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兼职教授徐高称,我们现在正在经历的是新中国房地产市场成立以来,最大规模的供给收缩。现在担心在未来几年,恐怕城镇房地产价格会明显上涨。别看现在短期内房价确实下降压力很大,但供需的矛盾可能用不了多久就会逆转——在不远的未来,可能一两年、两三年,城市里房价上涨压力会比较大。道理很简单,因为供给大幅收缩,而在需求侧,现在老百姓不是不买房,只是不敢买期房。所以,老百姓买房的需求只是暂时被地产开发商信用风险所抑制,并非真正没有需求。在这种情况下,未来房地产市场房价的压力恐怕会相当大。”

嗯,兼职教授能否算是正经的北大教授?这个尚存疑问。我们暂且将他算作北大教授吧,毕竟还是挂在北大下属机构的。

北大教授说我们可能要面对最大规模的供给收缩,未来几年房价可能会明显上涨。这个观点听起来有点吓人,但是有点绝对了,就是房地产问题他涉及很多方面,我们不能只看一面啊,不能是小学生做算数,简单的1+1=2,得从多个角度来考虑。不然,房价明天就要飞上天了,大家都得住天桥了。

首先,房价是否上涨不是光看供给收缩放量就能搞明白的。还得看需求、政策、经济环境等一系列因素,就是说这是一个多元多次方程,不是简单就能求解的问题。虽然现在大家对购房还是有需求的,但也不能忽视市场上存在的风险和问题,谨慎起见才是上策。

其次,需求是会受到市场条件的影响的。如果经济好转,人们收入增加,购买力也会提升,对房地产的需求也会增加,房价自然会上涨。相反,经济不景气,人们购买力下降,对房地产的需求减少,房价也可能下跌。换句话说,其实需求是可以被塑造的,收入低时“一房一厅”也可安居乐业,收入高时“三房两厅”尚显不足!

另外,在中国,政策因素尤其不能被忽视。货币政策、调控政策都会对房价产生直接的影响。如果货币政策放松,流通货币增加,购房需求就会增加,房价可能马上应声上涨。如果政府加强调控,限制投机炒房行为,房价上涨的势头就可能会被遏制。房地产的命门其实一直捏在政府手上,任他千变万化、十万八千里,终逃不出这五指山!

最后,经济环境也是一个重要因素。外部环境紧张,出口不畅;内部需求不足,消费不振;投资见顶,拉动不力。这三驾马车跑不起来,导致经济增长放缓,产业结构调整加深,存量住房过剩问题就会突显,房价就可能失去以前的高速上涨基础。

所以,未来房价的走势还是有一定的不确定性的。供给收缩可能会给房价带来上涨压力,但需求、政策、经济环境等多种因素也会对房价产生影响。我们不能仅仅根据供给收缩就简单地做出预测,更何况供给也可以随时增加。

对于房价走势,还是需要全面分析和判断的。根据430和517会议精神,“稳预期、稳房价”是主基调,并没有鼓励房价大涨的意思,政府也会继续加强调控和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毕竟,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大家都有个温馨的家,才是人间正道,不是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