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两期《歌手2024》,感觉槽点很多,却不知道从哪开始吐槽好。

第一期的时候大家都在玩梗那英,什么“五旬老太守国门”,什么“抵抗洋人是叶赫那拉氏的历史宿命”,但说白了,玩梗何尝不是因为技不如人,才玩出一种缓解尴尬的自嘲?

这个热点话题背后的真相,其实是“华语乐坛现在的水平岌岌可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知道大家发现没有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歌手》并不是国内第一档综艺了,为什么以前就没觉得国内唱歌水平这么差?

一提到喜欢的歌手,谁还不是如数家珍,随口就能报出一串名字来?怎么一到《歌手》的舞台,就集体陷入“降咖魔咒”了?

其他音综都是录播,录制完成会经过一项重要的后期工作,就是修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好听的歌手比比皆是,那是因为被修音保护得太好了,一旦遇到直播不修音的场合,实力如何,立马台上见真章,再加上有了外国歌手的对比,才知道什么是打脸,国内大部分歌手,还是过得太舒服了。

所以直播,就是一面照妖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开头我必须要明确一点的是,以下观点仅代表本人看完《歌手2024》前两期以后的真实感受,不带有崇洋媚外的滤镜,不信大家可以打开节目,自行感受一下。

这个节目最让人意想不到的地方在于,前三实至名归,倒数第一名竞争竟然很激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来阿木出场时,弹幕都在吐槽他没资格参加比赛,说他更适合下沉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杨丞琳平时的水平可圈可点,但却只撑了两期就被淘汰了。两次的成绩都排在靠末位,尤其是第一期,能听出真的很紧张,编曲改调也十分尴尬,高音勉强唱上去,却是憋到满脸通红,让人替她捏一把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感觉汪苏泷真的不太适合《歌手》这种音综,他更适合《我是唱作人》那种,唱功要想达到能和格莱美大佬PK的程度还很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手玫瑰遭受的吐槽是最多的,他们唱功上超越不了,就采用魔法攻击,把音乐竞技的舞台开成“草莓音乐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承认二手玫瑰是音乐节上的扛把子,但真心不合适这个舞台,感觉丢人的不是一点点。

两位外国友人的表情很好诠释了什么叫“不理解但尊重”,最初她们还能带着尴尬而不失礼貌的微笑,可等二手玫瑰唱到高潮部分时,她们彻底绷不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国内歌手和观众接得住气氛还能跟唱,起来跟着摇摆,俩外国歌手则是难以置信,她们心里大概是想:What?这种东西也有人跟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她们而言,也算是另一种形式的开了眼界了。

网友神吐槽:“有病可以,但能不能别让外国人知道我们有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别再把“冷门小众”当遮羞布,既然请来了格莱美大佬,那《歌手》这个节目的性质就升级了,这样的舞台,需要的是能让绝大多数人都认可的唱功实力,小众圈才可见的实力那不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时候也有网友甩锅给现场设备等外在原因,但同样的现场,外国歌手的发挥为啥丝毫不受到影响?她们还是客场作战,本身就不具备场地优势啊。

我们不得不承认欧美歌手的实力,第一期排名第一的香缇莫,只用一个高音就彻底“杀死了”比赛,那时她来中国还不到24个小时,还没倒完时差就登台了,但一开口就是降维打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音质和其他歌手完全不是一个档次,关键她还很松弛,来到别的国家,不是自己的主场,一点紧张的感觉都没有。

香缇莫唱歌时,弹幕和嘉宾听取蛙声一片,大家都很惊讶,为什么有的人可以把唱歌当做呼吸一样简单,毫不费力?

而国内歌手大多都唱到声嘶力竭的表情,给人最大的感受就是吃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香缇莫来参加这个节目,不像是来比赛的,更像是来“支教”的。

就连排名第二的外国歌手娅娅,都忍不住对香缇莫刮目相看,在看前面几个表演时,娅娅全程面无表情,直到香缇莫上场,娅娅也发自内心地赞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都这样了,国内歌手如果还要继续舒服继续躺,不敢想国外歌手回去后怎么跟她们圈里人吐槽我们华语乐坛:哦你们内娱就这?

再看看现在那群唱也不行跳也不行,还被粉丝捧上天尬吹的208们,内娱怕不是真要完了,一个能打的都没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可这何尝不是“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机会?希望以后的音综都能增加强度,筛选出真正有实力的唱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