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邵阳市北塔区全力绘制经济发展、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社会稳定、民生幸福的美丽画卷,探索出“坚持一条主线、打造两张名片、贯彻三项计划、创新四维宣传、落实五个结合”的“12345”工作路线。目前全区已成功创建1个省级示范点,16个市级示范点,正以“创则必成”的决心,向创建全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军。

北塔区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切实推动北塔民族团结进步事业高质量发展。聚焦经济建设,全区成功打造民族团结进步“两张名片”。一是打造李子塘村为省级乡村振兴示范创建村,聚拢千亩同心产业园,建设黄桃、杨梅、黄金柰李等基地,举办黄桃特色文化节,让各族群众实现在“家门口”就业增收。二是打造湘窖酒业为省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大力实施振兴湘酒产业培塑行动,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并持续开展“湘窖我的大学梦”大型爱心公益助学活动,资助各族学子7500余名,累计捐款超过3840万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心公益助学活动(邓佳 供图)

为加强民族融合,促进“籽籽”同心,北塔区贯彻“三项计划”,广泛开展跨区域、全方位、多样化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活动。大力实施“各族青少年交流计划”,以芙蓉学校和西藏类乌齐县学子线上交流活动,以及新疆鄯善县考察团到湘窖酒业实地考察的“请进来”,延展出“北塔红石榴”夏令营、邵藏民间旅游交流的“走出去”。期间,各地学子交流1800余人次。

大力实施“各族群众互嵌式发展计划”,多措并举助力各族群众发展生产,持续巩固“一村一品”,提质现有的桑葚、油茶、稻田鱼(蛙)等特色种养业,提升马家村特色回民食品、湘宝油茶等现有农产品品牌知名度;以村(社区)为单位,打造互嵌式发展服务平台“石榴籽之家”,通过开展“结对子”“一家亲”等一系列民族联谊交流、互帮互助活动,让各族群众在以邻为亲、与邻为善的环境中安安心心生活。

大力实施“旅游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计划”,积极探索“民族团结+文旅”新路径,创新旅游发展新业态,打造了全省工业旅游示范基地“湘窖生态文化酿酒城”,树立起“李子塘村黄桃文化节”“田江村桑葚·啤酒·烧烤节”等一系列文化旅游品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爱心捐赠活动现场(邓佳 供图)

北塔区创新“四维”宣传,通过集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扎实推进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训活动,利用各族群众喜闻乐见的宣传阵地和文艺活动构筑宣传高地,积极发挥网络媒体的作用等,不断推动各族群众聚力同向。同时深入推进“民族团结进步+”融合发展,民族团结与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经济建设、民生保障、乡村振兴有机结合,各族群众民生福祉不断增进。

2023年北塔区营商环境主观评价位居全省市辖区第一,城乡各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4.8%和5.4%。村集体经济平均收入达18.58万元,收入20万元以上的村(涉农社区)13个,打造李子塘村、马家村、贺井村为省、市级同心美丽乡村,陈家桥镇为全省乡村振兴示范创建镇。(邓佳 莫振宇 朱强)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