能思。一语道破事情本质。

日本侵华也被一本《论持久战》将底裤都看穿,最终吞下战败的苦果。

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