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担任广州军区司令的黄永胜接到周总理的来电,要求他立刻到北京参加会议,会议内容则是商讨湖南革委会人选事宜。

黄永胜感到很奇怪,自己如今身在广州,按说湖南方面的用人跟自己是八竿子打不着,为什么中央会让他回北京参加会议呢?

黄永胜来不及多想,就立刻带着夫人动身赶赴北京,一下飞机就被工作人员带到了人民大会堂参加会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让黄永胜没想到的是会议上的内容与电话里所说的完全不一样,他当场就提出了反对意见。然而却被周总理告知这是毛主席与林彪共同的决定。

无奈的黄永胜事后找到林彪,再次表达了自己的真实想法:“林总,我真不想当!”但最终却服从了中央的决定。那么这个决定究竟是什么?黄永胜又为什么不乐意服从中央的决定?

秋收起义子弟兵

世人皆称黄永胜、吴法宪、李作鹏、邱会作是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也称是林彪的嫡系。而黄永胜作为四大金刚之首,最初的时候却是跟在毛主席的麾下作战,也可以说黄永胜是井冈山嫡系,就连黄永胜的名字都是毛主席取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胜原名叫作黄旭乾,是湖北咸宁人,在加入共产党之前是在我党武汉的一支警卫团当战士。四一二事变之后,我党决定在南昌发动武装起义,黄永胜所在的这支警卫团就按照党的指示,赶往南昌参加起义。

但是由于在南昌起义的部队已经撤离向南转移,黄永胜所在的队伍无法与南昌部队会合,便兜兜转转来到了湖南。恰逢此时毛主席正在湖南筹划秋收起义,而黄永胜的队伍就参与到秋收起义之中。

在战场上,17岁的黄永胜一腔热血,表现出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精神面貌,让毛主席注意到了这个当时还名不见经传的小伙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黄永胜跟着毛主席上了井冈山,井冈山上的生活极其艰苦,还可能随时遭到国民党反动派的围剿,但黄永胜还是坚持了下来,从此走上了真正的革命道路,这也让毛主席与黄永胜逐渐熟悉了起来。

有次毛主席见到黄永胜便问他叫什么名字,黄永胜说叫黄旭乾,毛主席觉得“乾”这个字听起来像是“钱”,便建议他改名为“黄永胜”寓意共产党的军队永远能够胜利

而黄永胜自从改了名字,在接下来的战争中确实战无不胜,就连林彪都觉得不可思议。当时黄永胜被编入了林彪所率领的红一军团,他与林彪是湖北老乡,而黄永胜打仗做事喜欢动脑筋,很受林彪的欣赏,林彪也将黄永胜当成重点对象来培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胜没有让林彪失望,在长征途中,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以及建国之后的抗美援朝战争中,黄永胜都率部打过不少硬仗和胜仗,职务也从连长一路升至师长,建国之后先后担任了第13兵团司令员,第15兵团司令员兼广东军区副司令员,华南军区、中南军区副司令员,广州军区司令员等职务。

1955年,黄永胜还被授予了上将军衔,可以说黄永胜所取得的功绩除了他自己的实力过硬之外,也离不开毛主席与林彪的提携。黄永胜曾经说过,他在这个世界上最敬佩的三个人就是毛主席、林彪和罗荣桓

因此在1968年,身在广州的黄永胜接到周总理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时,尽管满腹疑惑,还是以最快的速度飞到了北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黄永胜在接机人员的引导下,抵达了人民大会堂的会议室内,他快速扫了一下与会人员,在座的除了周总理,还有吴法宪、邱会作、杨德中等人,林彪并没有在场,但是他的夫人叶群是在的。

不一会儿,周总理对着警卫员做了一个手势,杨成武就在几名警卫员的陪同下到了会议室,黄永胜心想,肯定是杨成武出事了!

杨成武当时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总参谋部最高长官,主管海陆空三军,这个职位至关重要,它是在中央军委领导下,负责组织领导全军的军事建设和组织指挥全军的军事行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此时作为总长的杨成武却被警卫员押着进来,可见此事非同小可,黄永胜与吴法宪等人面面相觑,谁也不敢多说什么。

周总理看到所有人都坐定之后,便对着杨成武说:“你现在犯了错误,不能工作了,你将你的工作全部移交给黄永胜,自己要好好反省错误,你回去吧!”

杨成武抬头看了黄永胜一眼,只回答了一个“好”字,便在几位警卫员的陪同下离开了。此时的黄永胜明显有些不知所措,他怎么都没有想到此时总参谋长这个大任落到了他的身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担任总参谋长一职

总参谋长位高权重,一般来说,所有带兵打仗的人都会对这个职位垂涎欲滴,然而此时的黄永胜却如坐针毡,在他的内心深处并不想接任杨成武的职务,于是他立刻站起来对周总理说道:“总理,我不行的,总参谋长这个职务我无法胜任!”

周总理抬头看了看黄永胜说:“这是毛主席与林副主席决定的,我无法改变,如果你有意见的话可以向林副主席反映此事。”这时,叶群在一旁说道:“黄总长,等下林副主席要见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会议结束后,黄永胜就跟着叶群到了林彪的住处,黄永胜见到林彪,先是敬了一个标准的军礼,然后直言道:“林总,这个总长我做不了,能不能让我回广州军区啊!”

林彪向来沉默寡言,面对老部下的请求,他直接从桌子上拿起一份文件递给了黄永胜。黄永胜看了文件,也不知道说什么好,文件上正是毛主席亲自批示的对他的任命

他知道自己当年在毛主席跟前,是秋收起义的子弟兵,毛主席对他是看重和信任的。虽然有了毛主席的亲自任命和林彪的许可,黄永胜心中还是有些不安,他害怕自己会成为第二个杨成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杨成武担任总长前前后后的事情,黄永胜是知道的。1965年,大将罗瑞卿被撤掉了总长的职务后,杨成武就是林彪退而求其次的选择,为什么这么说呢?这还要从林彪在1959年,组建新的军委领导班子开始说起。

对于总长这个至关重要的职务,选用的标准一直都是双一出身的将领来担任,什么是双一出身呢,就是当年红一方面军红一军团出身,历数前面几任总长,徐向前、粟裕、黄克诚、罗瑞卿都是双一出身。

而杨成武虽然也是双一出身,但是林彪认为他的资历远远还不够担此重任,因为前几任总长不是开国元帅就是开国大将,而杨成武只是开国上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罗瑞卿被撤掉的时候,林彪病情反复,需要静养,无法花费精力来挑选更合适的人,因此就让杨成武暂代总长一职。因此杨成武的总长前面一直有一个“代”字,被称为代总长。

杨成武担任总长期间,表现的非常好,就连毛主席对他都赞不绝口,称他做事妥帖,上下左右对他都很满意。

然而当时小人当道,表现优异的杨成武被人构陷搞“山头主义”,而林彪也认可了这一点,随后杨成武就被卷入了杨、余、傅夺权的案件中,杨成武、余立金以及傅崇碧三人在军内的所有职务都被撤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际上杨成武完全是被冤枉的,黄永胜自然知道杨成武的为人,所以在他的潜意识里面就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杨成武的资历不够而引起的,若是杨成武足够优秀,肯定就可以摆脱那些污蔑和谣言。而黄永胜与杨成武一样,虽然出身双一,但都是上将军衔,恐怕自己也难当大任。

再说黄永胜当时担任广州军区司令的职务,1966年的时候又成为了广东革委会主任,对此他已经很满足了。但是如今毛主席与林彪都安排黄永胜担任总长的职务,黄永胜也只能硬着头皮接受了。

事实上,按照黄永胜的履历来说,他完全有资格坐上总长的位置。先不说黄永胜早早的就参加了革命,是我党的老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全国大军区只剩下了11个,而黄永胜所管辖的广州军区就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区域,而黄永胜在管理中已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经验。

而毛主席与林彪也是考虑到了这一点,才会放心将总长这个职位交给黄永胜。

毛主席也听说了黄永胜推辞担任总长的事情,后来在见到黄永胜的时候,还特地问了他:“黄永胜同志,现在安心了没有?”黄永胜郑重的向毛主席保证,一定会努力做好工作,不辜负毛主席的信任。

然而黄永胜后来所做的事情却违背了他的初衷,违背了一名共产党员应有的立场和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站在党和人民的对立面

黄永胜作为林彪的老部下,在井冈山时期就开始跟着林彪打仗,一直打到了新中国成立,又打到抗美援朝战争,深受林彪的器重。外加黄永胜是秋收起义子弟兵,当时给毛主席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再加上黄永胜本人确实能力突出,在仕途上自然是平步青云。

值得一提的是,黄永胜担任了总参之后,尤其注重生活作风。在饮食上每天是两菜一汤,最喜欢吃的是泥鳅和蚯蚓,对于其他奢侈的吃食并没有什么特别的追求。出行的时候也不喜欢大张旗鼓,而是一个人驱车悄悄的走,悄悄的回,很少让人护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如果说黄永胜能够保持住自己优良的品格,不畏权势和富贵,抱着为人民服务的态度来继续为新中国的发展和建设出人出力,留下后辈们的肯定都是美名。可惜的是,黄永胜在担任总长期间不爱惜自己的羽毛,竟站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甚至是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

在那段特殊的时期,黄永胜与林彪之间过从甚密,不止一次帮助林彪打击迫害我党的同志,制造了一系列的冤假错案,由此他才被称为林彪手下的“四大金刚”。

1971年,林立果一手策划了“五七一工程”,而黄永胜不可能不知情,但他没有阻止,更没有将此事泄漏出去,足以说明黄永胜已经切切实实站在了林彪的那一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五七一工程”失败后,林立果即刻从北京赶到北戴河,带上叶群与还在熟睡中的林彪,坐上直升机连夜出逃,最终飞机失事,林彪遇难。

当林彪遇难的消息传到黄永胜那里时,他十分惶恐,后来黄永胜在谈到林彪的时候,万般无奈的说道:“他跑什么跑,现在什么都没有了。”

1973年的时候,黄永胜被开除了党籍,之后他被最高人民法院判定为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案主犯之一,最终被判处18年有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5年,也算是罪有应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实在当时除了这些,对于黄永胜还有别的刑罚,这时邓小平同志站出来为黄永胜说话,历数在革命时期黄永胜所立下的种种功劳,虽然现在犯错了,但是我们要客观看待,不能忘记他曾经所做出的贡献,因此才对他宽大处理。

这让人不得不佩服邓公的心胸,在那段特殊时期,邓公也曾遭受到林彪、江青等人的迫害,如今却愿意站出来,不计前嫌,为黄永胜说话,其心胸之宽广让人钦佩,邓公不愧是一代伟人。

1983年,73岁的黄永胜重病缠身,在青岛保外就医时抢救无效去世。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时光里,经常想着一件事,若是当年自己没有回到北京担任解放军总长的职务,最终的结局是否会变的不一样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世界上没有如果,黄永胜最终为自己的所做作为付出了应有的代价!

对于黄永胜拒绝担任总参谋长一事,屏幕前的你又有什么看法?欢迎在评论区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