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概述:今年,合资品牌还是被压得喘不过气来,像轩逸参数图片)距离巅峰时期的月销5~6万辆,已经腰斩过半;而宝来威朗这样的紧凑级主力车型,都已经被压到了七八万元区间。这些燃油车型的销量,现在全靠品牌惯性和渠道能力。而比亚迪在上一波冠军版的攻击之后,又发起荣耀版的第二波攻击,价格战让合资品牌更加难以应对。

价格战进入“深水区”后,各方疲惫不堪,但又都停不下来。可以肯定的是,随着市场细分领域的不断分化,只有具备核心技术实力的品牌才能留存下来,所以比亚迪、奇瑞、长安、吉利,这样的企业可以越战越勇,比如,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在北京车展期间就讲,长安根本不怕卷。2024年也会是见分晓的一年。

而在紧凑型轿车板块,燃油车为主的局面也正在被打破,很快我们就将看到市场上自主品牌的混动车型和纯电车性的全面替代。除了比亚迪外,其他品牌的插混、纯电车型已经开始进攻。对于合资品牌们来说,该做一款什么样的新能源车才能满足消费者,恐怕是当下最大的难题。至于消费者有没有做好迎接新能源轿车的准备,其实根本在于车企的成本控制能力,能不能降下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