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俄乌冲突的爆发再到号召多国对俄罗斯进行制裁,在这种种事件中,我们其实都可见美国政府在处理对外关系以及制定本国政策中的关键,那便是以美国自身的利益为核心。

在此问题上,美国政府优先满足自身利益的行为或许没有错,印度政府也是这样做的。但是,拜登这段时间签署的一项法案却引发了多国对美国的不满,引发群愤的便是《通胀削减法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上月16日,拜登便签署了这项法案。而直至今日,该法案在国际社会中激发的“水花”却此起彼伏、未能恢复平静。

在拜登签署该法案过后,首先对此法案做出反应的是韩国。韩方曾表示如果美方坚持执行该法案,那么韩方就有可能向世贸组织(WTO)提起诉讼。

不过,就此事而言,韩方表态过后似乎依然在等待美方的回应,并未有进一步的行动。但欧盟就不一样了。

据彭博社消息,欧盟委员会正在就拜登签署的这一法案进行评估,并将之与WTO中的准则一一对应,从而判断出该法案是否违反了WTO的规定。而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更是告诉媒体:欧盟怀疑美国在歧视欧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政府在俄乌冲突爆发后推行的一系列政策并未受到欧盟有此关注,为何这一法案却令欧盟以及韩国如此“上心”呢?

《通胀削减法案》将于明年1月1日开始实施,而拜登提出这一法案的目的便是希望通过投入大笔资金的方式来减轻美国家庭在能源上的开支。其中就包括对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美国人提供4000或7500美元的税收补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需要购买新能源汽车的美国人而言,这一政策当然很好,但就在美国市场的别国车企而言,拜登的这项政策相当于是在“保护本国企业,排挤别国的车企”。这就难怪欧盟会怀疑美国在搞歧视了。

该法案规定,享受补贴政策的车企,其所生产的电动汽车中,40%的材料都要来自北美地区。不仅如此,到2027年时,这一比例还将提升到80%。这还不是最“为难”车企的地方。拜登还要求这些车企的最终组装过程必须在美国或与美国签有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中进行。

如此一来,美国本土的企业就将从该法案中受益,美国人自然会优先考虑购买符合这些条件的汽车。但对韩国以及欧洲的车企而言,要完全满足美方的条件,就得弃用来自中国或他们国内的材料,并且选择在北美进行汽车组装。这对外国的车企来说,无疑是在帮着美国“盘活”经济,但对他们而言无益。

在今年上半年,韩国电动车在美国的销量首次提升到第二的位置,仅次于美国的特斯拉。但《通胀削减法案》一出,韩国车企怕是很难保住这一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欧盟委员会执行副主席东布罗夫斯基斯认为:该法案可能已经违反WTO的准则。并且他还在与美国贸易代表戴琪开视频会议时表示:希望美方慎重考虑该法案的实施,因为这一法案将会惩罚欧盟的车企。

欧委会发言人则直言:美国此举,便是要在美国和欧盟之间建立一个贸易壁垒,从而让美国的电动汽车更受欢迎。这一法案将会影响即将开始的美国与欧盟贸易和技术委员会(TTC)之间的谈判和合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德国电视一台认为:美国推出该法案,便是希望在经济上与中国“脱钩”,从而让这些车企都被迫不再使用中国的原材料和零件,并且放弃在中国建工厂。但韩国等国依然依赖中国的原材料进口。就今年上半年来看,韩国有83.2%的氢氧化锂都是从中国进口的。而欧洲的企业自然也无法迎合美国与中国“脱钩”的这一做法,所以才导致韩国和欧洲对美国该法案的不满。

看来,拜登政府意图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不得不面对韩国和欧洲国家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