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年9月9日,一代伟人毛主席永远离开了他的中国人民,离开了这个他一手复兴起来的伟大国家。

而在他逝世后,沈阳军区副司令孙玉国却未经批准,擅自从东北调集了部队往北京开来,好在叶剑英元帅及时洞察了这一切,在关键时刻“挽狂澜于既倒,扶大厦之将倾”,稳定住了岌岌可危的局面。

“我倒要看看是谁敢把部队调到北京城来!”

那么孙玉国究竟是奉了谁的命令从东北调兵?叶帅又是如何应对这一危急情况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孙玉国

王洪文之心路人皆知

毛主席去世后不久的一天深夜,叶剑英接到报告称有几辆装甲车逼近北京城外,这让叶剑英大为光火:“好好好,真厉害啊。去查清楚,看看是谁下的命令!装甲车都开到北京城外了,好大的胆子!”

很快,消息就传回了叶剑英这里,查出了命令是沈阳军区副司令孙玉国下的。叶剑英收到消息第一时间就给孙玉国打了个电话:“我看你这个副司令是干昏头了,没有中央军委的调令,你就敢让装甲车开到北京城。那我给你两个军,是不是你都能打过台湾海峡啦?”

孙玉国半夜正睡觉呢,被叶帅喊起来骂了一顿人也直接晕了,自己不过是听了政委和副主席的话调了几辆装甲车去“保卫中央”,谁成想中间还闹出了这档子事。

“叶帅,我是听了王洪文的话,我不知道实情啊!”

“王洪文怎么了?王洪文也没这个权利让你调兵!你呀,真是糊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

叶剑英一气之下挂断电话,转念一想还是要先打电话跟华国锋商议此事,王洪文他们几个人胆子越来越大,再不采取行动恐怕很快就要乱套了。没想到叶剑英刚有这个想法,华国锋的电话就打来了。

原来王洪文做了两手准备,除了让孙玉国调了兵,还让手底下的工作人员电话通知全国各级单位,今后所有事情无论大小,都要先通过他这里的“王办”,再递交给中共中央。

这就相当于在地方和中央之间设了一道卡,王洪文横在中间,直接垄断了全国政令的下发,如果成功,则会取得实际意义上的政令合法化,狼子野心已经昭然若揭。

还好下面有些工作人员觉得命令下的太突然,恐怕有什么隐情,这其中就有华国锋之前待过的湖南省政府办。由于湖南省的党政领导有的是华国锋的老同事,想联系他还是很容易的,于是华国锋也知晓了此事,在与汪东兴通话之后,就立刻来告知了叶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汪东兴

“看来王洪文已经按捺不住了,这样,你叫上汪东兴同志,我们碰一下。”

国事紧急,三人很快碰面,几句一聊,便定下了行动基调:先稳住地方,再封锁消息,将王洪文等人一网打尽。

可王洪文的动向如何得知呢?这时汪东兴出言道:“毛主席在生前就料到王洪文心怀不轨,所以在他身边安插了李鑫,只要有此人在,王洪文的行动我们就能知道的一清二楚。”

李鑫是王洪文的秘书,可以说对王洪文再了解不过了,汪东兴说的没错,从心有邪念开始,他就已经注定无路可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洪文

心急吃不了热豆腐

毛主席刚刚逝世不久,“四人小组”的权力斗争开始加速,想要通过阴谋快速夺取党和国家的最高领导权。在这四个人里,当时最有希望的一个就是王洪文。

王洪文在1969年被选为中央委员,林彪意外身亡后两年,也就是1973年被选为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副主席,而且还是中共中央军委常委,可以说,他的这些履历已经足以支撑他上位了。

但王洪文其实也没想着“和平接班”,他自己是搞阶级斗争出身,各方面资本较为薄弱,只能通过打压有希望的候选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所以,在1974年到1975年间,王洪文与江青、姚文元、张春桥结成“四人小组”,以在林彪家中搜寻到的孔孟相关的材料为支点,发起了“批林批孔”运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周总理

其实际目的是打压周总理在1972年前后为应对国内日渐滑坡的政治形势,所进行了恢复此前某些正确的政治主张的一系列措施与政策。道理很简单,老一辈革命家如果都能回到中央主持工作,他们四人的影响力就会被大大削弱。

于是王洪文等人将这件事情作为跳板,开始驳斥周总理的政治主张,幸好毛主席没有让他们的行动进一步得逞,这股风气在1975年时就已经被毛主席果断制止。

并且在1974年和1975年的两次中央政治局会议上,毛主席都对他们四人做出了批评,1975年的时候更是严令他们不要搞这种“小团体”,要团结大部分中央政治局的同志。

结果大家都知道了,这几个人压根就没听,依旧选择了一意孤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在王洪文知晓毛主席离世的那一刻起,他的思想就已经完全转变了,他开始异想天开,想要依托武力强行夺取国家最高权力,所以他此时的选择就是调兵。

这时出现了第一个问题:他手上其实没有兵权,北京军区的司令员此时是开国上将陈锡联,革命立场坚定,路线积极正确,王洪文压根说不动,他的最终选择是致电沈阳军区政委毛远新。

毛远新是毛主席弟弟毛泽民的儿子,也是毛主席的侄子,他不仅深受毛主席的信任,还很讨江青这位伯母的喜爱。不夸张的说,因为没有儿子的缘故,江青甚至将他视为己出。

在小平同志因“天安门事件”再度被撤除党内外一切职务时,其中也有毛远新的一份谏言,由此说来,此时王洪文找到在沈阳经营多年的毛远新也就不足为奇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德生

毛远新在接到指令后,并没有通知沈阳军区司令员李德生,而是告诉了副司令员孙玉国,孙玉国也很有意思,据他说自己当时以为是中央的紧急命令,又是王洪文和毛远新亲自来打的招呼,自己也就没有多想,直接就命令部队出城了。

孙玉国此举虽然有点愚蠢,但是好在影响并不是很大,因为虽然他拎不清,但还是有人拎得清。

定海神针今犹在

孙玉国未经调令就擅自听从了王洪文的指派,除了王洪文副主席的身份外,还因为他和孙玉国之间,含有一层“师生关系”。

早些年,王洪文在中央声名不显之时,曾经在党中央的支持下开办了一个“读书班”。能开这个班,就表示他在理论知识这方面的造诣是十分过硬的,所以当时全国的许多部队首长都来过他的“读书班”进行学习,其中也包括了当时军衔还没有那么高的孙玉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洪文

孙玉国被王洪文的一番理论所折服,特别是后来王洪文声誉、地位一路走高,隐隐有毛主席的接班人迹象之时,孙玉国就更是钦敬,况且还有政委毛远新的话,自然孙玉国就下意识的认为可以行“便宜之事”,可没曾想王洪文利用的就是孙玉国的这种心理。

但好在王洪文的秘书李鑫在得知王洪文的动作后,立马打电话通知了叶剑英元帅,才避免了孙玉国擅自调兵的危机。而这也促使了叶帅与汪东兴等人想要平定四人小组的决心。

1976年10月6日,在将一切妥善安排好后,叶剑英和汪东兴就准备回去开始行动,这时华国锋问了一句:“我们是否再调些人手来比较稳妥?王洪文想必早有准备,不会轻易的善罢甘休。”

叶剑英和汪东兴听罢相视一笑,叶帅说:“我们这些开国的老家伙们还没走完呢,他王洪文还能有几斤几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剑英

“您二位肩上有泰山之重,一定要确保万无一失,不然国家将乱。”

“再乱他十年二十年,中国还是中国,共产党还是共产党。打不垮,也击不倒!”说罢老将军扬长而去,眉宇间尽是英雄气。

于是在叶剑英等一众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帮助下,王洪文等人在当晚20点左右被分别隔离审查,并在多年的关押后于1981年正式宣判了他们的罪行。

王洪文是典型的理论脱离实际的代表,他的想法也许一开始是好的,但逐渐在外物的影响下迷失了自己的本心,最终酿成了无可挽回的过错。万望后人能吸取教训,不要再度重蹈他的覆辙才好。

看完这段有关孙玉国未经请示擅自从东北调动部队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