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阅读史源历史专栏第2193期。1950年抗美援朝前夕,军委原定的指挥员粟司令因美尼尔综合症发作而缺席。此时林帅身体也不好,所以主席心中的第二人选也没能成行,最终彭总不负军委重托,成为志愿军司令员并取得了重大胜利。如果当年连彭总也因故无法赴朝的话,那么志愿军的统帅最有可能是谁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前后,我军经过多年征战,磨练出的一流将帅无数。因此不管谁缺席,找出一位优秀的统帅并没有太大的困难。有人认为若彭总也不能赴朝的话,则徐帅就是最佳人选。毕竟徐帅在红军时期战绩无人能及,战略、战术素养也确实十分出众。但其实这不符合客观条件,徐帅从来没有被考虑成为抗美援朝统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在1949年,徐帅就被主席任命为三军总长,但是他身体健康出现了严重问题,无法站立和久坐,只能在青岛疗养,甚至没到北京赴任总参谋长一职,更不要说去条件恶劣的抗美援朝前线,指挥大兵团作战了。徐帅虽然能力无可挑剔,但是1950年却无法指挥志愿军。如果论自身条件,徐帅不光军事水平高、战绩好,同时军内大量将领曾在徐帅手下战斗过,这有利于他指挥志愿军各级部队,遗憾的是身体条件成了最大的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林帅表示无法赴朝之后,主席尚未决定让彭总担任主帅。原三野司令员陈老总曾经请缨,表示自己愿意到朝鲜指挥作战。但是陈老总也不是最合适的人选,主席没有同意,只是鼓励了陈帅为国分忧的决心。陈老总在军事能力上比其他几位元帅有所欠缺,尤其是在解放战争前期独立领导山东野战军期间,战绩不佳胜少负多。从这个角度上讲,让他指挥部队对抗联合国军,尤其是前期赴朝的老四野部队,有些力不从心,不是最佳选择。当然陈帅有他的长处,他的理政、外交能力,也是别人比不上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若发生彭总缺席的情况,真正有可能赴朝担任统帅的,是以下两人。第一位是来自第二野战军的刘帅。刘帅的军事理论水平在全军当中是最出众的,甚至要超过林总和粟司令。在各方面军统帅当中,刘帅的具体战绩也是出类拔萃的,擅长以少胜多分割歼敌,能打巧仗、硬仗,非常适合入朝作战的特点。虽然刘帅1892年出生,建国后年龄较大,一只眼睛失明,同时还有建设南京军事学院的重任,但这些都不是有决定影响的因素。只要国家需要,他可以抽出身来去朝鲜指挥,并且战绩未必不如彭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一位可能的人选,则是陈赓大将。陈赓和徐帅一样,出身黄埔一期。虽然在国内作战时,指挥部队数量最多仅为一个兵团10万人左右,但他却是一位有着相当独立性的战略兵团指挥员(第四兵团往往被中央直接调动使用,如中南追歼战),跟其他兵团司令有很大的区别,他的指挥能力也为人称道,1947年时曾经被陈老总指出,可以和粟司令相提并论。55年开国大将里面,他也是唯一一位可以在军事素质上和粟司令比肩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事实上,陈赓也确实在1952年彭总回国的情况下,短暂担任过志愿军的代司令员,可见他的能力是得到军委和志司普遍认可的,完全可以独当一面,当时的第一副司令员是邓华,但彭总走后主持志司工作的却是陈赓。在我军将帅当中,像他这样集军事指挥、政工和特情工作经验于一身的将领,是十分少见的,无论指挥打仗还是为人处事的情商,都堪称建国初期解放军难得的人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综上所述,刘帅和陈赓在彭总一旦缺阵的条件下,可以成为志愿军统帅的合适人选。至于邓华、韩先楚等人,虽然也是战功卓著的名将,但在1950年时资历稍逊。尤其是韩先楚,之前还未曾指挥官兵团级的部队,更不要说整个志愿军部队了。他们虽然能力出众,但在当时的情况下未必能赢压得住入朝大军,也就不在本文的讨论之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史源历史专栏”由中国近现代史作家运营,专注于党史、军史、战史研究,以专业视角为您还原历史全貌,带来精彩历史细节。欢迎关注@史源历史专栏以获得更多精彩文史内容。作者期待您宝贵的意见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