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际上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美俄决裂: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乌克兰危机延宕至今,俄罗斯与西方国家之间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俄方多次将这场冲突描述为北约针对俄罗斯发动的代理人战争。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当天谈及俄罗斯与西欧的关系时,表示俄罗斯“至少一代人”不会把西欧视为合作伙伴,莫斯科与西方已经陷入一场“看不到尽头”的对抗。

拉夫罗夫有这样的表态,与其说是一种绝望,还不如说是一种决绝,是时候跟西方说再见了,而这种底气来自于普京总统对中国访问归来。这说明普京与中国的合作前景广阔,访问取得了丰硕成果。这也说明,俄罗斯曾极力想靠近的西方,他们已不再抱有任何幻想,欧洲作为合作伙伴至少一代人的时间里,与俄罗斯无关紧要。可以确定的是,在削弱、瓦解俄罗斯的目的没达到之前,在普京未下台之前,美西方绝不会善罢甘休。

俄罗斯并没想威胁西方,反倒是西方一直在给俄添堵。在俄罗斯近代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当然是苏联时期。但苏联并没有直接对西方形成威胁,二战时,恰恰是德国纳粹打到门前,苏联才被迫应战的。二战后,美西方为防苏联组建北约,苏联才不得不组建华约予以应对。但在美西方搞军事竞赛胁迫并进行内部瓦解下,苏联最后还是解体了。威胁不存在后,已经成为自己“打手”的北约,以什么理由再存在下去?美国思来想去,最后将继承苏联大部分遗产的俄罗斯设为了“目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而言之,在这场激烈的矛盾冲突中,双方都在竭力探寻突破点和取胜的关键。然而,由于各自利益的严重冲突和根深蒂固的观念差异,这场冲突愈发显得难以调和。俄罗斯正致力于通过强化军备建设和提升军事能力,以应对来自西方国家的压力和威胁;而西方国家则试图通过制裁和施压的手段,削弱俄罗斯的力量和全球影响力。这种对峙和博弈的态势已持续多年,并且从目前的情况看,恐怕这种局面仍将在未来一段时间内持续下去。

第二件事:中国紧急发声:

根据九派新闻报道,伊朗驻华大使馆就致命的直升机失事事件表达哀悼,沉痛悼念敬爱的莱希总统、阿卜杜拉希扬外长及随行人员遇难。这位英雄总统、国家公仆的道路将得以延续。在伊朗伟大人民的支持下,伊朗这样伟大国家的行政管理将不会受到影响。中方对莱希总统乘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件”深感担忧,祝愿莱希总统及机上人员安然无恙。我们正在密切关注相关事态,并将为伊方救援工作提供一切必要支持和协助。

随后,伊朗外交部也发表声明,对伊朗总统莱希、外长阿卜杜拉希扬等人员罹难表示哀悼。声明表示,莱希和阿卜杜拉希扬分别作为伊朗总统和伊朗外交部长,在伊朗政治和对外关系史上发挥了历史性、有影响力的持久作用。他们付出努力来提升伊朗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加强伊朗民族凝聚力、巩固了地区国家之间的友谊和感情纽带。声明称,他们的离开不会影响伊朗外交机构维护国家利益,也不会影响伊朗继续在地区和国际事务中发挥有效和建设性作用的决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政治生活恢复正常的同时,伊朗的怒火开始外泄。据伊朗前外长扎里夫表示,总统坠毁的悲剧是美国的错,因为美国不顾国际裁决对向伊朗出售飞机和零部件实施禁运措施。关于这一点,美国无法去辩驳。美国是否参与伊朗总统莱西坠机事件,不得而知。不过美国对伊朗实施禁运却是现实存在的,伊朗指责有其合理性,正是禁运政策的实施,让伊朗无法更新飞机及零部件,飞机的飞行性能势必受影响。

在这起事故中,美国也难辞其咎。正是由于美国多年的制裁,导致伊朗无法进行正常贸易,国内开支拮据,只能依靠自研方式,尽可能延长所需设备的寿命,也因此埋下了隐患,最终导致这场悲剧的发生。事实证明,美国依靠单边制裁,对他国进行长臂管辖的霸权手段,正在给世界带来伤痛。

第三件事:

根据观察者网报道,距离2024年美国大选还有不到6个月,民主党警告拜登“房子起火”。拜登在前往在南部重要的“摇摆州”佐治亚州进行竞选活动时收到了来自当地民主党组织的警告称,“房子已经起火”,拜登需要重视佐治亚州的选情。当地民主党称,拜登的选情“堪忧”,因为许多非裔民主党和其他少数族裔美国人不再支持拜登。这些少数族裔中的许多人决定“放弃投票”,或转向支持特朗普。当下,特朗普在佐治亚州的民调领先,当地民主党人承认,今年的选举活动将会十分“艰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无论是拜登的猛力砸钱、特朗普在法庭被前同僚轮番攻击,甚至美国三大股指的亮眼表现,都没能拯救拜登在民调中的支持率。为挽救支持率、让选民用自己的双眼看清特朗普的“危险性”,拜登向特朗普下“战书”:提前三个月举行一对一的电视辩论。一直拒绝参加共和党初选辩论的特朗普已经宣布应战。辩论尚未开始,两人在社交媒体的隔空对话已经火药味十足。

在预计竞争激烈的第七个州——威斯康星州,在多名候选人的竞争中,拜登的支持率领先三个百分点;拜登与特朗普的对决则打成平手。尽管美国的就业增长、保健开支、国能生产总值增幅高于预期,拜登的连任竞选活动还努力应对选民对美国经济的担忧。在这项民调中,对拜登执政表现的负面评价高于正面评价至少16个百分点,其中四个州超过20个百分点。民调显示,48%受访者认为特朗普的身体和精神状况更适合担任总统,认为拜登更合适担任总统的人仅占28%。

总之,从两人之间的一些正面对决来看,政策方向的重点都非常清晰了。双方在绝大部分问题上都存在分歧,接下来,分歧会越来越广泛,越来越深入。两个人对自己的优势也有明确的定位。特朗普总是批评拜登让美国陷入经济困境,认为经济是自己的强项。拜登强调最多的,则是所谓的“民主”,拜登一再批评特朗普上台将会对美国内外的民主构成威胁。但实际上,两个人都不够格,特朗普成不了美国经济的代名词,拜登也代表不了民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