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李晓玉

5月19日,以“新时代 新文化 新农村”为主题的第八届“五村播种节”启幕,本次活动汇聚了全国各地艺术家、媒体代表、当地主要领导及老百姓共计600余人。

当天,来自五湖四海的艺术家们携带各自家乡的珍贵土壤,齐聚山西长治武乡县丰州镇里庄村(原五村),共同开展一场别开生面的“集土成台”仪式。与此同时,“文化振兴乡村·武乡计划”于当天启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摄影艺术家首期捐赠200余幅摄影作品。

以“艺术之力”唤醒“沉睡资产”

随着新时代的跨越发展,如何有效利用艺术乡建路径,盘活乡村文旅资源,进一步拓展乡村新型消费领域,进而助推乡村实现共同富裕,已成为当前亟待解答且需持续探索的时代课题。

从残垣断壁、沟沟坎坎的破败景象,到如今的山清水秀、天蓝地绿、村美人和的乡村景致,如今的里庄村在八个春秋的更迭中,历经沧桑巨变,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乡村振兴之路,这里一跃成为全县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村·墙外艺术馆

年度盛事“五村播种节”更是满载期待和希望。在创办之初,这一活动便坚守“红色武乡”与“绿色武乡”的文化发展内核,紧密结合当地独特的村落形态与风貌,通过充满艺术气息的乡村文化之路,积极传播武乡文化,弘扬太行精神,开创了乡村振兴新模式,即“PIP农耕文化综合体”。

“PIP农耕文化综合体”融合两大特色板块。小庄农耕文化体验园,致力于改造旧村遗址,还原其原始风貌,同时传承深厚的农耕文化,打造播种、秋收、碾谷、推磨为一体的农耕文化体验区。前沟艺术家驻地,依托前沟旧村的历史底蕴和风貌特色,精心打造了一个集采风、培训、餐饮、书吧、特色民宿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空间,成为艺术家和高校学子们采风创作的理想之地,同时为游客提供了一个远离喧嚣、放松身心的理想去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乡县委书记贺思宇宣布开幕并致辞

丰州镇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振业告诉记者,2017年以前,村子还是个典型的古老村落,村民只能依靠传统农耕谋生。经过数年的保护性开发和“五村播种节”的举办,这个古村落焕发出了新的生机与活力,不仅使村里传统业态得到丰富和拓展,还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探访,极大地推动了村民经济收益的增长。

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表示:“五村不管是建筑结构,还是园林设计,张国田老师修旧如旧的情怀和坚守特别好,我觉得这是写在大地上的艺术,既有当代文化的魅力,又和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点燃了大家的热情,让他们自力更生、自食其力,实现了生活提质。”

用“乡土味道”赋能乡村振兴

新农村建设一定要走符合农村实际的路子,遵循乡村自身发展规律,充分体现农村特点,注意乡土味道,保留乡村风貌,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愁。

乡村振兴的巨大潜力蕴藏在其原生态之中。在开发进程中,当地坚持因地制宜,巧妙保留那份原始的“乡村韵味”,仅进行保护性开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策展人、艺术家、五村永久村民张国田在播种节上接受媒体采访

“我的愿望就是将这种原汁原味的乡村风情与现代时尚的生活方式完美融合,打造出一个既传统又现代的乡村新貌。”策展人、艺术家、五村永久村民张国田说。

“在精心保留原村原址原貌的基础上,当地实现了别具一格的多元化发展。”中国旅游报山西记者站站长付华表示,这里不仅有墙外艺术馆,展示着现代艺术与文化的独特魅力;还有名为“前沟之恋”的民宿,为游客提供体验乡村生活的温馨场所;更有充满创意的“一脚泥巴图书馆”,让人们在乡村的宁静中享受阅读的乐趣。此外,小庄田园综合体更是将农业、休闲与观光融为一体,为游客呈现出一个丰富多彩的乡村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乡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书文接受中国摄影家协会副主席、北京电影学院摄影学院院长宋靖捐赠摄影作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太原市朗诵演播艺术家协会主席孙弘早年到过武乡,再回这里,她感叹:五村艺术村庄的崛起,凝聚了全国艺术家们的辛勤汗水和不懈努力。每一块砖、每一片瓦,乃至每一个深深的脚印,都赋予了五村深厚的人文底蕴。艺术家们的思想和精神如同涓涓细流,已深深渗透并贯穿于五村的每一个角落,为这片土地注入了无尽的活力和灵魂。

武乡县委书记贺思宇在致辞中说,“‘五村播种节’这几年来走的沟沟坎坎,直到今天日趋成长,不断成熟,张国田老师付出了莫大的心血,我们非常感谢他。今天在他的带动下,又启动了文化振兴乡村·武乡计划,我相信只要我们坚持、坚守、不放弃,就会带动更多的人来关注、关心、支持和参与,武乡百姓的生活一定会变得美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州镇党委书记王东在开幕式上致辞

“我们将一如既往地立足新时代发展格局,贯彻新发展理念,创新运用文化资源,赋能乡村振兴发展,进一步拓展活动内涵,通过以节为媒、借节招商、助力振兴的方式,搭建招商引资平台,助力乡村发展建设,把五村播种节打造成全县乡村旅游产业、招商引资的一个响亮品牌。”丰州镇党委书记王东表示。

用“艺术之美”涵养乡风文明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我能为武乡带来什么?又能给这片土地留下怎样的印记?”这是张国田这几年常常思考的问题。

由于地处太行山深处的革命老区,武乡乡村文化艺术发展滞后,制约了乡村振兴的步伐。在今年的第八届播种节上,张国田精心策划了“文化振兴乡村·武乡计划”项目,旨在打造一个乡村文化与现当代艺术相互交融的平台,通过艺术品下乡进村入户的方式,为农村居民提供丰富的文化产品。让农民享受到精美的文艺大餐,提高精神文化品味,成为乡村文化振兴的响亮名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丰州镇里庄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崔振业观看展陈作品

“这几年,我特别欣慰的就是村民观念的改变,现在他们已经能够自觉地、自发地去创造和追求更美好的生活。”在谈及他感受到的变化时,张国田这样说。

“这里发生的一切都让我意想不到。”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涂向东向记者讲述,他见证了五村在县委县政府及张国田老师多年不断的努力下逐渐完善,无论从外观氛围、规模设计,建设理念还是整体环境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武乡县委副书记、县长王书文向艺术家代表山西省文联副主席、山西省摄影家协会副主席涂向东颁发收藏证书

“这次我拿了自己拍摄了十几年的《十二生肖·马》系列作品捐赠到武乡。我认为‘文化振兴乡村·武乡计划’主要是把文化带入了武乡。让乡村里面的老百姓,逐渐理解、吸收、欣赏,到以后可以自己去参与创作,这是一件特别好的事情,对老百姓的文化修养和鉴赏都会有很大的提高。”涂向东表示。

“随着生活的改善,现在老百姓对精神生活有了更高的追求,大家学文化、学技术意识逐渐增强,对子女和自身教育培训也舍得投资。”崔振业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开犁播种

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需要让乡村文化散发更多乡土味道。“在中国这片辽阔的农业大地上,乡村不仅是粮食的摇篮,更是无数艺术的发源地。张国田老师以其深厚的艺术造诣和专业热情,点燃了乡村文化的复兴之火,不仅重新唤醒了乡村文化的生命力,也为乡村艺术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摄影人、作家大山表示,艺术下乡,可以唤醒更多民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乡村振兴才更有意义。

来自上海的摄影家周民表示,这些作品入驻农户家庭,将为乡村带来一次文化层次上的显著飞跃。它们不仅是美的化身,更是艺术家们对世界的深刻洞察和独特理解的结晶。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将逐渐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在潜移默化中启迪村民的思维,拓宽他们的视野,使乡村的文化氛围愈发丰富多元,充满勃勃生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方吉壤,集土成台,共创美好

五村墙外艺术馆首任馆长铁子告诉记者:“这个计划会将艺术的种子悄悄播撒在农户及他们孩子的心田。它不仅能够滋养他们的认知,更会在他们的心中慢慢生根、发芽,绽放出绚丽多彩的艺术之花。”

启动仪式上,张国田发出“让武乡村村有展场,户户有艺术”的倡议,邀请艺术家积极捐赠自己的作品。未来,“文化振兴乡村·武乡计划”将形成千名艺术家的万幅艺术作品进村入户,实现重塑乡土文化、涵养乡风文明、繁荣文化产业,真正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凝聚力、精神推动力和产业振兴力。

图片来源:梁生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