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菠萝

(一)

民间经常说有“癌症性格”:如果一个人经常怨气冲天、尤其是情绪抑郁,好生闷气,或者遇到极小的事就焦虑不安,心情总处于紧张状态,那就更容易得癌症。在科普的时候,我也经常被问到:压力大是不是致癌因素?

长期情绪不好的人,真的更容易得癌症吗?

是的,确实如此!

压力和癌症的关系已经不只是民间传说,而是被越来越多研究证实:如果情绪消极,长期焦虑抑郁,不仅患癌的风险会提高,而且得了癌症治疗效果也更差!“病由心生”这个说法是有道理的。

动物试验反复证明,如果让动物陷入持续压力的状态,它们得肿瘤的比例会更高,而且癌细胞也更容易转移。

对于已经患癌的人,心情和压力还和治疗结果密切相关。癌症患者很多都有情绪压力,比例是普通人群的4倍以上!长期处在情绪压力下的癌症患者,和心态平和的比起来,肿瘤复发率更高,生存率更低。

就在这个月,我的好朋友,湘雅二医院的吴芳教授团队在顶尖的《自然·医学》杂志发表了一篇重磅论文,证实了情绪压力与癌症的免疫治疗效果密切相关。

通过心理测试量表,他们把200多位准备接受免疫治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分为两组,一半有焦虑或抑郁,另一半则没有心理问题。结果非常让人震惊:治疗前就有情绪压力的患者,生活质量更差,治疗效果更差,而且活得也更短!

免疫治疗的客观有效率,对照组是62.1%,压力组只有46.8%;

活过一年患者的比例,对照组是80.8%,压力组只有70.4%;

活过两年患者的比例,对照组是64.9%。,压力组只有46.5%;

从下图能看出,中位无进展生存率差异更显著,对照组是15.5个月,而压力组只有7.9个月,活活差了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情绪压力的患者,不仅活得更短,而且活得更差。

焦虑抑郁的患者,更容易出现疲倦、疼痛、呼吸困难、失眠、食欲不振和便秘等各种症状,无论身体功能,情绪功能,认知功能,还是社会功能评分都更低。

心情,真的非常影响抗癌效果!

(二)

问题来了,情绪压力到底是怎么影响癌症风险的呢?

主要是通过“神经-免疫”的互动通路。当出现情绪压力的时候,会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及交感神经系统,往身体释放出糖皮质激素、肾上腺素等激素。这些激素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抑制免疫系统!很多对杀伤肿瘤细胞很重要的免疫细胞,包括免疫T细胞和自然杀伤细胞等都会被抑制。

大家肯定会问,情绪压力为什么要抑制免疫系统?其实,这是进化中对人的生存很重要的保护机制。

大家想想,在原始社会,没有老板,没有996,没有KPI,那一个人什么时候压力最大?当然是真正面临生死存亡的时候!比如,我们的祖先走在回家的小路,突然迎面看到一只老虎!

这个时候唯一重要的事儿就是保命,所以大脑立刻开始分泌各种因子,对身体各器官的功能进行调整:神经和肌肉要优先保证能量供应,因为要提高反应速度,赶快跑路。但人体的能量是有限的,所以这会儿不重要的器官就得歇着,比如消化系统,现在吸收营养已经来不及了,然后就是免疫系统,比起对抗细菌和病毒感染,当务之急是先对抗老虎。没有人在被老虎吃掉的时候会想:还好,我免疫系统给力,没有发烧。

在现代社会,我们碰到野生猛兽概率很低,但情绪压力却一点也没减少,很多因素都能触发,家庭的,工作的,社会的。

短期感到压力大并不要紧。事实上,时不时有点短期压力,比如要上台演讲,对刺激身体机能还挺好的。

真正的问题是长期压力。现在持续出现抑郁焦虑的人显著变多了,包括孩子。长期情绪压力,也就意味着免疫系统长期受损,自然容易身体出问题,失去对癌细胞的控制。

前面提到的研究也证实了,有持续情绪压力的肺癌患者,血液中的皮质醇浓度更高,这就是一种能强烈抑制免疫的应激性激素。这些人免疫治疗效果不好,也就可以理解了。

(三)

坊间经常说,有很多癌症患者是被吓死的。我以前觉得是耸人听闻,直到我亲自见到了几位平时很健康的人,在体检诊断肿瘤后,吃不下睡不着,不到两个月就去世的案例,我开始意识到,精神的力量真的太重要了!

大脑神经系统和免疫系统关系非常密切。精神垮掉,免疫系统也就垮掉了,身体也就垮掉了。

吴芳教授团队这次的研究还有个很重要的结论,那就是治疗过程中,如果情绪压力得到缓解,效果会大大增加!

刚开始有压力的患者,如果能在治疗过程中逐渐缓解,那治疗有效率和一直都没有压力的患者是几乎一样的。

无论是对比免疫治疗的客观有效率,还是无进展生存期,这些压力得到缓解的患者都比压力一直持续的那组几乎高了一倍。

这告诉我们,癌症患者的心理疏导和科普教育非常重要!

刚诊断癌症的时候,患者短期出现心理和情绪波动是再正常不过了,但我们要努力的,是让这件事儿不要持续,不要变成长期压力,不要长期抑制免疫系统。

我非常同意论文作者的说法:最好的癌症治疗应该是“药物+心理”的综合模式。

任何患者身边的人,如果能帮助他/她保持心情舒畅,那就是一种积极的治疗!我们不仅要化疗,还要话疗。医生的话术安抚,家人朋友的关心,都是非常重要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上个月有个北京的好朋友问我,爸爸得了中期的癌症,自己想接到北京来找大医院看,但爸爸坚持想留在老家治,自己很矛盾,到底应该怎么办?

我问了一下情况,发现并不属于疑难杂症,有标准的指南,所以我的建议是尊重老人选择,帮助他在老家找专家做规范治疗。老人在家乡亲戚朋友多,环境也熟悉,心情好,压力小,就相当于加了一种免疫治疗了!

前段时间我还和朋友聊到广西巴马。很多癌症患者会去那里,因为听说“水”和“地磁”不同,对身体很好。其实纯从科学角度,这些说法都是没有依据的。要说长寿,广西巴马人均寿命,或者80岁以上老人比例,都远没有上海和北京高。想看长寿老人,与其去广西巴马,不如来上海随便选个社区,老人管够。

但是,并不是说去巴马一无是处,因为那里已经成为了一个患者社区。很多人在那里寻找伙伴,大家一起抱团取暖,获得心理支持和内心平静。如果去巴马能让大家的焦虑得到缓解,降低皮质醇等激素的浓度,也的确可以带来积极影响,其实这就是所谓的“安慰剂效应”。

安慰剂效应,产生的是一种真实的效果。

(四)

缓解压力,也是科普最重要的意义之一。

肿瘤患者很多的焦虑和抑郁其实来自于对疾病的不了解,大家以为癌症都是绝症,并不知道过去20年抗癌领域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不知道带瘤生存的人已经越来越多,不知道很多癌症成了慢性病。

以前我以为科普最大的作用,是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实用的肿瘤治疗信息,比如该用什么药,该找什么医生。但科普了10多年,收到无数读者留言,我才发现科普最大的价值,其实是缓解焦虑

通过科普,让患者多了解癌症的真相,了解康复患者的故事,那就不会那么恐慌。人只要不恐慌,不仅更容易做出正确的判断,避免掉入骗局,而且免疫力也会得到保护,治疗效果就会更好!

搞了半天,科普原来是提高免疫力的保健品!大家没事儿就多来点呗。

致敬生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本文旨在科普癌症背后的科学,不是药物宣传资料,更不是治疗方案推荐。如需获得疾病治疗方案指导,请前往正规医院就诊。

参考文献:

1.Association between pretreatment emotional distress and immune checkpoint inhibitor response in non-small-cell lung cancer. Nat Med. 2024 May 13.

2.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Cancer. J Natl Cancer Inst. 2013;105(24):1828-37.

3.Stress and cancer: mechanisms, significance and future directions. Nat. Rev. Cancer 21, 767–785 (2021).

4.Cancer and stress: NextGen strategies. Brain Behav. Immun. 93, 368–383 (2021).

5.The human stress response. Nat. Rev. Endocrinol. 15, 525–534 (2019).

6.The role of psychologic stress in cancer initiation: clinical relevance and potential molecular mechanisms. Cancer Res. 81, 5131–5140 (2021).

7.Psychological Stress and the Human Immune System: A Meta-Analytic Study of 30 Years of Inquiry. Psychol Bull. 2004;130(4):601-30.

8.Depression as a Risk Factor for Cancer: A Meta-Analysis. JAMA. 2010;298(17):2217-23.

9.The influence of glucocorticoid signaling on tumor progression. Brain Behav. Immun. 30 Suppl, S26–S31 (2013).

10.Chronic stress: impacts on tumor microenvironment and implications for anti-cancer treatments. Front. Cell Dev. Biol. 9, 777018 (2021).

11.The β1-adrenergic receptor links sympathetic nerves to T cell exhaustion. Nature 622, 383–392 (2023).

12.Stress–glucocorticoid–TSC22D3 axis compromises therapy-induced antitum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