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16日,省政府新闻办举行“坚定信心、鼓足干劲、勇挑大梁——奋力书写‘走在前、做示范’新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市长陈之常围绕“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加快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主题,介绍南京市有关情况,并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陈之常说,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作出一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为我们奋进新征程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省会城市,南京始终以强烈的答卷意识和责任担当,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努力把“强富美高”的宏伟蓝图转变为美好现实。在“经济强”上,2023年南京市地区生产总值达1.74万亿元,较2014年翻了近一番,位居全国十强,人均GDP居省会城市第一,地均GDP居14个特大城市之首。在“百姓富”上,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4年的3.7万元提高到7.2万元,每年城镇新增就业超过20万人、占江苏省1/6,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连续6年居江苏省第一,14次获评“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在“环境美”上,2014年以来,南京市空气质量优良率从52.1%提高至81.9%,地表水水质优良断面比例连续五年保持100%,长江生态岸线占比由66.2%提高到80.3%,江豚逐浪成为靓丽风景。在“社会文明程度高”上,仙林街道获评全国新时代“枫桥经验”先进典型,涌现出钱七虎等一批全国道德模范,国际和平城市、世界文学之都品牌影响力不断增强,历史文化和现代文明交相辉映。

陈之常说,当前,南京市上下正在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江苏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以科技创新引领产业创新,努力成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打造科技创新“策源地”,推动紫金山实验室等重大创新平台取得更多成果,加快高水平人才集聚平台建设,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厚植产业强市“新动能”,引领四大支柱产业焕新升级,打造万亿级软件和信息服务产业集群,拓展智能电网产业全国首位的领先优势,推动智能制造装备、航空航天等产业发展壮大,抢占未来产业新赛道,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争当绿色转型“引领者”,加快新时代美丽南京建设,全面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政策体系,强化绿色科技创新和先进绿色技术推广应用,促进传统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推动绿色能源和新型储能发展。激活改革开放“源动力”,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政策体系,全面融入和服务长江经济带发展和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放大“自贸试验区+服务业扩大开放”叠加优势,发挥好国家级新区、临空经济示范区等开放载体作用,加快汇聚先进优质资源要素。

陈之常表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南京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我们定当奋勇争先,向“新”而行、提“质”奋进,努力交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南京答卷。

陈之常与市委常委、副市长邓智毅,副市长吴炜,江北新区管委会主任吴勇强,以及市发改委、市地方金融管理局负责同志,就媒体记者关心的更好融入和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局、推进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江北新区新质生产力发展、优化营商环境、抓好科创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回答了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