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环球时报消息,在近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拜登将宣布对来自中国的产品加征关税,这些关税是针对中国的电动汽车,还有医疗用品以及太阳能产品的,请问中方对此有何回应?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对此表示,具体情况你可以向主管部门来了解。中方一贯反对违反世贸规则,单方面加征关税,中方将采取一切必要措施维护自身正当权益。

近日,美国政府宣布,将根据所谓的“301条款”,对来自中国的180亿美元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据悉,此次关税加征涉及包括钢铁和铝、电动汽车、半导体、光伏电池、关键矿产、医疗用品等。

部分钢铝产品的关税将提高到25%。光伏电池、传统半导体的关税将提升至50%。

电动汽车的税率更是直接从25%飙升至100%。

要知道,中方有言在先,美国滥用所谓的301调查,进一步增加对华关税的行为是错上加错。美方应该遵守世贸组织规则,取消全部对华加征关税,同时不得继续增加新关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这次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关税的行为,再度证明了一点,我国和美国之间的矛盾,是结构性矛盾。说的难听一点,是关乎谁能够在未来发展中吃到更多利益、谁能在未来的地球村中占到大头的生死矛盾。

从美国在加征关税前后对我们的表态来看,比如耶伦的“我们马上就要对中国采取强硬措施了,希望你们中国不要做出反应”,从中体现出的是这个国家赤裸裸的无视和傲慢。

对此,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发言人华春莹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布了一张美国总统拜登言论前后矛盾、“自我打脸”的对比图,并配文称,“一个来自2019年的关税教训”。

综合华春莹发布的对比图和美媒报道,2019年6月,拜登曾在社交媒体平台上发文,对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针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关税的举动进行了抨击。

拜登当时写道,“特朗普连最基本的都没有搞明白。他认为,(此举)是在让中国为关税买单。但任何一个经济学新生都会告诉你,是美国人在为此买单。”

近日,商务部新闻发言人就美方发布对华加征301关税四年期复审结果发表谈话,表示中方坚决反对并严正交涉。

商务部发言人表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考虑,滥用301关税复审程序,进一步提高部分对华产品加征的301关税,将经贸问题政治化、工具化,是典型的政治操弄,中方对此表示强烈不满。世贸组织早已裁决301关税违反世贸组织规则。美方非但不予以纠正,反而一意孤行,一错再错。

从中国的角度上看,拜登明显是走了特朗普的老路,但是美国自己却并不这样认为。美国助理国务卿康达说美国政府并非是要与中国升级贸易战,而是为了捍卫美国工人和企业的利益。有媒体提问,称拜登不仅没有废除拜登时期的对华关税,还在此基础上对华采取了更为强硬的措施,明显就是贸易战的表现,而康达依然对此进行了否认。

美国这样的说法并不能服众,据美国耶鲁大学高级研究员罗奇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拜登政府最新宣布的对华关税政策“几乎不会让美国工人受益”。

白宫国家经济顾问布雷纳德(表示,加征关税的目的是确保拜登的立法措施(如美国《通胀削减法案》《芯片与科学法》以及《基础设施法案》)所创造的新的制造业就业机会不会被中国的大量出口所“削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作为中国出口“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太阳能电池等新能源产品均在此次美国提高关税的产品清单上。在“新三样”中,我国对美出口锂离子蓄电池占比较高,预计将受到一定影响;而太阳能电池和电动载人汽车占比则很低,表面上受到美国贸易制裁的影响不大。

据参考消息网援引英国《经济学人》周刊网站发表题为《拜登在对华加征超高关税方面超过了特朗普》的文章,相对于特朗普对华加征的关税,新的关税更有针对性,力度也更猛烈。拜登的关税政策涵盖了价值约180亿美元从中国进口的商品,但税率高得多,可以说高得令人难以承受。因此,受影响更大的不是当前的贸易,而是未来的潜在影响。

事实可能证明,此次对华加征关税对美国的工业野心弊大于利。

香港“亚洲时报”网站文章,原题:拜登和特朗普的对华关税沿用了失败的老套路随着拜登为击败特朗普而发起挑战,这位美国总统有可能重蹈前任的覆辙。这是拜登为与特朗普较劲而采取的最新策略,但在提高美国人生活水平方面最终将毫无作用。它还有可能激起中国的报复,损害美国消费者和投资者的利益。

拜登想要在大选前重演1985年(里根总统对待日本商品)的历史,从政治角度来看似乎还算合理。在那个时代,这类征税措施可能会奏效。

近日,白宫国家经济委员会主任莱尔·布雷纳德当天对美国民众做出“交代”,她表示中国在某些行业的工业产能和出口规模如此之大,可能会破坏在美投资的可行性,这是非常危险的一步。布雷纳德在智库“美国进步中心”表示,美国应该吸取教训,不可能有第二次来自中国的冲击。要知道一个问题是:中国太大了,他们管不住自己按照规则来办事情,为了防止某些事情的发生,美国需要先人一步做出选择,这并非是故意的。

简单来说,主要还是对中国新能源产业强势发展的“担忧”,美方这么做,一方面顺势打压遏制中国的发展,另一方面拜登政府也是想通过向中国发难来换取一些选票。近年来,随着中国电动汽车在国际上的“异军突起”引起了美国政客对本国清洁能源产业发展的“担忧”,加之今年正值美国总统大选之年这一特殊背景,拜登政府决定祭出这张“关税牌”,就是为了争取关键摇摆州选民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的媒体呢,自然还是一如既往的抹黑中国。把中国强大的产业能力制造业能力,说成是洪水猛兽,说成是对美国国家安全和国家经济的胁迫。

还有美国贸易专家科姆就认为美国加征关税举措是一种扭曲市场的行为,没办法帮助本土产业繁荣。

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些学者们他们对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深表忧虑,而这种忧郁并不是说中美贸易战会打成什么样,对中国有什么的影响,更多的是他们认为这种做法最终会伤害美国的消费者。

因此总结来看,加征关税的落地或多或少有点“作秀”的味道。拜登“既要又要”:一方面既想赢得选民支持,“拼命”维护美国工人的一些利益;另一方面,又不希望和中国的关系搞得太僵,因此给政策留下了不少空间。

可能更值得我们注意的是,今年以来,拜登政府的“小院高墙”策略逐步升级,从对中国人工智能、通信、电子等领域的科技制裁,扩大至钢、铝、造船以及对“新三样”产能过剩“贴标签”来进行的贸易制裁的扩大。防范于未然,可能我们需要更加注重内循环来应对外部的不确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