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前俄罗斯面临着一个严峻的问题,虽然在哈尔科夫前线稳步推进,以及持续稳固顿巴斯、扎波罗热和赫尔松防线,但在克里米亚方向时常遭重击。全身基本都能护住,唯独“屁股”屡遭乌军偷袭,付出的代价很惨重。

17日,乌军使用美制陆军战术导弹袭击了克里米亚的防空基地和贝尔贝克军用机场。俄国防部称拦截了来袭的10枚导弹,未披露损失情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结合乌军发布的战报和袭击后的现场照片,乌军总共发射了约16枚美制陆军战术导弹,俄军损失了至少1辆S-300发射车、1辆S-400发射车、1部制导雷达车和1架米格-31BM战机,还有3架苏-27SM战机受损。另外,至少11人死亡,包括防空基地指挥官亚历山大上校。

贝尔贝克军用机场驻扎有俄空天军第四近卫集团军的一个团,据卫星照片显示,机场内停放着超20架不同型号的战机。乌军依靠美国卫星、预警机提供的情报,使用携带集束弹头的美制陆军战术导弹进行密集杀伤,因此导致俄军付出了不小的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在克里米亚部署有S-300PM-2、S-400“凯旋”以及“铠甲S-1”防空系统,其中S-400防空导弹营约为5个。除了陆基防空系统外,守卫克里米亚天空的还有黑海舰队以及俄空天军战机。在有很多装备捍卫克里米亚安全的局面下,为何俄军面对乌军袭击时总吃瘪?

俄军自身面临着两个问题,第一:美制陆军战术导弹射程约300公里,乌军应该是在最前沿阵地发射该导弹袭击克里米亚。俄军搜集战场情报的能力不足,侦察卫星和预警机的数量少且质量较低,难以及时获取乌克兰军队的动态情报,无法将危险消除在萌芽状态;第二:经过两年多的消耗战,俄军陆基防空系统、黑海舰队和俄空天军损失惨重,其中黑海舰队损失了约三分之一的战斗力,无法在克里米亚构建完善的防空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除了自身面临问题外,俄军还面临着两个外部问题,第一:乌军掌握着主动权,冷不丁的发动袭击。而防空系统无法24小时不间断开机,乌军利用了俄防空系统关机休整的时机进行突袭;第二:美国隔一段时间向乌提供新装备,面临新装备时,俄军前期常常被打得措手不及。比如,“海马斯”刚抵达乌克兰时,俄军经常吃瘪,损失惨重。经过一段时间的适应之后,俄军才逐步找到应对“海马斯”的方法,才控制住了战损。如今,乌军接收了美制陆军战术导弹,俄军又要花一段时间去适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在哈尔科夫开辟新战线后,普京解释是为了建立“安全区”。克里米亚屡次遭袭,预计普京也会产生建立“安全区”的意愿。但由于西方向乌提供远程武器,且部分国家允许乌军使用远程武器打击俄本土,“安全区”已经失去了作用。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要解决面临的问题,除了继续扩大“安全区”范围,似乎暂时别无他法。

(文/嘤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