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财经领域最热的新闻莫过于各部委4政连发,为房地产托底:

一降首付,史上最低,首套房15%二套房25%;

二降利率,住房贷款利率、公积金利率下调;

三降利率下限,取消首套二套房利率下限;

四住房回购,库存较多城市政府回购保障性住房;

关于政策的解读,各大财经媒体财经博主已经解读的十分透彻。

我想以一个普通老百姓的眼光来梳理下这一波是否真能带来房价大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我首套房买得早,2015年国家大喊去库存的时候我响应号召从股市抽身出来冲进了楼市。

那一年媒体充斥着“卖房进股市”的故事。

6月15日,我在售楼部签约购房合同,当天股市迅速冲高回落。

没有想到,签约那天竟然巧合成为那一波股市的最高点。之后的股市大家都知道,一路下跌,而楼市却高歌猛进。

2015年在股市亏钱的人最终很多都没有再站起来,但2015、2016杀入楼市的朋友最终都挣得盆满钵满。

为什么当时房价会大涨?

一是政策影响,利好不断(降首付降利率契税补贴……)。

二是当年移动互联网等产业的发展给经济上行带来了大量红利,市面上新增了大量高薪人群;

三是刚需真的很刚,当时对应的购房群体有几波,一是投资客二是棚改人群三是刚需,对于刚需来讲他们的画像是:80后85后90后、农村出身、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稳定的收入、工资上涨预期高;这些因素让刚需有理由为住房买单,更何况当时各地的房价真心不高。

于是在这几重因素的加持下,全国房价高歌猛进,涨完一线涨二线,涨完二线涨三线,最后十八线也受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

把时光拉到2024年,历史还会重演同样的故事吗?

这两天房产博主一直在晒数据,新政两天,一线城市已经爆了。

而朋友圈的地产中介们都在劝诫,你买不到最低点,但是你一定要抓住第六波上涨的红利。

这些信息真真假假,能信的有几分?

首先我们看看身边的人,现在还有购房需求的人是哪些?

大概可以分为两类人:

第一是改善群体以小换大,两房换三房,三房换四房;

第二是学区需求,为了孩子换个好的学区房;

这两类群体都有一个特点,其实没那么刚,经济稍微不行,就被压制得厉害。你看换房确实是大家对美好居住条件的需求,但若工资不涨,房贷增加,谁敢冒险?对于学区房来说,真的有那么重要吗,也是个问号,现在大量高校毕业生毕业即失业,年轻人找不到工作的故事看得还少吗,辛辛苦苦鸡娃十几年,最后的结果还是沦为月薪3千的打工人,父母们心里也有一本账。

所以,所有的一切都是回到经济和就业上面来了。经济好,市场高歌猛进,员工工资大增,消费起来了,房地产增长肯定有市场;经济下行,市场萎缩,大家都勒紧腰带过日子,谁也不会为了三瓜俩枣搭上全部身家性命。

4

所有的情况并不绝对,历史不会走相同的注脚。

这次受益于政策的影响,短期房价和成交量都会有一波突破,如果确实是有购房需求的,不妨抓住这个机会。

长期来看,房子已经失去了投资属性,想要在这一波上车博一个房价猛涨,恐怕是49年入国军。

真实的楼市会怎么样,现在谁也不好说,我们且静静等待,看后续发展。

本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