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编师”是解放战争时期出现频率极高的一个名词,比如著名的国军第一王牌张灵甫整编74师。军不是军,师不是师,这个称呼有些奇怪,而在46年内战爆发前国民党军一共拥有58个这样的整编师。整编师究竟是什么级别的作战部队,一个整编师有几万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5年日军战败,国共两军都拥有超过百万军队,美国方面希望扶植亲美的国民党政府,避免苏联势力深入中国,便以调停人的面目出现,主张国共双方主动削减军队,组成民主政府。老蒋则想利用美方的支持,借机彻底消灭我军的军事力量,从而实现独裁目的。但是表明上的文章还得做,45-46年国民党便假借“整编师”的形式一边与我方和谈,一边象征性的缩减军队,这个过程中其实并没有真正减少中央军兵力,而且得到整编的部队多是精锐,优先得到美式武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编师的改编方案,名义上是在战后缩减部队员额,以形成政府军主动裁撤部队,摆出高姿态,换取国内和平的假象。所谓整编师,可以理解成加强师的一种,大致做法是把原来的国民党军一级部队压缩,成为整编师,整编师下面又包含2-3个整编旅。理论上一个师的员额在1万人左右,但国民党方面只向美国承诺把全国军队压缩成90个整编师(若真如此总兵力不过100余万人),却在每个整编师的员额方面动了手脚,挂羊头卖狗肉。一个整编师有3万人左右,事实上和原先的军一级部队基本持平,而整编旅就相当于之前的师一级单位。不光如此,国民党军还补充了新式的美援武器,战斗力比之前不降反增。老蒋玩了一个文字游戏偷换概念,一方面糊弄了美国人赢得支持,另一方面还借机裁减了非嫡系的杂牌部队,最后在中共和全国百姓面前制造裁军假象,其用心可谓阴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46年6月内战全面打响前,国民党的整编计划并未完全实施到位,原定的90个整编师只编成了58个,基本上都是中央军嫡系部队。这也是为什么国民党军在内战前期既存在整编74师、整编11师、整编36师这样的主力,同时还有新1军、新5军、第7军等王牌的原因。而到了48年三大战役以前,整编制度已经名存实亡,所以干脆取消掉,各部队恢复了军一级建制。这个时候整不整编已经没有区别,国民党军转入战略守势,并很快出现全国范围内军事溃败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