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币最大的一个特征就是去中心化,不受任何机构监管,

但是,很多交易所是中心化的,比如欧易,币an,火Bi等交易所。

你把虚拟币放在交易所储存,就和你把RMB存银行一样,只要你的虚拟币涉案,那交易所就会配合叔叔冻结你账户的虚拟币资产。

而且交易所都是实名认证的,有电话、身份证、卡号、刷脸,叔叔想找你是分分钟的事。

还有,只要你从“风险地址”提币到交易所,或者你从交易所把币提到“风险地址”,都会被交易所的风控系统风控。

想要解决这种“风控”,很多人都做不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昨天,天机一粉丝反馈说自己被交易所风控了。

粉丝是场外卖U,从交易所提币到他人钱包地址被风控。交易所审核人员让粉丝说明情况,提供收币台子的信息。

哪怕粉丝证明自己就是单纯的场外卖U行为,交易所还是不给解。

原因就一个“你和风险地址发生了交易”!

其实,交易所的这种风控就相当于银行卡的“保护性止付”,只要你和风险账户发生交易就会触发。

不同的是,银行卡是叔叔的反诈系统风控,虚拟币是交易所的反X系统风控。

注意,所有的收币地址,交易所都能监测到!

当你提币到诈骗平台,风险钱包地址,WD台子等,交易所就会提醒你“根据系统检测到此笔交易存在被骗风险,收币地址是风险地址”。

就像你给风险“支付宝”转账,支付宝提醒你可能被骗,拒绝交易;你给风险卡号转账,反诈中心致电告诉你防止被骗是一样的逻辑。

要相信大数据和一切高科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什么是风险地址?

  1. 被多个用户举报被骗的收币地址。
  2. 黑客收币地址。
  3. 涉案的收币地址。
  4. 黑灰、诈骗、WD台子的充提币地址。(易币付和EB的地址都是风险地址)
  5. 符合“X钱”模型的地址。(这是大多数人被交易所风控的原因。)

比如,多个地址往同一个地址转币,该地址又把汇聚来的币转到固定的一个“收币地址”;

然后,固定收币地址又把币转到不同地址。

“同一个地址和多人”有过交易,很容易被交易所列入“风险地址”。

几年前,天机的交易所账户也被C3风控,但通过自己努力也解除了。后面通过和交易所工作人员建立了联系,也帮助多人解除交易所风控。

其中有个客户,交易所账户里有十多万的币,被风控了几年,自己都没解决,付费授权天机这边,很快就解除了风控。

术业有专攻,一件事不同人结果也不同。

别杠!

如果都能解卡,就不需要法务;如果都能做到卖U冻卡包赔,就没有天机存在的必要。

你自己去银行办不了贷款,但找贷款中介,就能办下来贷款。

要遵守社会规则,没被淘汰的行业都有存在的必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怎样规避交易所风控?

分两种情况:“需要到交易所买币”和“不需要交易所”。

一. 需要到交易所买币,提币到其他台子。

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在交易所买U后,把U划转到交易所自带的WEB3钱包里,再提到其他钱包。

这里有个逻辑,把交易所的U划转到交易所的自带的WEB3钱包是不会风控的,这相当于把V信的钱存到零钱通。

用WEB3钱包转到其他钱包也不会风控的(钱包对钱包)。

如果WEB3钱包限制频繁充提币,是有悖于官方宣传WEB3钱包是去中心化的。

二.不需要交易所。

为避免交易所风控,我们可以把其他台子的币提到钱包,这里天机推荐TP钱包。

没有交易所怎么把USDT变现成RMB?

就算有交易所,也不能在交易所卖U。

交易所的币商有一半是X黑资的。

另一半白币商的钱也都是来自交易所不同客户,交易所的客户人群复杂,有电诈人员,X钱的,资金盘,境外杀猪盘,网赌,黄Bo,骗子……

这些坏人的钱转进币商账户,而你又在该币商这里卖U,结果是币商一手黑资,你就是二手黑资,这就是交易所卖U冻卡的主要原因。

无论交易所币商怎么审核筛选,只要他的钱是来自交易所不同客户,那他一定不能保证你的资金安全。

想要安全卖U,就要找经营自媒体IP,有白资资源的币商来变现。

说实话,

只要你是交易所正常用户,没干那些擦边黑灰的事,是不会被风控的。

交易所从某种层面讲,比钱包更安全。

钱包容易被盗(恶意多签),而交易所不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