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9年,我军夜宿时,突遭100多名日军偷袭。李仕亮拿刺刀冲向鬼子,却被鬼子用刺刀抵住。僵持之下,他突然做出一个决策,成功绝杀!
知道日本鬼子为什么会被称为鬼子吗?
这个称呼不仅仅是对日军蔑视的称呼,也是对于他们军队战斗力的害怕。抗日战争刚开始的时候,日军往往能够以极小的代价,击败在数量上远胜于他们的中国军队,这让人们把他们比作晚上的“鬼”,也就有了鬼子的称呼。
事实上,鬼子之所以能够在战争初期取得优势,完全就是因为装备上的优势,那时候,日军已经是完全的机械化军队,飞机、坦克、大炮,应有尽有。
反观我们军队,连基本的枪支弹药的供应都没办法的到保证,抗战初期,一些作战部队还是拿着冷兵器跟鬼子战斗。
既然使用的是冷兵器,那与鬼子之间的白刃战是必不可少的。
虽然说鬼子士兵大多数都经历过完备的军事训练,在与我军的白刃战当中占据优势,但是这种优势,硬生生被我们不怕死的士兵给摧毁。
李仕亮就是这白刃战当中的佼佼者。
1939年时,李仕亮跟随队伍执行上级的作战任务,中途在河南滑县五龙镇暂作休息。
但是队伍休息的消息不知道怎么就被驻守在当地的一伙日军得知,当天晚上,日军就组织了一百多人向李仕亮所在的队伍发起了袭击。
因为是在晚上,枪声容易暴露位置,所以交战双方都不约而同的采取了近身白刃战的战术。
这是李仕亮第一次与敌人进行白刃战,但他并没有害怕,拿起自己的刺刀,朝着最近的一名敌人冲去。
李仕亮勇猛异常,在军队当中,他也在接受过白刃战的教学,对付一名敌人不在话下,但是这终究是他第一次与敌人近身战斗,缺乏战斗经验。
没跟那名鬼子过几招,李仕亮身上就出现了伤口。
但李仕亮丝毫没有在意,身上的鲜血并没有让他感到害怕,反而让他越来越疯狂,打法也越来越激进,甚至一度放弃了防御。
最终,这场交锋以李仕亮将刺刀刺入面前那名鬼子的身体当中而告终。
击杀一名敌人之后,李仕亮并没有休息,立刻就向另外一个敌人发起了进攻。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李仕亮杀起鬼子来更加的得心应手,与第二名鬼子的交锋,两个回合都没有,李仕亮就将刺刀捅进鬼子的心口,那名鬼子大叫一声之后便倒了下去。
连杀两人的李仕亮信心倍增,他端起刺刀,开始寻找自己的下一个对手。
不过这一次,他却碰到了硬茬。
那名鬼子明显也是极为精通白刃战,两人拿着手中的刺刀不断交锋,都想将手上的刀捅进面前之人的身体里。
一次攻击过后,两人端着刺刀横在胸前,都警惕的看着彼此,想要抓住敌人的破绽。
“这样下去不是办法,必须要尽快解决这个鬼子。”这在与鬼子僵持着的李仕亮心中这样想着。
很快,李仕亮率先出手了,不过这一次,他并没有用刺刀去捅对方,反而将原本放着刺刀的一面当作手把,狠狠的朝着那名鬼子砸去。
临时变招,让对面的鬼子措不及防,即便他尽力进行防御,但终究还是晚了一步。
李仕亮这一枪托,不偏不倚的正好落在那名鬼子的脖子上,顿时血流如注,脖子伤口处,大量的血液跟不要钱一样朝外喷涌而出,那名鬼子的瞳孔也逐渐涣散,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杀死这名鬼子之后,李仕亮又继续投入到其他的战场当中。
李仕亮一战成名,成为了八路军当中的风云人物,在他的战斗生涯当中,一共杀死了一百多名鬼子。
2016年,李仕亮因病离世,结束了自己辉煌的一生,享年97岁。
像李仕亮这样的英雄,在那个战乱的年代还有很多,他们有的牺牲了,有的寿终正寝,无论如何,他们都是我们中国的功臣,永远值得我们铭记。
#妙笔生花创作挑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