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展的休憩及卫生设施够吗?配套商业和便民服务是否令人满意?科普内容和导览标识是否清晰?……今年正值习近平总书记在上海提出人民城市重要理念五周年,上海(国际)花展首次探索从“行业花展”向“城市花展”转型,走向城市公共空间的这“一步”意义重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解市民游客对于城市花展的期望与需求,花展组委会特地在徐汇滨江、临港新片区和上海植物园三大主会场设置了人民建议征集“红邮筒”,面向观展者开展满意度调查及建议征集。海岸君获悉,迄今有近八成市民游客对本届花展的总体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满意”,同时大家对文创产品、商业配套和园艺科普提出了更高的期待。

建议增加餐饮服务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总体观感方面,近八成市民对上海(国际)花展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满意”。超过84.6%的受访者对于花展从上海植物园来到徐汇滨江公共空间评价为“很好”或“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展图

在配套设施方面,有82.1%的受访者认为花展的休憩及卫生设施(座椅、厕所、垃圾桶、避雨场所)“非常满意”或“满意”,有79.5%的受访者对便民服务设施(游客服务中心、志愿者站点、儿童车及轮椅租借、医疗急救设备等)的评价为“非常满意”或“满意”。

而在商业设施(小卖部、咖啡机、餐饮、市集数量及售品质量)方面,有61.5%的受访者认为“非常满意”或“满意”。有部分市民表示,现场餐饮点位较少,参观游客又很多,吃饭排队等候时间较长,建议增加餐饮、直饮水及自动售货机。也有市民表示,咖啡、饮料、小吃的供应点可以增加一些,设立更好的休闲服务区,但价格不宜太贵

增加无障碍设施及科普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花展图

在总体评价较满意的同时,也有不少市民对花展提出了更高的期许。

比如,有受访者建议,花展会场应增加无障碍设施,便于残障人士观展,且引导标识要全覆盖。无独有偶,在社交平台上,也有市民回忆了自己前往英国切尔西花展观展的体验,表示印象最深的是有一处花园全为坐轮椅者设计,所有植物都是矮生植物,并期待上海(国际)花展也能对标世界顶级花展,展现“全民友好”的属性。

还有很多市民建议,花展的“科普性”应进一步增强。有受访者表示,希望有更多科普内容,不仅是看热闹,也能看门道。也有人表示,科普形式应该更加多样,希望带动整个花艺行业的发展,让更多人爱上种花。

同时,在被问及花展需要融入哪些功能时,被提及最多的依次为“植物及园艺产品”“轻餐饮、咖啡、下午茶”“展览馆和博物馆”和“文创周边及相关衍生产品”。值得一提的是,在文创周边方面,最受青睐的产品为“园艺产品类(如种子包、花盆、盆栽、鲜切花、生态瓶等)”,其次为“家居类(如马克杯、陶瓷碗、餐盘、肥皂、香薰等)”。

扩大范围并延长展期

海岸君发现,在社交平台上,很多网友认为来到城市开放空间的花展,是上海“独有的浪漫”。有江景有船只,有工业元素与鲜花的碰撞,有咖啡飘香和宠物撒欢……漫步缀满繁花的滨江,市民体会到了花卉与园艺为生活带来的幸福感。

对于花展未来的发展方向,一些受访者的建议或许也代表着很多市民的心声。比如,有受访者希望,城市花展的辐射面能更广,在此次六个分会场的基础上,今后有条件的区均可设置分会场,形成全城联动效应。也有市民建议,包括复兴公园、中山公园等中心城区的公园均应列入举办地之中。

除了范围更广,延长花展举办的时间也是部分市民的期盼。比如有市民提出,应将花展的举办时间延长至囊括清明节及劳动节两大节日,以便大家更好地踏青赏花。

而在园艺布置方面,增加花卉品种的多样性、增添更多国际元素、增加体现上海特色的文化元素设计、增加植物和种子的售卖等,已成为市民对于下一届上海(国际)花展的最大期待。

金海岸工作室

作 者 |金旻矣

图 片 |采访对象供图 周馨

编 辑 | 任天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