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州省黔东南州麻江县持续立足新发展理念,紧抓产业发展,围绕“一村一品”发展思路,高效找准农业发展定位,立足实际,积极探索农业增效、农民增收路径,努力走出一条生态美、产业兴、百姓富的乡村振兴之路,助力乡村振兴。

眼下,正值魔芋耕种的关键时节,麻江县坝芒乡栗木村魔芋基地一派繁忙景象,群众手持锄头翻土,弯腰播种,细心覆土,大家分工明确,干劲十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正在种植魔芋(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魔芋基地负责人潘家才说:“今年我们在栗木村这里计划种植100亩的种植面积,预计产值达100万元以上。”

在推进稳粮增产工作中,今年栗木村以“玉米+魔芋”示范推广复合种植技术,在玉米稳产的基础上,实现魔芋、玉米双增收,切实让“一地两用”“一地双收”成为助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新路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正在种植魔芋(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谈及为什么选择玉米地里套种魔芋,魔芋基地负责人潘家才笑着说:“魔芋比较适合在山区坡地种植,它比较沥水不容易积水,同时基地我们实行了玉米给魔芋遮阴,这种我们能达到双丰收,避免魔芋被晒伤。”

产业兴,百姓富。坝芒乡始终不忘带动百姓发展致富的初心,群众流转土地,有“租金”保障,参与务工,有“薪酬”保障,还邀请专家开展技术培训,群众掌握种植技术,提高魔芋的产量和效益。

魔芋产业的发展为当地村民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栗木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金开荣满脸笑容地说:“我们从去年招商引资,老板加入我们合作社在栗木村种植,因为这个规模越来越扩大,解决了村民就业的问题,还吸引到其他乡镇村民也可以到我们这个地方务工就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农户正在种植魔芋(麻江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我们跟老板种魔芋,种得好,我把土地租给他们,又种魔芋又种玉米,得双倍工资。”栗木村群众曹龙琴乐呵呵地说。

栗木村围绕“传统农业+”的发展思路,以党建为引领,采取“合作社+种植大户+农户”的经营模式,积极推广现代农业种植,注重品牌建设,送往周边县市魔芋加工厂进行销售、深加工,进一步拓宽了销售渠道。

“今年我们预计这个魔芋产量达到3至5吨的产量,我们产生的精品魔芋基本上都是送往湖北、陕西、福建、广西、四川,部分销售到雷山、施秉的加工厂进行加工,我们预计在三年内种植面积要在500亩左右,基本每亩产量不低于2吨。”魔芋基地负责人潘家才介绍。

坝芒乡栗木村的魔芋产业发展只是麻江县农业发展的一个缩影。近年来,麻江县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为乡村振兴注入新动力。(夏恒 李洁)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