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为全国人大代表马晖玲参加座谈并发言。

“甘肃法院创新设立‘代表委员之家’,为代表委员深度了解法院工作、依法履职、开展监督工作搭建了很好的平台,充分体现甘肃法院主动接受代表监督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近日,最高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张军率最高人民法院调研组深入甘肃法院调研并座谈,全国人大代表,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马晖玲受邀参加座谈会并发言。

“作为一个有环境资源科研背景的代表,我对甘肃法院环资审判工作比较认可。”马晖玲表示,近年来,甘肃法院制定出台《甘肃省高级人民法院生态损害赔偿诉讼案件审理指南》,推进生态环境损害赔偿审判专门化改革和生态损害赔偿案件统一规范办理;专题组织《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贯彻实施情况调研,准确掌握全省环境资源审判新情况新问题;主动与院校科研机构开展理论交流,推进科研成果转化,服务司法实践;加强跨省际环境司法协作,深化协同审判、要案会商、交流研讨、信息共享等协作机制;多措并举提升环资审判业务水平,汇聚生态环境保护合力,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积极贡献。

“甘肃环境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度十分明显,其优越的自然禀赋及其恒久性的维持,使甘肃在环境资源保护与利用方面任重道远。期待在生态环境司法保护方面能做出甘肃亮点、甘肃模式。”马晖玲结合环境保护实践提出建议,希望人民法院继续加大多方联动,依托科技支撑,实施精准执法,坚决打击乱捕滥猎、乱挖滥采、乱搭滥建等违法行为,树立良好的环境资源保护的法治环境;广泛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强化公民生态环境资源保护意识;通过司法途径提高自然保护区农牧民维护良好生态环境的积极性,用法律手段守护绿水青山。

来源:人民法院报

记者:潘静 通讯员:杨俊荣 | 摄影:孙若丰

编辑:逯璐 万紫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