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出国留学问题一直都存在争议,有人说鼓励学生出国留学会导致人才流失,但高校和老师则将其视为毕业生质量的影响因素,各方观点不一。

5月21日,首都医科大学校长、生物学家饶毅教授再次语出惊人,在个人公号上发文,称自己一直都在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可曾经有些老师对此感到不高兴,和往常一样,饶毅的观点再次引发热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饶毅教授认为,2007年回国,全职担任北大生科院院长之后,发现当时的人才流失率很高,而北大生科院的留学率最高,所以很多老师希望留在学生,让他们在北大生科院读研。

可饶毅教授认为,必须要改变过去的做法,积极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并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这让很多老师不高兴了,毕竟优质生源都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一般性的理解来看,老师肯定是无法接受的,谁不想自己指导的是优秀的学生,而饶毅当时则是将学生往外推,大家生气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可饶毅教授在文章中指出,自己并不是单纯地鼓励学生出国,而是采取了很多措施,比如制定本科生在暑期去国外实验室做实验的计划、积极争取经费支持、联系海外的教授朋友给予帮助等,而有些支持还一直延续至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与此同时,饶毅教授也意识到了一个变化,这几年国内学生出国留学意愿在逐渐降低,以至于北大生科院的生源多了很多,而北大自己培养的本科生,出国意愿也在迅速下降。

在这种情况下,饶毅教授还是积极鼓励部分学生出国留学,因为国内高校水平和国外顶尖高校还是有较大差距,这在短期内无法弥补,通过出国留学让学生获得更好的视野和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饶毅教授的观点,很多网友都表达了自己的看法,一方面,有人认为饶毅很客观,没有盲目乐观,为了让学生获得更好的发展,为学生创造了出国留学的便利,这是师者该有的责任,值得肯定;

另外一方面,也有人认为,出国留学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很多人最终不愿意回国,这就导致了人才流失,那么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的现实意义是什么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也有人认为,鼓励学生出国留学无可厚非,毕竟可以接触到更好的科研平台,但能否将人才“引”回来也非常重要。

客观地说,留学和人才交流还是有必要的,尤其是在一些前沿科技方面,没有留学生的学习和交流,就很难有国内相关学科的进步。

这也就要求老师们在鼓励学生出国留学的同时,也要鼓励学生学成归来。结合饶毅教授此前的一些观点,比如国内生科研究生课程还停留在本科生课程水平,说明现实差距是有的,鼓励学生出国留学,只是为了获得更好的发展,而学生回国是水到渠成的结果,旁观者没法操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就是饶毅教授的敢说之处,人才培养不能太理想主义,总是认为自己才是最好的,盲目乐观不利于更高层次人才的培养,而饶毅在这方面则说了真话。

现在的舆论普遍反对学生出国留学,饶毅此时公开发文,可见他的勇气有多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湖大学校长施一公教授对饶毅的评价是:

敢说敢言的现代鲁迅,忧国忧民的科学大家。

由此可见,饶毅教授之所以敢说,那是有底气的,一切都是基于国家人才培养需要,看到的也是现实中很多人不敢说的问题。自从院士落选后,饶毅就放弃了申请,有人说饶毅教授后来的各种批评和吐槽,是耿耿于怀和情绪宣泄。

其实在我看来,那是“无欲则刚”的表现,体现了科学家的纯粹,学界应该向饶毅教授看齐,大家认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