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5月,有一列高级专列从朝鲜新义州驶向中国图门,然后又从图门经过,穿过了中国东北一片诺达广袤的平原,然后前往苏联。

这列高级专列上,坐着朝鲜的领袖金日成,之所以要从东北绕行,这也是金日成的一个心愿,而这一次,他也终于实现了自己的愿望。

他突然想到,这里住着张蔚华的家属,于是,他通过吉林的有关部门,将自己的礼物交给了张蔚华的遗属。

后来,金日成还专门通过胡耀邦的渠道,请他帮忙,表示自己想要见见张蔚华的孩子。

据说,在张蔚华服毒自尽数十年后,考虑到张蔚华的后代们生活可能出现困难,金日成还特意送上了一只装着20捆人民币的小皮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蔚华

为何金日成要如此照顾张蔚华的后代?

张蔚华的孩子张金泉能够得到金日成得如此优待,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张蔚华和金日成的情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清朝刚刚灭亡后不久,张蔚华便出生于吉林省抚松县的一户富豪家庭,能有这样的出身,张蔚华也是非常幸运的。

凑巧的是,在1920年,年仅7岁的金日成跟着自己的家庭从朝鲜逃出,来到了中国东北境内,三年后,他再次返回朝鲜上学。

结果,日本人发动了侵略战争,金日成在无奈之下只好再次前往东北避难,并开始在东北上学,也就是这段经历,让他认识了年龄相仿的张蔚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孩子之间结下了深厚的情谊,他们的父辈也是如此。

金日成的父亲金亨稷是一位精通中国书法文化的乡村医生,张蔚华的父亲此时正好得了重病,几经求医问药不见好转,而金亨稷听闻以后,便主动上门,抓了几味草药偏方,让对方转危为安。

1926年,张家解决了金家的户口问题,两人也正式成为了要好的朋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亨稷

东北的革命思潮也很快扩大,年仅15岁的金日成在吉林组织了革命组织,还成为了“打倒帝国主义同盟会”的成员,后来,他又在吉林成立了“朝鲜共产主义青年同盟”,也有幸接触到了活跃在东北的地下党。

而金日成的思想,也深刻影响着张蔚华。

随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金日成一直在吉林,而张蔚华的父亲却让张蔚华前往沈阳读书,当初好友临别之际,金日成说过的话始终让张蔚华记忆犹新。

一个风雪交加的夜晚,张蔚华偷走了父亲的随身手枪,并且直奔吉林去寻找金日成,当两人再次见面,张蔚华掏出了手枪,并对金日成说:“现在,我终于逃离了自己家庭的圈子,这也是我投奔于革命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日成面对这种景象非常吃惊,念在双方父亲的情谊上,他也多次劝说张蔚华返回抚松,可张蔚华的态度却十分坚决。

在这种情况下,金日成最终决定让张蔚华以教书先生的身份掩护,做一些地下工作,后来,金日成从毓文中学毕业,去大山里拉武装闹革命。

张蔚华的哥哥也奉父亲之命来寻找弟弟,张蔚华陷入了两难处境,在金日成的极力劝说下,张蔚华还是返回抚松继续求学,两人也作了约定,在张蔚华中学毕业后,再回到这里。

那个时候,其实金日成已经把这位老友发展成“共青同盟”的成员,要求他回到抚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段时期,金日成的革命道路走得也并不顺畅。

他在吉林附近的卡伦乡间组织了地下抗日武装,还在当地的一场会议上提出了武装暴动的想法,非常可惜的是,金日成因为暴动遭到逮捕。

1930年,经过多方的关系打点,金日成这才能离开监狱,随后他又前往吉林伊通县继续组织朝鲜抗日救国革命军。

因为此前吉林已经出现了革命的事情,所以东北军阀便配合日本在吉林地区开始军事警戒,金日成无奈之下前往了吉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吉林市的气氛已经让人喘不上气,想出去几乎不可能,所有交通要道的路口全都有重兵把守,日本领事馆也派出了大量特务四处搜捕,要将革命党人全部抓获。

在“共青同盟”几位女同志的掩护下,金日成进入火车站内,可他刚刚进来后却发现,这里有很多军警四处盘查旅客,当时金日成的身上装着绝密文件,一旦暴露,后果不堪设想。

为了不打草惊蛇,他只好转至距离吉林站十里多的小站上车。

结果,火车上也充满了军警和特务,他们以查看火车票为由,开始了严密的搜查工作,如果遇到了朝鲜人,他们的搜查将更加仔细,恨不得将对方掀个底朝天。

假如这一次他被逮捕,后果比上一次要严重得多,日本人很有可能把他带回本土监狱去,那个时候自然是凶多吉少。

可能想的办法早都想过了,对于金日成来说,或许只能听天由命了。

在千钧一发之际,金日成竟然在火车上遇到了张蔚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原来,张蔚华在回去以后,听闻了金日成此前被逮捕入狱的消息,他也非常着急,所以再次瞒着父亲前往吉林市寻找金日成,然后带着他一起去沈阳避难。

他也没有想到,踏破铁鞋无觅处,竟在火车上遇到了对方。

双方顾不得高兴,当下当务之急,是要如何脱离险境,这对于金日成很难,可对于张蔚华来说却是格外简单。

张家的公子,出门一般都坐在一等包厢内,当时日本为了在东北攫取更多的利益,也不敢轻易得罪当地的达官显贵,一般不会去仔细搜查上好的包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帮助金日成脱离困境后,张蔚华悄悄对他说:“我是专门来吉林找你的,家里让我去沈阳念书,我想着来吉林找到你一起去,没想到吉林已经这么危险了。”

从这个时候开始,金日成就欠了张蔚华一个大人情。

当火车开到了海龙车站后,金日成发现守在这里的军警一样很多,心情又再次紧张起来。

结果,更巧的事情出现了,张蔚华的父亲竟然在这里,他正好要去营口地区卖人参,身边也带了不少保镖和家丁,军警们见到这种气势,一下还觉得是当地的军阀,所以两人又逃过了一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蔚华牺牲后,金日成总会思念

两人中间很多年没有见,不过情谊已经是非常深厚了。

1937年左右,金日成在日伪统治的伪满地区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他是日本侵略中的眼中钉,也加大了对他们的“围剿”力度。

那年7月,金日成领导着人民革命军在极为危险的情况下在吉林山区和日伪军们周旋,最终在敌众我寡的情况下退入密林之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金日成所率的部队被围得像铁桶,部队不仅缺少弹药,还缺乏基本的补给。

金日成再度陷入绝境,他也不知道还有谁能够帮助自己,于是,他只好派人秘密潜入抚松镇,看看这位昔日老友有没有办法。

这个意见还是遭到司令部很多人反对的,他们觉得张蔚华是富家子弟,也不算是真正的共产党员,如果他走漏了风声,那么部队将彻底陷入被动。

可金日成始终记得张蔚华当年的模样,他也认为对方不会被利益所改变,也不会做卖主求荣的事情,于是他力排众议,还是让人下了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几年时间,确实让张蔚华变化很大。

他早已娶妻生子,还在父亲的帮助下在当地开了一家照相馆,是一个家境殷实的小老板。

可他在早年金日成思想的影响下,始终没有忘记革命,还成为了中共地下党员,通过店面掩护的便利,为组织提供了很多有用的情报。

这几年时间里,他也始终关注着金日成的情况,为这位老朋友而担心,特别是他知道金日成此时正在跟几倍于己的敌人周旋时,他几乎天天都在祈祷。

联络员来了,一颗悬着的心终于放下。

按照联络员的约定,张蔚华将要和金日成在外庙岭的一处岩洞中见面,两人都对彼此深信不疑,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单刀赴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见到后,双方都哭了起来,谈了整整三个小时,张蔚华甚至都要掏出自己的全部来帮助金日成度过难关,可见双方感情之深。

半个月后,两人再次碰头,金日成直接邀请张蔚华前往朝鲜革命军司令部附近的一处天然温泉中,张蔚华在这里住了七天时间,两人经常一起泡温泉聊天,张蔚华还向金日成提出了自己想要加入朝鲜革命军的请求。

金日成想了想还是拒绝了,他觉得张蔚华本来已经是中共地下党员了,在那里的作用更大。

张蔚华也想通了,他也迅速筹措起了一大批资金和棉花、粮食等物资,金日成也利用起这笔物资,为部队的战士们换上了过冬的棉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这里,金日成司令部的其他干部们都对以前的猜忌和怀疑而感到不好意思。

结果,张蔚华因为总是进山送物资引起了当地日伪军的注意,金日成也早就担心这些问题,可是转念想着如果拿不到证据,他们也不能把张蔚华怎么样。

很可惜的是,金日成曾经的老同学郑学海叛变了,由于他此前本就是金日成组织中的成员,所以很轻易地试探到了张蔚华的口风,便把这些情报汇报给宪兵队。

几天后,一批荷枪实弹的宪兵包围了张家,逮捕了张蔚华。

他们采用了极其残忍的方式折磨张蔚华,可张蔚华面对刑讯逼供依旧守口如瓶,张父也非常着急,花费重金将张蔚华以“保外就医”的方式救了出来。

能被救出,其实也是当地日伪军故意卖出的破绽,他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顺藤摸瓜,然后将金日成的抗日部队一网打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蔚华自然知道对方的用意,他也知道,如果日本人没有办法从他这里得到关于金日成的线索,势必还要将自己投入到大牢之中。

身体已经极度衰弱的张蔚华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办法再度承受严刑拷打,所以他决定以死终结此事,1937年农历十月初二,他写下了一封绝命信,并表示:“我只恨自己没有机会能够和金将军一同抗战到底,愿用死来换取同志们的安全,你不要难过。”

在照相馆的暗室内,张蔚华服下了一瓶毒药,当场牺牲。

另一边,金日成还在深山密林之中心急如焚,他已经派出了好几拨人去寻找张蔚华的下落, 可始终还是没有得到半点消息。

最终,负责侦查的同志们还是带回了这条令人悲痛的消息,这让金日成肝胆俱碎,当即潸然泪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些得到过张蔚华保护的朝鲜人民革命军的成员们听闻此事后,几乎连着几天都没有睡觉,他们也知道,自己穿着的新棉衣上,沾满了张蔚华的鲜血。

那会,张蔚华的儿子张金泉也仅仅只有4岁,女儿张金禄也刚刚出生,父母依旧健在,而妻子更是悲痛万分。

而金日成在这种局面下也没有办法去探望张家的父子,两家之间的联系,也就此中断。

到了朝鲜民主主义共和国成立以后,金日成已经是一把手了,他日理万机,可每每想到东北,就会想到那位为自己而牺牲的英雄。

1959年,朝鲜派出朴永存前往东北进行战迹寻访,在朴永存一行人临行以前,金日成特意找到了他,并对他说:

“记得我们当年在马鞍山秘营的故事吗?当初我们忍饥挨饿,饱受病痛折磨,那位给我们送钱送布的张蔚华,已经牺牲20年了,我们到现在还没有慰问他的家人。”

朴永存来到东北以后,足迹遍布了黑龙江和吉林两省,当他到了抚松,第一件事就是通过中国的接待部门寻找张蔚华的下落,中国方面对于这件事也格外关注。

不过,张蔚华的父亲已经在1954年病逝,而他的妻子和一儿一女还在抚松县生活。

当朴永存转达了金日成首相的问候以后,张蔚华的妻子也忍不住痛哭失声,她说:“过去20年时间了,金将军依旧记得我的丈夫,让我不知道如何感谢他才好。”

说罢,她取出了一张照片,那是张蔚华生前和金日成的胞弟金哲柱在抚松拍摄的照片,她决定将这张照片交给金日成首相。

一个月后,金日成见到了这张照片,他心里充满了悲楚,他亲笔作了批示,强调了张蔚华同志是一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要求所有干部不能忘记张蔚华这样的恩人,他是用鲜血支援过朝鲜革命事业的中国朋友。

在批示下达后,朝鲜劳动党开始着重宣传张蔚华烈士,这也让他的成为了朝鲜家喻户晓的大人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前途无量的青年要自杀,是需要非凡的果断和狠心的,这种为别人自杀的英雄,是前所未有的。”这是金日成在回忆录中的一段话。

1985年,张金泉首次应邀访问朝鲜,之后,又两度赴朝。

张金泉回忆说:“朝鲜的老百姓非常欢迎我们,我走到哪里,都能感受到他们的热情,有一次去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因为是土路,当地的百姓甚至往上洒水来减少灰尘。”

而张蔚华烈士墓碑上的碑文,也是金日成亲笔写下的,朝鲜政府还在2002年为张蔚华烈士的墓碑修建了花岗岩碑亭,并镶嵌了大理石画像。

两人的友谊及故事,至今仍然是一段佳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参考:

[1]刘莉.张蔚华与东北抗联精神[J].通化师范学院学报,2009,30(11):19-22.

[2]窦应泰.金日成与张蔚华的生死之交[J].文史精华,2002(05):4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