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8日,值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举办之际,由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陶瓷文化研究传承中心联合主办的新时代器物融合创新论坛隆重举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论坛以“器承茶香,宋风流长”为主题,邀请行业专家、非遗大师等从创新融合的视角出发,推广宋韵茶文化、探讨茶器产业的未来走向。希望借此论坛,展现中国器物异彩纷呈的辉煌历史,从而促进中国茶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出席嘉宾

周国富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协原主席

林健东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王建跃浙江省农业农村厅原副厅长

郭初民杭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陶瓷文化研究传承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阮浩耕杭州市点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茶博览》杂志创刊主编、《浙江通志—茶叶专志》杂志主编

叶国珍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讲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金逸瑞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包 静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

潘沧桑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

王志伟抱器轩青瓷工作室创始人、陶瓷简史博物馆创办人、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陶瓷文化研究传承中心特聘研究员

蔡文娟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叶佳星“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传承人、南宋官窑艺术馆馆长

余 寅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粉彩瓷标杆品牌艺林堂第三代传承人、2023福布斯中国杰出匠人

王一潇中国茶叶博物馆

侯红美浙窑文化公园创意总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杭州市传统工艺领军人才

王慕刚天目窑非遗保护单位、浙江天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张 晓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荣誉会长、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茶器具文化委员会主席、浙江省政协原主席 周国富致辞

主题演讲

王志伟

全球语境下,传统龙泉艺术青瓷及宋式茶器的路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抱器轩青瓷工作室创始人、陶瓷简史博物馆创办人、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陶瓷文化研究传承中心特聘研究员

龙泉瓷的高峰是宋代。我们都知道,宋代是汉文化的一个高标,也就是说,龙泉青瓷的文化内核是汉文化的高标。当下我们浙江在提出“宋韵”这个口号,恰恰龙泉青瓷就是最好的抓手。龙泉有着体量巨大的古代遗址,也经过历代考古人的不懈努力形成了体系,未来,龙泉完全可以申请世界遗产。

龙泉青瓷的传承与创造,这个是一个非常司空见惯的话题。所谓的传承,我觉得当下的龙泉青瓷是传承高于创新,传承不是回到古代,而是从古代出发,创新也不是一个形态的新奇追求,背后的根本逻辑是守护法则、守护规律,这个是亘古不变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金逸瑞

金丝铁线,紫口铁足——传统艺术与现代技艺的交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高级工艺美术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非遗传承人

传统哥窑的特征:1. 金丝铁线。原理是哥窑釉面的裂纹即开片因在使用或埋土中,导致一些物质进入裂缝之中,因此会在瓷器表面造成深浅不同的线,有的呈现黑褐色,有的呈黄色,因而素有“金丝铁线”之美称。2.紫口铁足。紫口是指哥窑瓷器中铁含量多且在烧制后口沿部分不容易积釉而产生类似黑紫色的形态;铁足则是哥窑瓷器在烧制后底足没有釉,胎体颜色像黑铁般颜色所以称之为铁足。3.薄胎厚釉。哥窑瓷器釉为失透的乳浊釉,釉面泛一层酥光,釉以灰青、米黄多见。哥窑瓷器追求玉质感,釉面都较厚,釉面多数比胎体都要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叶国珍

宋韵悠悠,南宋官窑的融合与创新——南宋官窑茶器制作非遗文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陶瓷文化保护与创新”教席讲师、中国陶瓷工艺美术大师、“南宋官窑瓷制作技艺”非遗代表性传承人

翻开南宋官窑茶器系列篇章,南宋官窑做了几百款茶器,还是比较符合世人的要求,因为这些茶器已经在几十个国家进行展销,同时在“一带一路”许多国家、华人、华侨圈里面得到了好评,说明茶器市场非常大。南宋官窑的釉色是比较多的,有粉青色、蜜蜡黄等等。过去是炉窑采烧,现在是气烧,现在条件相当好,设备也相当科学,所以烧出来的茶器可以走向全世界,在几十个国家销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启动仪式

器韵中国 匠心无界

2024国际茶具设计创意大赛启动仪式

【大赛详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自中国茶叶博物馆的王一潇上台宣讲2024国际茶具设计创意大赛

案例分享

陶瓷新势能

侯红美

浙窑优选——茶器创新分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浙窑文化公园创意总师、浙江省工艺美术大师、杭州市传统工艺领军人才

近代浙窑是集研究、创作、展示、交流等功能为一体的当代艺术创作中心,集中了大量专业艺术人才。浙窑通过陶艺展会、陶艺创作体验、国际陶艺文化传播等活动,构建了一个为全社会人文景观与艺术休闲之旅服务的共享平台,持续提高杭城陶艺文化交流旅游与国际接轨的效率,推动本土创意的国际化交流、提升杭州艺术与陶瓷日用器的品质。

作品欣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张晓

紫砂问茶——紫砂与茶生活实用性融合的高端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超·百年利永紫砂博物馆、宜兴市中超利永紫砂陶有限公司副总经理

在未来的茶生活中,紫砂会有什么样的表现?第一,个性化与定制化的服务将成为主流。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茶具的需求从功能性转向审美与情感的共鸣。第二,智能化融合,为紫砂茶具增添了新功能。科技的进步将紫砂与智能设备相结合,如温度感应、出汤的时间、茶水的浓度等。第三,健康理念的推广,促使紫砂茶具备受推崇。紫砂独有的双重气孔结构,有利于茶叶香气与味道的保存。第四,跨界合作与国际化的推广,将扩大紫砂茶具的影响力,与时尚、设计、旅游等行业的联名合作,比如爱马仕推出了紫砂茶具,LV推出了茶香,奔驰、宝马都推出旅行茶具,体育上奥运会也有奥运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慕刚

天目窑复兴之路,天目瓷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天目窑非遗保护单位、浙江天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2004年,天目窑复兴团队领头人陈振华先生为弘扬具有地方特色的中华传统文化,提高文化自信,重新投入巨资,以浙江天物文化科技有限公司为平台,传承发展“天目窑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传承与发展,坚持本地“原矿”材料,和“古法烧制”技艺,先后获得了数十项的专利,公司也是天目窑烧制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单位,也是高新技术企业。通过几十年努力,先后恢复了“油滴天目”“兔毫天目”“玳瑁天目”“鹧鸪天目”“木叶天目”、还有非常受欢迎的蓝色“窑变天目”。公司数十年来对天目窑的传承、发展和文化传播投入大量紫云,不断探索新时代天目窑的发展之路,并持续远赴日本,台湾、澳大利亚、法国考察学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沙龙对话

承宋时风雅,创器韵新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主持人:郭初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市政协一级巡视员、杭州中华文化促进会陶瓷文化研究传承中心副主任兼秘书长

对话嘉宾:阮浩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市点茶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茶博览》杂志创刊主编、《浙江通志—茶叶专志》杂志主编

问:宋代的饮茶文化,特别是点茶文化,对于今天来说我们的饮茶习惯包括饮茶趋势有一些什么样的影响?

答:点茶已经走向了世界,走出了国门,向国外去演示,需要有一个比较高端的、能够代表中国的茶器的文化形象,高端的配套茶器。茶器里面有各种的材质,陶瓷是主要的。不光是点茶的茶具、品茶的茶具,还有装抹茶粉的茶盒,就点茶技艺项目的传承推广当中,对于茶器今后可以有更多合作。

对话嘉宾:蔡文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一级高级技师、江西省工艺美术师

问:如何梳理好茶器的美学功能、实用功能和现代功能之间的关系?

答:我认为必须不断去挖掘和整理古代的一些元素,融合到现当代的日用茶器和美学当中,充分把这种材料和釉色、花纹凝结在一起。就像我现在围脖上面的围巾一样,这也是我在2016年的时候有一个大胆的想法,把我们青花蓝地白花的这种元青花的元素融合到了我们杭州的丝绸文化上面,出现了这种代表文化气息的日用女士围巾。

对话嘉宾:余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粉彩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粉彩瓷标杆品牌艺林堂第三代传承人、2023福布斯中国杰出匠人

问:年轻人在选择粉彩作品或者说瓷器作品的时候,有哪些需求和潮流?

答:我调查过,几乎是这几种功能:第一个是使用,因为有喝茶的习惯,所以会选用无论是景德镇的或者中国各大产区的,各种工艺类型的茶器具。第二个社交,这是今天新的关键词,喝茶已经成为了一种继生活方式之外的一种社交方式。第三个是收藏和把玩,从悦人到悦己的一个年轻化过程,自己在欣赏材料、工艺、文化、历史到审美的一种状态,这是年轻人更多去追求的几个点。

对话嘉宾:包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国茶叶博物馆馆长

问:从创作、制作衍生品的角度,有什么对于茶文化的思考?

答:这些年在做文创的过程当中是“和颜悦色”,茶本身有包容性,茶的周边有很多,所以我们研发了吃的,玩的,看的,这个就是“和”。”颜“是颜值要高,因为现在很多年轻人关注整个文创产品到底美不美,漂不漂亮,所以颜值非常重要。我们希望推出的每一款产品都是实用的,能够给大家带来美好的念想,这是”悦“。“色”,我们想打造一款找寻到文化技艺的文创产品。

对话嘉宾:潘沧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杭州南宋官窑博物馆馆长

问:在保护、传承、发扬光大南宋官窑的过程当中,博物馆承担着什么样的任务?

答:我们在弘扬陶瓷文化和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的时候,也是紧紧围绕着南宋官窑的特点开展了一系列的博物馆教育活动,包括每年都在全省组织青少年的陶艺大赛。通过向青少年传播的陶瓷文化,让他们参加我们的比赛,已经成为我们杭州青少年教育的重大品牌。我们也跟全国中国古陶瓷协会也有交流和合作,开展南宋官窑传统技艺的研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至此,新时代器物融合创新论坛圆满落幕!距离第六届中国国际茶叶博览会结束还有1天,欢迎前往杭州国际博览中心,解锁更多精彩!

|组织机构|

中国国际茶文化研究会

杭州华巨臣西博文化创意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