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国内外发生了很多大事:

第一件事:台当局果然高兴早了

据观察者网报道,如果中美在台湾问题上爆发冲突,美国盟友会参战吗?清华大学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员周波的回答是,不一定。以泰国为例。自国王拉玛四世(1851-1868)以来,泰国的外交政策一直是“随风折腰”。这种“竹子外交”政策使该国成为唯一摆脱殖民统治的东南亚国家。如今,北京和曼谷的关系被官方描述为“中泰一家亲”。在过去几年,中国已经超过美国,成为泰国坦克和船坞登陆舰等军事装备的主要供应商。韩国有着相似的情况。首尔对拥核的朝鲜深感担忧,但不能对北京表现出任何敌意。

西方列强们向来有一个毛病,那就是习惯团伙作案,就像非洲大草原上的狗一样,只要数量够多,它们甚至敢挑衅落单的狮子,但如果自己落单了,就会夹着尾巴低调行事,这种特质在近代历史中体现得淋漓尽致。

根据目前掌握的数字,中国在其工业化阶段的国内生产总值及 PPP水平上超过美国,给美国带来了空前的压迫,为此,美国发动了金融、贸易、舆论、科技、生物等多种战争方式,但中国始终稳如泰山。美国在很多表面上是盟国,其中有英国,法国,德国,波兰,土耳其,等等,还有75个盟国。美国也是五眼联盟的一份子,五眼联盟虽然不是军方,但也是军方的一份子,在战争中,他们未必需要派出军队,只需要为他们提供信息就行了。此外,美国还拥有韩国与日本两位东亚的合作伙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美两国的关系紧张,主要源于中国台湾问题。美国一直在这一问题上挑拨离间,众所周知。而中国台湾的地缘位置十分重要,直接牵涉到我国东南地区的海防事务。中国台湾一直是美国用来威胁我国的牌局中的一张牌。沙利文代表美国此前曾承诺将竭尽所能维护台湾的稳定与和平,同时坚持为台湾提供必要的自卫手段,以防范任何可能的危机。明眼的观察者都不难察觉,美国的最终目标是以“和平”为幌子,干预我国内政,对我国施加压力。

第二件事:美大选恐提前结束?

据新京报报道,与往年美国大选秋季辩论传统不同,今年民主、共和两党的主要总统候选人亲自下场“约战”,要求提前举行两场线下辩论。美国民主党籍总统约瑟夫·拜登向其共和党籍前任唐纳德·特朗普“下战书”,提议抛弃数十年来秋季辩论传统,提前举行两场线下辩论,获后者接招。两场辩论将分别由美国值得一提的是,辩论将是拜登和特朗普近四年来首度在同一场合“面对面”。有美媒指出,这两人为总统角逐设定了截至目前“最关键的时刻”。

特朗普则在他的社交媒体上发文称,他准备好并愿意与拜登进行辩论。特朗普称拜登是他遇到的最糟糕的辩手,并表示两人应该讨论边境安全、电动汽车和通货膨胀等问题。此前,拜登和特朗普一直没能就大选前是否辩论达成一致。特朗普一直批评总统辩论委员会“成员全都是民主党人”且对他不公平。随着特朗普近期在摇摆州的民调支持率逐步上升,他试图施压拜登“立刻辩一场”。但是,拜登数月来一直没有作出正面回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美国总统并非通过普选产生。全美50个州中除两个州有特殊安排外,其余州均采取获得普选票数更多的候选人赢得所有选举人票的方式,即所谓“赢者通吃”计票规则。选举人票与各州联邦议员的数量相等。律师团拖延多日,美国前总统特朗普的“封口费”案终于在纽约州法院进行控辩双方的开案陈词。特朗普出席庭审,并否认相关指控。审理此案的检察官科兰杰洛当天指控“被告特朗普策划了一项犯罪计划,非法影响2016年总统选举,并且一次又一次地谎报他在纽约的商业记录以此掩盖罪行”。

在审判的阴影下,特朗普没有减缓他的政治活动,而是在积极准备参与总统选举。他的竞选团队以及共和党内部的支持者们正在努力筹集资金,以便在未来的选举中与民主党的潜在候选人、现任总统拜登对抗。目前的民意调查显示,特朗普与拜登在支持率上几乎持平,这表明特朗普依然在选民中具有相当的如果审判的结果是特朗普被定罪,那将对美国的政治体系产生深远的冲击。这样的审判结果可能引起公众对司法制度是否公正、是否被政治利益所驱动的广泛质疑。

第三件事:北约“内讧”?

北京日报报道,北约各成员国国防部长在布鲁塞尔举行会议。会议持续一天,根据此前公布的议程,各成员国就今年在美国华盛顿举行的北约峰会,以及对乌克兰的支持等问题展开讨论。各成员国防长还就北约成员国集体防卫措施交换了意见。总台记者 顾鑫:当天举行的防长会也是斯托尔滕贝格最后一次以北约秘书长身份主持召开。上月以来,斯托尔滕贝格一直试图说服各成员国向乌克兰提供长期军事援助。但各成员国的初步反应表明,各国分歧非常明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当前国际政治格局中,地缘政治的紧张局势不断升级,各国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也在不断地进行策略调整。在这背景下,乌克兰局势的发展引起了全球的关注。北约秘书长声明中透露,部分成员国已经向乌克兰派遣了军队,虽然他没有透露具体的国家和军队数量,但他强调,这些军人并非作战部队,而是在乌克兰大使馆工作的军事顾问。这一举动引发了俄罗斯的强烈反应,俄罗斯外交部表示,美西方国家深度介入乌克兰冲突,将面临严重后果,并可能导致一场响亮而羞辱性的失败。

斯托尔滕贝格因为俄乌冲突一再延长任期,今年下半年已经确定会离任,所以想在离任之前搞出一些事情,起码要避免在他离开之前乌克兰就被打崩了。所以他近段时间一直非常激进,尤其是在美国众议院通过援乌法案之后,斯托尔滕贝格仿佛打了鸡血,一再催促其他北约国家向乌克兰提供新的援助,甚至劝说他们放弃自己的国防建设,优先向乌克兰供武。可以说,这个人已经急眼了,他并不是为乌克兰着想,只是不想让自己沾染因果。

很久之前,北约一直在不断调整其在黑海的存在,以防止该地区被俄罗斯“主宰”。他还向与俄罗斯存在领土冲突的乌克兰喊话,称北约的大门依旧向基辅大开,但是后者仍需进行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