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鹏新区山海连城,古韵悠扬,向来以迷人的自然风光、厚重的文化历史闻名,如同一方远离尘嚣的净土、一块隐藏在时光深处的珍宝。然而,大鹏旅游闻名于山海,却远不止于山海。

如今,大鹏新区生物医药、新能源、食品等产业集群也正在加速崛起,为旅游产业营造了一个个鲜活的新场景。随着大众对旅游资源认知的不断深化,特色“旅游+”形式崭露头角,正成长为大鹏文旅一张崭新的“名片”,吸引热爱探索的深圳人前来“打卡”,发现新奇世界。

在大鹏,游客可以近距离感受现代科技的魅力,探寻产业发展的脉络,体验工业与旅游碰撞而产生的奇妙火花,凝望万里星空,体味田园风情,感受科技力量!

旅游+天文:仰望星空奇趣多

毛姆在《月亮与六便士》中写道:“满地都是六便士,他却抬头看见了月亮……”仰望星空是一种极致浪漫,在宁静的夜晚抬头望向天空,我们仿佛置身于宇宙巨大的怀抱中,敬畏感油然而生。

在位于大鹏西涌的深圳天文台,游客有越来越多的机会体验这种心灵深处的震撼,追随星星的轨迹,探寻宇宙的奥秘。

西涌环山临海,生态环境良好,远离城市灯光和喧嚣,是深圳的“城市背景”,深圳天文台坐落于此,主要建筑有天文楼、气象楼、综合楼等,是集天文观测、气象观测、海洋观测、学术研究、科普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观测基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天文台

自2010年投入使用以来,深圳天文台每年吸引着超过2万名天文爱好者前来观测、拍摄星空。近年来,西涌先后落地6个天文文旅项目,提供了天文观测、科普、研学以及观星露营等“暗夜”体验项目,已服务20多万人次,营收超过1800万元。2023年4月,中国首个、亚洲第二个国际暗夜社区落户大鹏新区,以天文观测为特色的生态旅游,催生了大鹏新区独一无二的“暗夜经济”。

深圳天文台每年组织上百次真实观测,在天文专家的指导下观测星空,开展沉浸式科普直播,化身深圳天文爱好者聚集的“圣地”。深入浅出的科普讲解和星光熠熠的浩瀚天空,深深吸引跨越不同年龄段的“观星人”。

“来深圳天文台可以实地赏析许多罕见的天文影像资料,还可以在老师的带领下,通过天文光学望远镜观察远方的奇妙世界。”参加深圳天文台日全食观测活动的中学生王紫涵说。“遥望星空,我仿佛融入宇宙的奥秘之中,感受到的不仅是壮丽的景色,更是内心的宁静,宇宙的广阔让我感受到自己的渺小,同时也让我意识到世界的无穷可能。”

深圳天文台天文部部长、副研究员梅林表示,下一步,大鹏新区将推进星空公园建设,在西涌片区开放更多星空观测及拍摄点。“我们要把有星空自然景观的区域给标出来,让每年超千万到访大鹏的游客,都能体验到暗夜生态和星空自然资源之美。”

一边是满天繁星,一边是繁华都市。依托星空自然资源,大鹏正在书写科普研学游的新篇章。

旅游+农业:田园风情动人心

身处高楼林立的深圳,田园牧歌的乡村生活似乎很遥远,其实不然,在大鹏,这一切都触手可及。

如今,越来越多的深圳人喜欢利用闲暇时间,短暂逃离繁忙的城市生活,前往宁静的农庄体验别样的纯粹,拥抱大自然,让身心充分舒展。“每逢周末和节假日,前来观光游园的游客络绎不绝。” 大鹏美丽乡村生态农场负责人王先生介绍道。

大鹏美丽乡村生态农场背靠排牙山,占地面积1000余亩的美丽乡村,系集休闲旅游、体验式观光农业、青少年校外活动基地、中小学生农耕文化研学基地为一体,园区以观赏性为主,采摘为辅,结合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宣传以及展示,让公众在游玩中学习了解食品安全科普知识。在这里,游客可以体验式了解瓜果蔬菜从发芽到成熟,从育种到送上餐桌每个阶段的食品安全知识点,感受乡村生活的魅力,体会劳作的意义与快乐。在大鹏,越来越多的休闲农业园区兴起,在这里,城市与乡村融合,现代与传统碰撞,构建起一幅美丽田园画卷。

“游览生态农场,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乡村美食,有地道的窑鸡套餐,配上烤红薯和窑玉米,让人垂涎欲滴,每一口都是记忆中的味道,这里的食材都是当地新鲜采摘的,保留了最纯粹的原味。”游客老杨说。

今年大鹏·四季滨海田园正式开园,大鹏观光农业旅游再添新彩。四季滨海田园占地168亩,是集科普教育、景观展示、休闲娱乐为一体的高科农业主题研学乐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鹏·四季滨海田园

在农耕文明体验馆,游客可穿梭于稻鱼共生、壮美梯田,经历秋收冬藏,沉浸式体验悠久历史中国古代农耕文明;在现代农业科技馆,游客可系统了解生物育种、植物工厂、智慧农场等前沿农业科技的魅力,见证现代农业技术发展的成果。在特色空中草莓和高科农作物种植区,游人还可以亲手采摘品尝味美怡人的新品种蔬果,帐篷露营、围炉煮茶应有尽有,和朋友们一起畅享快乐时光。

“四季滨海田园是一个让人心灵得到滋养、内心得到治愈的地方,这次游览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改变了对农业的认识,留下了难忘的回忆,这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感觉让我忘记了烦恼,找到了内心的自由。”参加研学之旅的何女士说。

“休闲农业是‘休闲旅游’和‘农业’的联合体,四季滨海田园的创新之处在于,将大鹏新区优美的自然风光与丰富的农业资源相结合,融合最新科技,打造四季宜人的休闲度假胜地。游客可以在这里走近农民的生活,感受农耕文化的魅力,体验丰收的喜悦。这种融合了农业和旅游元素的新模式,为城市居民提供了一处身心放松的天地,也为农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大鹏·四季滨海田园运营方、深圳农科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旅游+工业:“黑科技”带来磅礴伟力

夜晚,华灯初上,深圳的面貌变得璀璨夺目。

深圳坊间一直流传着“一颗‘鸡蛋’点亮半个深圳”的故事,这并不是神话传说,而是“黑科技”的真实力量——在大亚湾核电站,一颗鸡蛋大小的铀235可产生2280万度电,能满足深圳三分之二的家庭使用。

大亚湾核电站是我国内地建成的第二座核电站,也是首座使用国外技术和资金建设的核电站,为粤港两地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长期以来,大亚湾核电站似乎披着一层神秘的面纱,默默发光发热,鲜为人知;如今,随着大鹏新区工业旅游布局的深入,这座自带“魔法”属性的园区渐渐走进公众的视野。

大亚湾核电站被誉为“全球最美核电站”,早在1995年,大亚湾核电在就被深圳市定为“一日游”重要景点之一。登上观景台远眺,可以俯瞰全国最大的在运核电机组,6台机组同时运营,气势恢宏;机组的背后,碧海、蓝天、青山浑然一体。早期的大亚湾核电站的材料运输码头,已被改造成员工休闲场所,站在码头上,常常能见到自由自在的白鹭在礁岩上觅食,清澈的海水里鱼虾成群。在这里,一切都美得像滨海度假区,见证着大鹏新区的经济科技发展与自然生态的平衡发展。

在大亚湾核电基地半山之间,大亚湾核能科技馆巍然耸立。灰色的水泥装修风格,透着满满的工业风。这座科技馆共5层,总建筑面积超1.1万平米,科技馆布展面积约5600平方米,内设中广核发展史馆、科技创新馆、核能科普馆、清洁能源科普馆、社会责任馆,是一座核能和清洁能源科普教育基地。参观“铀的旅行”、世界核电地图、华龙一号模型……通过沉浸式体验,游客可近距离感受科学的无穷魅力,全方位了解核电的发展变迁,激发对科学探索的兴趣,感受中国核电发展的辉煌历程。

“今天参观了大亚湾核电基地和核能科技馆,非常壮观,通过讲解员的介绍,我们了解核电发电原理、安全屏障等知识,知道了核电是一种安全环保的能源。当听说大亚湾核电基地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约1471万吨、环保效益相当于种植10万公顷的森林时,我震惊了,科技的力量太强大了。”参加核电研学之旅的中学生胡志璇说。

旅行,是一场不断追寻未知的探险,是一次对自我、世界的重新发现。

在大鹏,探索的脚步可以无限延伸,不止于游山玩水,更是对未来的探索与想象。踏上科技感十足的“远方”,每一处景致都让人眼前一亮,充满神秘、未知与新奇,别样的旅途带来点点启发,激励我们不断前行和思考,探索这个充满无限可能的世界,在探索的过程中实现自我成长。

“旅游+”为大鹏文旅发展开辟了新思路,正成为越来越多游客体验大鹏生活的新选项。在本地游和周边游角逐市场的当下,大鹏新区积极探索并推动“科技+”“工业+”以及特色休闲农业旅游,开辟旅游经济新的增长点,打造更多高质量IP。

大鹏新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未来,大鹏将结合自身产业发展特点,开辟更多的科技、工业旅游站点,擦亮“旅游+”品牌,让游客更深入地发现大鹏之美,感悟大鹏之魅,为新区旅游文化打造更多靓丽新“名片”。

采写:记者 谢宇野 通讯员 鹏文宣 肖燕 耿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