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5月2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第18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20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生物毒素超标。
食品伙伴网(www.foodmate.net)
食品伙伴网讯 5月20日,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4年第18期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通告,检出不合格食品20批次。不合格项目涉及微生物污染、食品添加剂超标、农兽药残留超标、生物毒素超标。
1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
16批次食品检出农兽药残留超标,分别为温州市龙湾状元叶彪水产品摊销售的鳊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温州市龙湾蒲州汤家桥农贸市场建敏活鱼摊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金华市兰溪市云山街道北门菜市场杜素花摊位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宁波市北仑区大碶花花日用百货店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台州市跃马贸易有限公司销售的鳊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湖州市菱湖中心农贸市场卢子雄摊位销售的黄鳝,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杭州余杭长乐农贸市场周金良水产摊销售的鳊鱼,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杭州余杭区仓前街道蛙大侠餐饮店购进的牛蛙,恩诺沙星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宁海县胡夫叶水产经营部销售的牛蛙,呋喃唑酮代谢物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杭州金多超市有限公司销售的豇豆,倍硫磷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温州市瓯海瞿溪黄品花蔬菜店销售的长豆角,灭蝇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慈溪市胜山明明蔬菜摊销售的豇豆,灭蝇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温州市瓯海瞿溪王贝贝果蔬店销售的长豆角,倍硫磷、灭蝇胺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宁海县张海霞蔬菜店销售的豇豆,克百威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杭州长二农贸市场常杰蔬菜店在美团(网店)销售的鸡蛋,氟苯尼考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温州市瓯海梧田慧芳水果店在美团(网店)销售的草莓,烯酰吗啉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氟苯尼考又称氟甲砜霉素,是农业部批准使用的动物专用抗菌药,主要用于敏感细菌所致的猪、鸡、鱼的细菌性疾病。《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41种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1-2022)中规定,鸡蛋中最高残留限量为10μg/kg。长期食用氟苯尼考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风险。
恩诺沙星属于氟喹诺酮类药物,是一类人工合成的广谱抗菌药,用于治疗动物的皮肤感染、呼吸道感染等,是动物专属用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兽药最大残留限量》(GB 31650-2019)中规定,养殖户允许使用恩诺沙星,养殖黄鳝、鳊鱼中恩诺沙星最高残留限量为100μg/kg,摄入恩诺沙星超标的食品,可能引起头晕、头痛、睡眠不良、胃肠道不适等症状。
呋喃唑酮是硝基呋喃类抗菌药,具有抗菌谱广等特点。《食品动物中禁止使用的药品及其他化合物清单》(农业农村部公告第250号)中规定,呋喃唑酮在动物性食品中不得检出。牛蛙中检出呋喃唑酮代谢物的原因,可能是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违规使用相关兽药。
倍硫磷是具有触杀、胃毒和熏蒸作用的有机磷农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豆类蔬菜中倍硫磷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5mg/kg。食用食品一般不会导致倍硫磷的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倍硫磷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也有一定影响。
灭蝇胺又名环丙氨嗪,为一种新型高效、低毒、含氮杂环类杀虫剂,是目前双翅目昆虫病虫害防治效果较好的生态农药。《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豇豆中灭蝇胺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5mg/kg。豇豆中灭蝇胺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或滥用农药。
克百威是一种广谱、高效、低残留、高毒性的氨基甲酸酯类杀虫、杀螨、杀线虫剂,具有内吸、触杀、胃毒作用,并有一定的杀卵作用。《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中规定,克百威在豆类蔬菜中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0.02mg/kg。豇豆中克百威超标的原因,可能是菜农对使用农药的安全间隔期不了解,从而违规使用农药。
2批次食品检出生物毒素超标
2批次食品检出生物毒素超标,分别为海宁市许村镇小欣茶叶店销售的玉米粉,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龙游雪平食杂店销售的玉米粉,黄曲霉毒素B1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中真菌毒素限量》(GB 2761-2017)中规定,黄曲霉毒素B1在粮食加工品中的最大限量值为20μg/kg。黄曲霉毒素B1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使用的原料因储存条件不当产生了黄曲霉毒素B1;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此外,还有1批次食品检出微生物污染,1批次食品检出食品添加剂超标,分别为宁波市江北可梁食品店销售的标称杭州姚芝堂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七彩混合果干,菌落总数、霉菌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宁波江北明亮面馆购进的粉丝,铝的残留量(干样品,以Al计)不符合食品安全国家标准规定。
霉菌属于真菌,在自然界中广泛存在,食品中的霉菌超标可能是由于原料受到污染,或是在生产、存储、运输、销售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当而导致产品被霉菌污染。霉菌污染可使食品腐败变质,破坏食品的色、香、味,失去食品的食用价值,并产生真菌毒素危害人类健康。
菌落总数是指示性微生物指标,用以反映食品的卫生状况。菌落总数超标的原因,可能是生产企业所使用的原辅料初始菌落数较高,也可能是生产加工过程中卫生条件控制不严格,还可能与产品包装密封不严、储运条件控制不当等有关。
含铝食品添加剂可用作膨松剂、稳定剂、抗结剂和染色料等,《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14)中规定,粉丝粉条(干样品)中铝的最大残留限量值为200mg/kg。铝残留量超标的原因可能是个别企业为改善产品口感,在生产加工过程中超限量、超范围使用含铝添加剂,或者其使用的复配添加剂中铝含量过高。
对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产品,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已责成相关市级市场监管部门依法予以查处。要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衢州、台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生产企业查清产品流向、召回不合格产品、分析原因进行整改;要求杭州、宁波、温州、嘉兴、湖州、金华、衢州、台州等地市场监管部门督促食品经营环节有关单位立即采取下架等措施控制风险。以上市级市场监管部门自通告发布之日起7日内向社会公布风险防控措施,3个月内向浙江省市场监督管理局报告核查处置情况并向社会公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