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反击战,忘恩负义又盲目自信的越军遭到沉重打击,这个自封的“军事强国”,光是正规军损失就接近6万人。整场战争导致越南国力陷入低迷,至今未完全恢复,再也不敢挑衅中国。这里有一个疑问,为何当年面对30多万我军部队,始终只有越南本国的军队和民兵在顽抗呢?越南当时的真正靠山,超级大国苏联为什么没有出兵相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直接的原因,是苏联忙于准备本国的另一场战争:入侵阿富汗。苏联大国沙文主义严重,一直想打通印度洋,这就必须把势力向南延伸,从而获得出海口。即便不直接侵略阿富汗,至少也要控制该国政府,使其成为苏联附庸。然而阿富汗当时偏偏不听苏联的,坚持自主。于是苏军便决定将阿富汗问题诉诸武力解决。与比较间接的中越问题相比,显然苏联更关心,也更需要集中财力和军事力量准备的是对阿富汗的入侵行动,此时实在无法分心越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根本的原因,则是苏联也不敢直接卷入和中国的战争。中国本就是军事大国,还是拥核国。69年苏联在珍宝岛挑衅过,效果并不好,也直接验证了中国的军力不容小觑。70年代末期,我国又和美国恢复了邦交,国际关系明显转入主动局面。苏联再蛮横,也要考虑国际关系链条,如果硬要开战,苏联面对的对手很可能不是中国一个。动其他国家可以,但如果和中国发生冲突,美国大概率直接或间接地参与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事实上中越开战后,美国虽没有出兵干预,却告诫苏联也不要轻举妄动,无疑就是一种强硬的信号。70年代苏联的军事实力再强,也无法同时应对中国和美国的双重威胁。越南是苏联的重要盟友,但充其量是制约和牵制中国的一个工具,并且向其大量出售军火,可以带来丰厚的贸易回报。然而苏联不会为了救越南而使自己陷入战争泥潭。中越发生冲突,也许在60年代对于苏联是一个机会,但1979年不可能,苏联不敢在当时的国际关系背景下对中国动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有一个现实因素:79年即便苏联要派兵支援越南,怎么去呢?苏军要直接进入越南境内,只有两种途径,一是走陆路穿过印度等国,二是从东端出海口海参崴进行海运派兵。稍微有点地理常识便不难看出,无论哪一种方式消耗都是极大的,而且耗费时间,涉及多国关系,总体来说很不现实。即便苏联勉强派兵成功,对于越南而言效果可能也只是杯水车薪。所以苏联当年对越南也是爱莫能助,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个小弟被吊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