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金华5月20日消息(记者 杨正弘 通讯员 李玲添 陈怡滢)“村戏来了!”5月19日晚,浙江省金华市金东区澧浦镇郑店村文化礼堂锣鼓铿锵、人头攒动,热闹非凡。金东区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戏”和“我们村的角儿”决赛颁奖典礼暨系列活动发布仪式在金东区澧浦镇郑店村文化礼堂举行。此次活动旨在推动婺剧艺术普及,打造浙江中西部婺剧传承新高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化礼堂决赛颁奖典礼现场(央广网发 金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鼓声、笛声、二胡声、唢呐声,伴着掌声、欢呼声,活动在热闹纷呈的民乐合奏《闹花台》中拉开帷幕。金奖、银奖、铜奖、优秀奖在音乐声中依次颁出。“我们的村戏”和“我们村的角儿”金奖获得者一一上台展演。此外,少儿婺剧《三请梨花——巡营》也作为表演节目登台亮相,孩子们一口稚嫩的婺剧唱腔,一招一式、一颦一笑,惹人喜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婺剧演员现场登台表演(央广网发 金东区委宣传部供图)

据了解,金东区是婺剧之乡,婺剧表演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群众基础。为贯彻落实今年5月1日正式实施的浙江省首部关于戏剧保护传承的地方性法规——《金华市婺剧保护传承发展条例》,金东区在全市率先策划开展农村文化礼堂“我们的村戏”“我们村的角儿”比赛,强化群众演、群众看、群众评,全区12个乡镇(街道)预选赛共吸引600余名婺剧爱好者报名参与,年龄最大的78岁,最小的28岁,从106个节目中选拔出12个优秀“村戏”和12个“角儿”参加决赛。

此次比赛也是金东区“礼堂搭台、婺剧唱戏”推动传统戏曲传承发展一次有益尝试。金东区是省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示范区,建有261家农村文化礼堂,实现500人以上行政村全覆盖。这些文化礼堂分布在全区各乡镇(街道),近些年通过“全域化”不断拓展场所丰富功能,其中“两堂七廊一馆”标准配置,形成集婺剧剧目表演、婺剧艺术培训、婺剧文化展示、婺剧场景打卡于一体的“四位一体”功能布局,是婺剧艺术传承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成为群众家门口“出门即见”的“小剧院”。

金东区打造“婺剧+文化礼堂”艺术普及模式,致力于提高基层文化阵地使用效能、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坚持以赛促育、以赛提能,扩大比赛成果运用,“烹制”不冷场的婺剧艺术盛宴。除“我们的村戏”和“我们村的角儿”比赛外,按照全市统一安排,接下来金东区还将开展戏曲艺术培训进文化礼堂、文化礼堂婺剧精品剧目展演、婺剧特色文化礼堂创建、“我们的村戏”品牌推介、婺剧艺术扶植基地创建等“5+1”品牌打造行动。

更多精彩资讯请在应用市场下载“央广网”客户端。欢迎提供新闻线索,24小时报料热线400-800-0088;消费者也可通过央广网“啄木鸟消费者投诉平台”线上投诉。版权声明:本文章版权归属央广网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转载请联系:cnrbanquan@cnr.cn,不尊重原创的行为我们将追究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