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网记者 汪瑞华

初夏的柳溪,气温最高飙到了30度以上。在四面环山的村子里,同样火热的还有一个个和美乡村建设项目的施工现场。

平整稻田、修建广场、管网铺设、庭院升级……处处都能感受到“小村庄、大建设”的热潮。

2023年,位于旌德县西北郊的柳溪村,被列入安徽省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建设名单,这也是安徽实施“千村引领、万村升级”工程中首批次确定的名单。今年3月,柳溪村正式启动该项工程,计划用2年时间,把柳溪村打造成和美乡村精品示范村。

虽然只有短短两个多月时间,但建设的初步成效已经看得见,也摸得着。

步入村中,村委会门口的小广场,堆满了各类建筑材料,一旁的电商楼正在加紧施工。“以后‘两山’超市、创客驿站都会集中在楼里,到时候村里的茶叶、香榧、水果就从这里走出去。”看着一天一个样的电商楼,柳溪村驻村工作队队长、党总支第一书记胡黎明满怀憧憬。

“这边建‘两山理论’实训基地,前边是一个口袋公园,进村村口的位置,还规划了一座观景台……”带着记者,胡黎明当起了临时“导游”,“除了公共场所之外,根据‘一户一方案,一户一设计’的理念,对家家户户院落院墙进行个性化改造。”

“目前,示范村建设正在有序推进,全村污水管网已经完成80%,城乡供水一体化已经完成主管网的铺设,到户管网预计7月下旬可以完成。”绕着中心村,胡黎明边走边介绍,“地下”改完,就接着铺“地上”,到时候清一色“白改黑”,带来的变化和效果会更加明显。

柳溪河穿村而过,在示范村建设中,规划布局了20多个小节点,村民看得见、摸得着,村两委班子每周调度,挂图作战。

“我们示范村的定位就是徽风皖韵,不大拆大建,而是结合自身山水和人文,进行小节点打造。”柳溪村党总支书记、主任姚洪武接过话茬,目的就是让乡村既有颜值,又有产值,说到底就是有气质。

一点不假,要知道,在2016年之前,柳溪村在旌德县可是出了名的倒挂空壳村,账面上没钱不说,还欠着村干部的工资。

柳溪村素有“八山半水半分田,一分道路和庄园”之称,多山少地,守着绿水青山过苦日子,不是初衷,更不是未来。

改变,源于一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

2017年,柳溪村整合村内林业资源,把农户零散的山场,集中流转到村股份经济合作社来进行项目投资运营,让村民的荒山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

截至目前,村里利用挂牌成立的“两山银行”平台,先后培育了1256亩白茶基地、1050亩香榧基地、150亩仙桃基地,还有360亩生态养殖基地。

在姚洪武看来,和美乡村建设,离不开村集体经济和主导产业的支撑。换言之,就是不仅要“面子”美,更要“里子”鼓。

近年来,柳溪村坚持两手抓,在改善村居环境的同时,经济同样也迎头赶上。2022年,柳溪村集体经济收入突破100万元,去年更是增至111.7万元。

根据建设规划,柳溪村和美乡村示范村建设计划2025年年底验收。看着有这样一支坚强有力的乡村振兴人才队伍,村民们对示范村建设,充满着期待。

“房屋农舍错落有致,柏油路面干净整洁,门前庭院小巧精致……与田园风光交相辉映。”胡黎明憧憬道,届时四季花木常绿,颜值更高、气质更佳,一幅和美乡村实景图,正徐徐揭开面纱,跃然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