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逆行斋主

综合媒体报导,5月10日,数千名俄军在乌东北部边境发动猛烈攻势,向多个城镇和村庄发射炮火,占领约200多平方公里的土地,这是俄军近18个月来的最大战事进展。

这场战争的走向令人担忧。俄罗斯军队的攻势似乎难以阻挡,而乌克兰军队的损失也在不断加剧。

俄军在哈尔科夫再发动攻势

两年多前,2022年2月底,俄军至少兵分四路,同时进攻基辅、哈尔科夫,以及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地区,试图通过闪电战寻求速胜。然而俄军求胜心切,却未能达成目标,不得不从基辅和哈尔科夫周围撤离。

两年多后,哈尔科夫地区硝烟再起。5月10日,俄军重新越过边境,开始向哈尔科夫展开重装甲和步兵突袭,在各处深入乌克兰境内5至10公里不等,遭遇乌克兰军队的第一道防线后,推进速度放缓。俄军在此处部署了至少约3.5万人,并可能增加到5至7万人。乌克兰从哈尔科夫市到东北部边境,应构筑了三道防线。第一道并非紧靠边境,而是距离边境12至13公里;因此俄军才比较轻易地取得了进展。一周来,双方连续激战。

俄军目前的兵力尚不足以快速推进到哈尔科夫市,但若俄军继续推进到距离哈尔科夫市20公里,其火炮、火箭炮的射程就足以轰击哈尔科夫市。俄军现在距离哈尔科夫市郊区约30公里,如果乌克兰军队未能守住第一道防线,第二道防线仍要努力把俄军挡在哈尔科夫市20公里之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的导弹和无人机随时会对哈尔科夫市进行远程打击。乌克兰正向美国和北约请求更多的防空系统援助。俄军战机不越过边境线,就可以发射导弹或投下滑翔炸弹。乌克兰不仅需要美国的爱国者防空导弹,还需要美国允许乌克兰用爱国者导弹打击俄罗斯境内的战机,美国尚未放松这一限制。乌克兰军队正面临巨大压力。

俄军需要更多兵力才能攻城

俄军自己估计,需要增加30万人,才可能完成包围哈尔科夫的行动,俄军进入哈尔科夫地区的约3.5万人难以构成重大威胁,即便增加到5至7万人,也无法达成攻占哈尔科夫市的目标。

俄军目前在乌克兰有约51万兵力,但很难想象会放弃在乌克兰东部的攻势,把大约60%的兵力调往哈尔科夫方向。

哈尔科夫靠近俄乌边境,理论上俄军可以从北部大举进攻,但俄军在周边地区并无有效支撑点;若一味长驱直入,侧翼很容易受到攻击。因此,俄军夺取哈尔科夫的行动并不简单,需要大量兵力互相掩护,在较宽的战线上步步为营,整体推进到城市郊区,才具备攻城的条件。

2022年2月底,俄军已经演绎过孤军深入的行动版本,还曾派出部分精锐的空降兵突袭,但毕竟孤掌难鸣,虽然对哈尔科夫造成了威胁,却没有能力夺城,补给线也不断被骚扰,最终不得不放弃、撤兵。俄军此路进攻部队损失惨重后,退回俄罗斯境内休整,据称较长时间未能重新投入乌克兰战场。

即便俄军真能调动30万大军围攻哈尔科夫,仍需要重新建立补给线,乌克兰军队也会增派部队驰援,双方的主战场将不再是东部地区。俄军在乌克兰东部地区的主力若被调走,将难以维持现有的攻势,东部和南部的防守都可能面临困难,等于给乌克兰创造局部反攻的机会。

30万部队的调动绝非易事,俄军主力应先调回国内,再从北部重新进入乌克兰。俄军占领了乌克兰部分东部地区,已经连成一片,但距离哈尔科夫较远,直接奔袭的风险极大,几乎无法保证侧翼安全,更难以建立安全的补给线。假如俄军真能从东部大举突破,或许就不需要开辟哈尔科夫战线了,目前的现状是,俄军在任何战线都难以快速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军若准备围攻哈尔科夫,将彻底打乱目前的兵力部署,也等于彻底改变了以乌克兰东部为主的战略重心。若俄军非要这样大费周章地折腾,将无法保持在乌克兰东部的优势,在哈尔科夫地区还可能久攻不下,搞不好战场主动权就会易手,陷入进退两难的被动。

俄军可能暂时只打算继续向乌克兰防线施加额外压力,拉长战线,令乌克兰有限的兵员和装备捉襟见肘。俄军应该也在试图保护别尔哥罗德市,用以攻为守的方式,阻止乌克兰支持的俄罗斯起义军团再次越境袭击别尔哥罗德市,先把防线建立在乌克兰境内,再寻机进攻。

乌克兰防御难度加大

俄乌双方的战线已经长达1200公里,俄军有兵力优势,占据主动,正从多个方向展开进攻,新的哈尔科夫攻势令乌克兰的兵力更难分配。

乌克兰军方称,已经把预备队部署在哈尔科夫州北部,防御俄军的进攻行动。乌军正着手尽快组建新的10个旅,以应对俄军2024年的夏季攻势。乌克兰军方还称,目前防御行动的主要瓶颈仍是军事装备的援助,兵力在其次。实际上,乌克兰既需要北约的持续援助,也需要尽快增加兵员。

乌克兰军方估计,未来两个月的战事将进入关键阶段,俄军仍会集中攻击东部的卢甘斯克和顿内茨克州,同时可能扩大在哈尔科夫的行动,还可能进攻东北部的苏梅州,乌克兰的防线可能不堪重负。

进攻哈尔科夫的俄军,据认为一些部队可能没有很高的战斗力,这或许能让乌克兰军队获得一点喘息。

5月10日,美国宣布了新一批4亿美元的军事援助,包括爱国者和其它防空导弹、海玛斯火箭弹药、105毫米和155毫米炮弹、装甲车和反坦克导弹等。乌克兰炮弹短缺的现象应该得到缓解,海马斯火箭应能再度发威,大量无人机也能继续摧毁俄军装甲部队;但战线进一步拉长后,兵员不足仍是大问题。

莫斯科的算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声称,俄罗斯目前没有占领哈尔科夫市的计划,称俄军上周对乌克兰东北部发动地面攻击,是为了阻止乌军越境炮击俄方地区。为俄国安全打造“安全区”。

连任总统的普京近日更换了国防部长,没有军事背景但擅长经济的别洛乌索夫(Andrei Belousov)上任,他表示“最紧迫的问题”是持续供应现代化装备、弹药、通讯设备、无人机和电子战系统等,以及继续征召兵员。

莫斯科正准备在乌克兰的持久战争,并可能为未来与北约的对抗做好准备。克里姆林宫或许意识到,2024年的夏季攻势可能不足以让乌克兰屈服。克里姆林宫用经济人士掌控国防部,显然在经济上遇到了不少难题。

估计莫斯科认为乌克兰已无力反攻,俄军的进攻正在缓慢蚕食乌克兰领土,但克里姆林宫或许有点等不及了,希望针对哈尔科夫的进攻能扩大战场优势,更快地消耗乌克兰军队。

美国总统大选还有6个月,若川普重掌白宫,可能推动俄乌谈判。莫斯科急需掌握更多筹码,尽快突破乌克兰防线、抢占尽可能多的土地。俄军更大范围的行动,试图令乌克兰军队顾此失彼,最终迫使乌克兰完全放弃反攻,不得不在接受现状的前提下走上谈判桌。

战争机器还能运转多久?

俄军从朝鲜获得300万发炮弹后,每天能发射1.5至2万发炮弹,300万发最多应能支撑7个月。但这是朝鲜之前的旧库存,恐难以再持续供应如此大的数量。俄罗斯2023年生产了约200万发122毫米和152毫米炮弹,最多只够用4到5个月。俄军必须大幅提高产量,否则2024年过后,也将面临弹药短缺。这也是美国希望乌克兰全力守住2024年的原因之一,预计北约整体弹药产量在2025年会全面超越俄罗斯。

俄罗斯的导弹生产瓶颈更大,因此大量生产无人机,并早已用于攻击乌克兰基础设施,现在也更多在前线使用。凭借前苏联的庞大库存,俄罗斯的装甲车辆理论上能再支撑一年半,但前提是这些武器仍可使用,并能及时得到修整、换新。

俄军开辟了哈尔科夫的新战线,开启了夏季攻势,乌克兰军队正面临更大压力,但俄军夺取乌克兰第二大城市的难度很大,操作不当还可能重蹈覆辙。乌克兰需要外援维持抵抗,俄罗斯单纯依靠自身也难长期鏖战,双方暂无退缩之意,消耗战还会继续,直到有一方熬不住或两方都熬不住的时候。

最终结局:俄罗斯必败无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乌战争在欧洲心脏部位打,欧盟、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只有支持乌克兰打这一条路,而且必须打赢,连打成平手这个结局都不能接受,否则二战之后建立起来的西方主导的国际秩序必然崩溃。这也是日本、韩国、澳洲、新西兰等亚太国家都支援乌克兰的原因所在。一旦乌克兰挺不住,不排除北约直接下场。

俄罗斯以一己之力和整个西方社会对抗,必败无疑。你我有生之年都能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