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还记得2023年年底,蔚来汽车创始人、董事长兼CEO李斌在挑战电动车1000公里真实续航的直播测试中说过:“所有CEO都应该亲自直播做续航测试。”

今年以来,车企大佬们似乎正在以实际行动回应李斌。不仅低调如长城汽车董事长魏建军、奇瑞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尹同跃等行业前辈开启了直播首秀,刚刚踏入车圈的小米集团创始人、董事长兼CEO雷军,作为行业新贵,也赚到了一大波新时代的流量。

5月18日一早,雷军与汽车博主“说车的阿飞”驾驶一辆小米SU7 Pro,由上海世纪大道附近开往杭州交付中心,进行全程直播。与二人联合进行线上直播的,还有小米集团总裁卢伟冰、小米集团CMO许斐等人。

公开统计显示,本次直播累计观看人次超过2700万,巅峰在线人数高达480万,雷军账号新增36万粉丝。

关于这次直播,雷军做了很久的预热。这次出发的主要目的就是展示小米城市领航NOA(自动辅助导航驾驶)功能以及续航、能耗表现。

整场直播下来,小米城市领航NOA给观众带来了许多惊喜,也让大家看到了在紧急时刻智能驾驶的反应能力。让观众记忆犹新的是,雷军在高速路段遭遇一辆白色小轿车恶意别车,险些发生事故。对方这种危险的驾驶方式也惹得一向好脾气的雷军差点“发飙”,直呼“想举报他”。

好在小米城市领航NOA的功能很给力,经过三个小时的路程,雷军一众到达杭州梦马汽车小镇,在进行完汽车交付仪式后结束直播。“今天直播是小米SU7 Pro的首秀,也是我们第一次公开测试城市NOA和高速NOA。测试结果,我非常满意。”雷军发微博表示。

如果说白色轿车突然加速、恶意变道在意料之外,那么小米城市NOA和高速NOA的表现,似乎完全在雷军的掌握之中。但让外界好奇的是,雷军为何在小米SU7上市短短两个月后,就敢公开测试NOA的水平?

01、按天更新的“活地图”

在这场直播中,有一个场景经常出现,就是小米SU7 Pro在通过路口时,总是能提前知道交通灯信息,且时间分毫不差。因此,系统可以算出最优路径,大大增加了通行效率。

卢伟冰也发现,先验数据比人了解的信息更全面、更智能,而智驾基于这些信息可以丝滑控制车速,相比于人驾减少了晕车的感觉。小米SU7 Pro所展现出来的安全、舒适、高效,正好符合卢伟冰对智驾的要求。

那么新的问题来了,车辆是如何提前获知道路信息的呢?

根据雷军在直播中透露的信息,小米汽车打一开始就立下了智能驾驶自研的目标,每年研发成本超过20亿元。同时他也提到,小米汽车的智驾方案中也有地图厂商的身影,在感知系统和地图的配合下,赋予了小米 SU7 Pro堪比“老司机”的驾驶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市界」了解,小米汽车合作的地图厂商中就包括高德地图,双方合作的产品是后者于2023年6月发布的HQ Live MAP。

作为一家专业的数字地图内容、导航和位置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高德试图通过保留一定精度、同时具备鲜度和城市覆盖范围优势的高质量数据产品,帮助车企合作伙伴加速推广全场景高级辅助驾驶落地,一起为用户带去更优质的驾驶体验。而HQ Live MAP就是这一初心下的产物。

HQ Live MAP融合了HD MAP(高精地图)和SD MAP(导航地图)的优点,虽然在精度上达不到HD MAP绝对精度50cm、相对精度10cm的细致程度,但对于高级辅助驾驶场景来说已经足够了。

目前,HQ Live MAP已覆盖全国范围内的高速路和城市快速路,并已面向行业开放合作;而针对城区普通道路,预计2024年年内将覆盖至全国超100个城市。

02、感知和地图的融合

2023年以来,越来越多的车企加入了“重感知、轻地图”的智驾方案阵营,业内外开始讨论高精地图在智驾技术中的必要性。

虽然舆论倒向了不利于地图厂商的一边,但高德意识到,所谓的“重感知、轻地图”并不意味着市场不需要地图了,而是需要地图顺应行业发展的需求。

中国车企入局智能驾驶的时间并不晚,只是过去依赖高精地图,推广较慢。转折发生在2021年,特斯拉在AI Day上展示了以 Transformer模型架构为基础的BEV(鸟瞰视图)的感知方案。

该方案的核心是利用BEV+Transformer将各个摄像头、传感器将收集到的信息进行特征提取和融合,以识别车辆周围的各种物体,构建动态实时地图,理论上可以减轻对高精地图的依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HQ Live MAP顾名思义,是一张“活地图”。由于简化了城区普通路场景中不必要的地图元素,HQ Live MAP制作和部署成本都比高精地图更低。更重要的是,相较原本以“季度”为单位的更新频率,HQ Live MAP可实现按“天”计的实时更新,兼顾了成本和鲜度。

今天,业内还在重点解决智驾安全与舒适的问题,而随着智驾进城,关注的焦点将会转向效率。届时,合理的超视距全局路径选择、精准的车道级变道规划、车道级的动态信息将会是智能驾驶需要的重要信息输入。

用高德地图汽车事业部副总裁江睿的话说:“‘重感知,轻地图’,从来不是非此即彼,而应该是融合共生的关系。”

03、地图可取代吗?

在智能驾驶技术不断升级的过程中,其与地图的关系都在动态变化中。然而,二者关系无论如何变化,地图厂商和车企一定是互补关系。

江睿认为,虽然目前智能汽车已具备感知车辆周边环境的能力,但针对车辆阻挡、不规则路网、复杂路口、交通规制等信息,感知系统还无法做到看清、理解和表达。而地图作为提供全局先验信息的底层基础设施,仍不可或缺。专业地图可以提供导航路径规划、专业的静态数据、实时的动态数据以及丰富的经验数据等全方位的支持,这些都能优化智驾体验。

有研究表明,使用“纯感知”方案的高级辅助驾驶在安全、体验等多个维度的体验和评分,仍不及“感知+地图”的组合方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江睿的判断是,高级辅助驾驶可以不用高精地图,但不能没有地图。如何让车厂看到自己的价值,对地图厂商来说是个新考验。

高德选择的方式是用产品证明自己的价值。早在2019年,高德便认识到HD MAP和SD MAP各自的局限性,开始讨论HQ Live MAP的产品定义。

为此,高德做了大量的落地工作,包括和智驾技术头部的车企以及自动驾驶公司探讨未来 L2+级自动驾驶需要什么样的地图;通过自研众源设备,大范围部署至生态内的海量物流车、行业车、调度车等等。

考虑到各车企能力、节奏不同,HQ Live MAP也会在静态数据上进一步减要素、降精度、提鲜度、扩范围,并不断增加车道级动态信息等更贴近人类驾驶的经验数据,以满足不同车厂个性化的需求,进一步提升智驾体验。

随着自动驾驶级别的不断提高,用户对稳定性、安全性的要求便越高,对HQ Live MAP一类的新形态的高精地图需求也就越强烈。有学者认为,对于 L1~L3级别自动驾驶,高精度地图是可选项,而对于 L4+级别的自动驾驶,则是必选项。未来,高德地图与智能驾驶的关系,或许就是今天高德地图与人的关系。

作者 | 刘冬雪

编辑 | 田晏林

运营 | 刘 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