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29日,毛主席自延安飞抵重庆会见蒋介石,这是两人自1926年6月1日后,时隔十九年再次会面。

会谈期间,蒋介石主张用几个国民政府内阁职位作为条件,让共产党交出军队和解放区,甚至还提出了让毛主席远赴新疆担任其省长。

此话一出,引得现场的共产党人怒目而向,但毛主席却老神在在,掏出一张纸递给了蒋介石,没想到蒋介石看完后当场就脸色一变,十分尴尬的转移了话题。

那么重庆谈判究竟意味着什么,毛主席又是如何对蒋介石进行回应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左)、毛主席(右)

委员长的一厢情愿

重庆谈判蒋介石意欲刁难毛主席,怎料主席不过略施小计就让蒋介石的“别有用心”有来无回。

1945年8月29日,随着飞机缓缓降落在重庆白市驿机场,毛主席在周总理、王若飞等人的陪同下,自延安北来,如一根定海神针般南下重庆。

毛主席的此次重庆之行,受到了国内各民主党派人士的热烈欢迎,更是被柳亚子作诗赞曰“弥天大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柳亚子

就在毛主席飞抵重庆的当天晚上,蒋介石亲自设宴,举办了一个小型的欢迎晚会为毛主席一行人“接风洗尘”。

蒋介石和毛主席两人,自1926年到1945年将近有20年没见了,既是“老友”阔别许久,又是在这种举世瞩目的场合下,两人之间自然免不了一番寒暄。

“这不是润之嘛,真是好久不见啦。”蒋介石看见毛主席进入会场,抬手就是一杯酒敬向他,顺带着就是跟他开始寒暄,以彰显自己与国民党一方的大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毛主席自然知道眼前的这位蒋委员长肚子里装的是什么坏水,但为大局计,也为了配合他完成这次“汇报演出”,毛主席也很快的进入了状态。

“昔日一别,不觉已经19年未见,委员长风采依旧啊。”说罢也是将手上的酒杯稍稍置于蒋介石下首,表达自己的诚意和尊敬。

蒋介石察觉到这一点后,刚开始对毛主席此次重庆之行所产生的那一点疑惑顿时又烟消云散,十分心安理得的接受了毛主席对他的“敬意”,这也让他相信,此次国共两党的会谈走向会如同他心中所想,顺利的进行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

谈判当天,蒋介石上来就提出了自己的要求,他要求共产党方面交出所有解放区和军队,而国民政府这边会给予他们一些内阁成员的席位作为“补偿”。

这样的条件说实话都快给人听笑了,不过这其实也是谈判桌上常用的伎俩,先拉低条件,再慢慢抬高,直到接近自己的心理预期。

眼看谈判桌上的气氛有些尴尬,蒋介石确实不以为然,接着对毛主席说道:“润之啊,我知道,突然跟你们这么说你们会有些接受不了。这样吧,除此之外,我还能让你做新疆省的省长,你看这样怎么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但毛主席只是笑笑,随即掏出了一张纸递给了蒋介石,还说道十分客气地说道:“委员长,我这里写了两句诗,还请委员长雅正”

蒋介石接过那张纸一看,上面写着:“有田有地吾为主,无法无天是为民。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屎不黄金。”

在政治军事领域,蒋介石的确有两把刷子,但到了文学方面,不由得有些捉襟见肘。他自在心中默念了几遍,还是未解其中味,只能故作不经意的跳过这一话题,转向其他的方向。不过明眼人都知道,蒋介石在这第一轮的交锋里已经落了下风。

那么在后续的谈判中,国共双方又是如何才达成了最后的“共识”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

光明正大的阳谋

在重庆谈判开始前,国共双方的交流还仅限于电报交流,因为蒋介石料定毛主席断然不会亲至重庆。

1937年8月14日到23日,蒋介石向毛主席共发出了三份电报,内容都是大同小异,言简意赅的来说,就是希望毛主席为大局计、为国家计,可以代表共产党方面来重庆与他共商国是。

由于此前日本方面已经向反法西斯联盟投降,抗日战争胜利已成定局,对于此时的中国来说,小日本这个“外患”已经不足为虑,国内形势一下子又回到了1937年之前的国共对峙时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蒋介石率先“示好”的情况下,如果毛主席不接招,那么就相当于给了蒋介石借题发挥的空间。

蒋介石对自己的这一招阳谋很是满意,所谓兵法的最高的境界是“致人而不致于人”,也就是说,要根据自己手上的现有资源,最大程度的去调动敌人而不是被敌人所调动。

表面上,毛主席此次去重庆谈判的这份超人的胆识,确实是正如柳亚子先生所说的“弥天大勇”不错。但实际上,这也是毛主席,或者说中共中央无数次权衡利弊之后的唯一选择,因为弱者在面对强者时往往没有选择,或者说只有一种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便是阳谋的厉害之处,无论你怎么选都是错,站在蒋介石的角度,你要是不来我就有理由开战,来了就别想回去。

毛主席作为将共产党从无到有,带领到现在几乎够格跟咱们的蒋委员长率领的国民党分庭抗礼的党派领袖,其战略眼光自然起码得在一个高度,所以蒋介石的“小心思”,毛主席自然也是一清二楚。

两边的领导人都相当于是在打明牌,都知道对方手里大概是什么、有什么,你怎么出招我这边自然就怎么接,见招拆招而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蒋介石(左)、毛主席(右)

但当时的两党局面比起1945年来说,国民党在纸面实力上就不再是几乎一边倒的情况了。彼时的共产党辖下只有八路军和新四军,人数不过五六万,而国民党却有着遍布中国全境大约200万的部队,兵力差距来到了巨大的20:1。

而经过八年抗战的发展,国民党军队已经增长到了430万人左右,但共产党也并不甘于人后,也募集了大约127万人的军队,此时的兵力差距缩小到了3.39:1。

虽然国民党拥有者共产党所没有的空军、海军,以及大量先进的武器装备,共产党则是很多人还在用着落后的枪支,例如“汉阳造”、“王八盒子”等,但此时的共产党已经有了上牌桌跟国民党赌上一把的资格,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使得蒋介石有些投鼠忌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面的谈判上,美国总统罗斯福派来的代表赫尔利一直在帮助蒋介石游说毛主席,劝说他同意蒋介石的主张。

但赫尔利不知道是原本就站在蒋介石的立场上说的话,还是他一厢情愿的认为只要国家能发展,军队和政权在谁手里根本不重要?

笑话,如果是这样的话,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取得南北战争胜利的林肯就是个傻子,是美利坚合众国的罪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毛主席最后直接甩给他一句“中国人的事情,中国人自己解决”,气得赫尔利直接飞回美国跟罗斯福复命去了。

之后的重庆谈判就再也没有其他国家的干涉,牌桌上只坐着国共两党,至于两党背后站的人是多是少,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打牌的人自始至终就只有两个。

那么蒋介石最后的决定究竟是什么,又是什么因素驱使他做出了这样的决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赫尔利(左)、蒋介石(中)、毛主席(右)

成大事者必亲冒矢石

重庆谈判随着时间推移,已经越来越受到社会舆论的影响,蒋介石也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之前为毛主席接风的宴席散去后,蒋介石心头又是一动,觉得毛主席今天能在站在席间,代表中国除国民党以外的最大党派领袖与自己会面,对于近20年间嘴上和脑子里都在不停的想着“剿共”这一词的蒋介石感受到了一种莫名的羞辱。

自己处心积虑20年,屡次调兵遣将、兴师动众进攻,甚至日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蒋介石还能下令让张学良“绥靖到底”,不惜将东北三省拱手让出,来为自己彻底消灭共军的队伍争取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学良

可到最后,却还是没能灭掉这些个生命力如同蟑螂一般的“共匪”,实在是滑天下之大稽。甚至被他在报纸上多次造谣说已经被国军“击毙”的“共党匪首”今晚就站在他的眼前,与他相谈甚欢,与他指点江山,这让蒋介石如何能咽得下这口气。

想到这里,那一抹阴鸷终于又回到了蒋介石的眼里,他要在几天后的正式谈判中,彻底瓦解共产党,然后将中国实实在在握在自己的手中。

这就是蒋介石性格的矛盾之处,他起点太高,江山、权力、军队、美人,一切对于他来说拥有的都太容易,再加上他又是个十分好面子的人,所以有些时候即便他能做出正确的判断,事情的发展轨迹也往往不会尽如他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宋美龄(左)、蒋介石(右)

其实站在后人的角度上,如果蒋介石当时能狠下心来将毛主席和蒋介石全部扣下来,那么后面的解放战争谁胜谁负其实犹未可知,但是这么想对于咱们的蒋委员长来说实际上有些不公平。

可惜,蒋介石最后下了一步“臭棋”,而这样的“臭棋”,他在日后还会下上很多,才能让他最终落得客死台北的结局。

刚开始,蒋介石觉得自己跟美国和苏联签订了丧权辱国的诸多条约,背后有他们的支持,自己就能自然而然的凭借着“国际地位”在重庆谈判中赢得更多的话语权,但结果显然不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不是美国人,也不是苏联人,而是中国人。

蒋介石自诩不凡,却总是在关键时刻败在了自己的性格弱点上,成大事者,必亲冒矢石,老天给每个人的机会都是一样的,就看你能不能抓住,而这种机会,往往需要自己亲自上阵,因为到了生死关头,人能相信的就只有自己。

就比如辽沈战役,如果是蒋介石亲自坐镇东北,我相信林彪不会那么轻易的就吃掉国民党几十万军队,蒋介石不是没看出来锦州是咽喉要地,只是他自己所托非人,自己没有那股子狠劲。

而相较于蒋介石,毛主席却早已从长征开始到抗日战争,再到解放战争,跟他的眼界与用人,已然就不是一个档次的了。所以说最后重庆谈判的促成,以及后面蒋介石气急败坏地单方面撕毁《双十协定》,其实都只是历史的必然罢了。

看完这段有关重庆谈判期间,毛主席巧妙回应蒋介石刁难的往事,你有什么想说的吗?欢迎在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