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把自己的一生皆献给了国家,将自己的生命献给了人民,因此她也被誉为“党的好女儿”。

另外,她还有一个特别的身份——是毛主席的侄女,也就是毛主席的外甥女,名叫毛远志。

毛远志的去世给她的丈夫曹全夫带来了很大的悲伤,两人携手走过了数十载时光,二人之间既是革命的好同志,也是人生之中的最佳伴侣。

妻子走了以后,曹全夫便开始着手起了收拾毛远志遗留下来的东西。

他也在一次无意中,看到了妻子留下来的遗物。

这一刻的,他仿佛又回到了过去,回忆起了两个人之间的点点滴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这封信中又是记载了哪些往事呢?毛远志又是有着什么样的经历呢?她与毛主席之间又存在着什么动人的故事?

毛远志是毛主席之弟毛泽民与王淑兰之女,1923年生。

他的父亲毛泽民一心扑在革命事业上,没有时间陪他的原配夫人和刚出生的女儿,他只好将他们安顿在韶山的上屋场,王淑兰也在1926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

毛远志第一次来到延安时,对陌生人还是很腼腆的,当毛主席请她吃饭的时候,那时候的她还是小心翼翼地走进主席的房间,当她看到毛主席的时候,顿时整个人的心才放了下来。

她一直都知道,毛主席是一个很好的人,做着很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而如今他所看到的一切,都与她所想象的完全吻合。

不过毛主席却是如此的和蔼可亲,仿佛天生就有一种让人信服的力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天二人在一顿饭后便闲聊了起来,毛远志鼓足了勇气,将自己一直想要知道的事情说了出来,为何这一次,他还是没有看到自己的父亲。

多年来在外漂泊,早已让她对自己父亲的记忆变得有些模糊起来,上一次见到父亲时,那时候的他还是个五岁的孩子。

他唯一记得的,就是父亲穿着一件简单的白色衣服,那时候父亲在家里待了三日,然后便走了。

毛主席当然明白毛远志的心思,于是主席不厌其烦地向她说明了他父亲的去处,并且要她放心地留在延安这里,将来有一日,他会见到毛泽民的。

毛远志在毛主席关怀与开导之下,她的心情也逐渐好转起来,人也开朗了许多,与主席相谈甚欢。

谈及今后的打算时,毛远志斩钉截铁地说:“我要当八路军,不可以的话,那就送我到抗大读书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既为眼前这个的有志气的小女孩感到高兴,但他又深知革命工作不易,于是主席便随手取了几个常用的字体,让毛远志辨识,然而毛远志竟无一能识得。

毛主席看到这一幕,就对他讲道,现在的你还很年轻,要先去学习,等你有了足够的文化知识,才能去抗大。我们抗日根据地里,还有好多事情,等着如你一般的青年人去做呢!

之后毛志远和曹全夫要从前往东北,在此过程无疑需要穿越众多的国统区。如果他们随身携带毛主席的亲笔信,极有可能被国民党反动派辨识出身份,从而对他们形成威胁。

为了保证他们的安全,毛志远和曹全夫最后决定将信纸裁开,仅保留左上角的一部分作为纪念。

这封信后来二人保存了几十年。

毛志远在新中国建立之后,曾在香山的双清别墅专程去探望了毛主席,在此后十几年时间中,她因为不想打扰毛主席工作就再也没有来未探望过主席,甚至没有给他寄过一封家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毛主席70大寿来临的时候,毛远志便按捺不住心中对主席的思念,她决定与丈夫曹全夫、以及女儿曹立亚一起,来到了中南海的颐年堂,为毛主席祝寿。

那天毛主席看到毛远志后,顿时眼睛就为之一亮,于是主席立即把她叫到自己身边,关切地问道:“你的头疼好了没有?”

当年毛远志在延安读书时,便是患上了头疼的毛病。

为了不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也不让自己的父亲与伯伯干的丢人,毛远志在工作、学习方面都表现的很刻苦,因此头疼也就成了常有的毛病啦。

事隔多年,主席竟然还记得自己身上那点小毛病,这让她的眼泪瞬间就涌了出来,忙走上前去,拉住了毛主席的手。

那天,毛远志在吃完饭之后,也不想打扰主席睡觉,所以就打算在吃完饭之后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依依不舍地拉住毛远志,询问起了她的生活以及工作情况。

毛远志一边与主席闲聊着,一边则是注意到了这时候的毛主席受了风寒,于是她立即拿出一艾绒和艾卷,点燃之后,给毛主席手上的几个穴位进行针灸着。

毛主席默默地坐在那里,感受着这一刻的温馨,他的心里被无限的感动与喜悦所填满。

事后,毛主席也很开心的与家人合影留念。

这一次,也是他们二人这一生最后的一次见面。

毛远志于1976年9月9日病逝,得知毛主席病逝的消息,他顿感悲痛欲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之后的事故后中,毛远志每每想起毛主席,他便会将那仅剩一角的书信找出来,翻看一番,不觉间,泪水便夺眶而出。

每一年毛主席生日、祭日,毛远志都要与曹全夫一同前往纪念馆凭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