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原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突然被连降十级,成了公社党委副书记,这件事情后来还被刊登在上海简报上。

消息传到北京,毛主席在办公时偶然看见了这份简报,当即脸色一变,找来了自己的秘书说:“你去给我查查,这到底是怎么回事。一个检察长,一夜之间就变成公社的副书记啦?简直是胡闹!”

秘书收到指示,正准备出门的时候又被毛主席叫住:“你告诉他们,这件事情我要亲自过问!”

那么这个被连降十级的人究竟有何特别之处?竟然能让毛主席亲自过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刚正不阿

事情还要从1956年开始说起,这一年年底,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兼中共党组书记王范照例开展了检察院年底的清案工作。

所谓清案工作,就是指检察院在年底会统计全年的收案数和结案数,并且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做出一份结案率报告,类似于正常工作单位中的年度总结。

而在1956年的清案工作中,王范根据当年最高人民检察院以及中共上海市委的指示,为了统一党政下发的思想策略、总结经验教训,同时也是从广大上海市民的角度出发,整理出了“清案28条”和许多“冤假错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清案28条”较为全面的,对上海市人民检察院原有的一些清案工作中容易出错的细节进行了增补,正式实行之后,冗长的工作流程出现了明显好转,实打实的提升了检察院各个部门的工作效率。

“冤假错例”则是针对一些以往检察院在工作之中,对于案件分析的不甚到位所产生的疏漏而专门制定的一项措施。它将检察院过往的错误分门归类的整理出来,做成用于警示所有工作人员的经典案例,时刻提醒所有人冤假错案对于法院以及社会的危害性。

但即便如此,王范想要彻底杜绝冤假错案,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他多次在部门会议上反复强调“抓人要减少”、“打击要精准”,那些不是证据确凿的就一律不抓,也就是所谓的疑罪从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疑罪从无原则是现代刑法十分重要的一项人权保障措施,但是“上行不下效”古往今来都是所有机构运转的一大难题,王范过人的眼光令他精准的看出了当时上海市人民检察院最亟待解决的问题,并且还将其加以规范,可谓是做了一件功在当代的好事。

可老话又说了,“枪打出头鸟”,王范在整风反右运动中被人扣上了一大堆“莫须有”的大帽子,什么“忽视党的领导”、“动摇无产阶级专政”、“包庇反革命”等,反正就是一个劲的上纲上线,目标就是把王范整死。

王范在中央首长身边干了很长时间的保卫工作,什么大风大浪没见过。他在面对狂风骤雨般的批判时,并没有表现出惧怕,反而继续坚持真理,始终心平气和地陈述自己的主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过,既然是“欲加之罪”,那又“何患无辞”呢?中共上海市委最终决定,仅对王范实行调职,不作处分。

这个处理结果,听起来确实挺好听的,只是给王范换了个地方工作,也没有给他处分。

事实就是王范被连降十级,还上了上海当地的简报,短短几日就被毛主席知晓了,气的毛主席当即就要亲自过问,到底是谁将自己的护卫定性成反革命的?

可昭日月

王范连降十级的事情传到了毛主席的耳朵里,毛主席怒不可遏,当场就说自己要亲自过问这件事情,结果自然可想而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毛主席在拿到秘书给自己送来的报告后,立即写信给中共上海市委,让他们尽快将所有的调查内容细则整理成文件,他要亲自看。

“我今天还就不信了,王范这么一个思想觉悟极高的老党员,凭他们三言两语就定性成反革命啦?”

在接到毛主席信后,中共上海市委的领导压力也是如临泰山,他们压根就没想到自己针对王范的举动会引来毛主席的亲自过问。

于是,在毛主席的努力之下,上海市委的领导也不敢欺上瞒下,事情很快就水落石出,王范也顺利的官复原职,那些之前造谣污蔑过他的人也遭到了应有的处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王范心里明白,毛主席的态度表明了党和国家对自己的绝对信任,这次自己能够化险为夷,还是要感谢毛主席对自己的殷切期待。因此,王范认为自己应该继续在岗位上严于律己,继续为国家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1960年,王范赴任上海闵行区区长,在这一期间,现代著名作家郭沫若先生还曾经去过王范家中作客,并且留下了一副名为《看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的珍贵墨宝。

两年后,受毛主席之托,王范调往江苏省体育运动委员会,担任中共党组书记,兼任体委主任,开始主抓新中国的体育事业,并且取得了一些成绩。

1966年5月,动荡年代下的王范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危机。他先是带人深入到了临近的一些省市进行实地考察,亲眼见到了许多老干部遭受了各式各样的冲击,更有甚者还被体罚和批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些景象让王范的内心大为震撼,明明都是一起革命的老同志,怎么就要遭受这样不公正的待遇呢?种种迹象让王范不由得想到了1956年的自己,而国家现在面临的情况,很明显比当年连降十级的自己更为严峻。

王范自那时起就眼光过人,如今经过了岁月的沉淀,锋芒不显而愈发深邃。他认为,这场动乱必定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无比深重的磨难与伤害,更是会使建国十余年来党的积累蒙受无可估量的损失。

当时,体委机关也遭到了冲击,王范浑然不惧,就站在机关大门门口说道:“我今天就站在这里,我看谁敢进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于是,王范第一次因为自己的一家之见,而写信给中央,要求面呈毛主席。但此时的党中央刚刚处于动荡年代的开端,根本就没有休止的意思,王范写给毛主席的诸多信件无一例外,全都石沉大海。

但王范可不会因为这些事情就退却,建国前那么难熬的时间都熬过来了,还能被这些事情打倒?

可王范空有一腔热血,却上书无门,还要遭受那些不明真相人群的折磨。

1967年1月12日,王范给毛主席留下了一封绝笔信,里头写道:“我跟着党走了41年,从来没有做过任何对不起党和国家的事情,更没有对不起人民。现在国家正值危难之际,走上了一条错误的道路,但我已经尽力了,我将用我的生命来证明自己的清白。”

笔行至此,王范用手枪自决身亡,时年62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沉冤昭雪

王范原名张庭谱,字贤普,1905年出生于江苏省如东县上漫乡一个贫穷的农民家庭,仅仅念了几年书就回家干活了,直到21岁那年才经人介绍加入了中国共产党,自此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8年,江苏如皋的农民起义失败,“白色恐怖”笼罩着整个乡镇,但王范仍然没有放弃,仍然想尽一切办法进行斗争,终于得到了党组织的关注。

之后,王范顺利与红14军的冯步洲取得联系,在他的帮助下召开了一次小型会议,会议后将上、下漫一带的党组织整合了起来,准备再一次共同进行武装起义,王范在会议中被推选为党支部书记。

在王范担任党支部书记期间,他带领党员向地主、富农征集了3万多银洋,还击毙了当地的恶霸吴省吾,这让当地的许多大地主是又恨又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国民党军队前来对红军进行“围剿”,王范才放弃了这里,不得已转移到上海继续进行活动。

1931年1月,王范自己考上了上海的巡捕,并很快在恢复了党组织关系后,在上海进行地下活动。后来被叛徒出卖,王范被关入大牢。由于在审讯时王范拒绝承认任何指控,国民党当局又没有任何证据,所以只能以“共产党嫌犯”的身份判处王范10年有期徒刑。

抗日战争爆发后,经八路军驻南京办事处与国民党当局交涉,提前5年释放了王范。

5年的牢狱生活,让王范更加坚定了只有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才能有未来的想法,于是王范出狱之后,还没顾得上休息,便申请奔赴延安的中央党校进行学习,并且担任党总支组织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38年4月开始,王范正式开始从事治安保卫工作。事实证明,王范一丝不苟的性格很适合这份工作,在他任职期间,还破获了一起有关敌方特务的重大间谍案件,被嘉奖为“锄奸模范”,受到了党中央的表扬与奖励。

抗战胜利后,王范的表现更是突出。他先是在1946年领导破获了赤峰天主堂反革命案,让蒋介石的代表和美国代表马歇尔哑口无言。后来的林西境内的“黑龙土匪案件”也是王范带头侦破的,在他的调度下,300多名土匪被一网打尽,自此林西一地再无大规模匪患。

1949年开始,王范大显神威,不仅将国民党特务头子戴笠、毛人凤亲自培植的诸多亲信全部捉拿归案,还在北平和平解放时提前入城,将特务与间谍几乎一扫而空,安全保障了党中央首长的安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戴笠

但就是这样一位忠心耿耿的老革命家,最终在和平年代却要靠吞枪自杀来自证清白,实在是令人唏嘘不已。

1978年4月,中共江苏省委终于为王范同志沉冤昭雪,王范同志这时才终于等到了他想要的结果,此时距离王范逝世已经过去了整整11年。

看完这段有关当年保卫中央首长进北平,却在58年连降十级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