熟人借钱:一场人情与金钱的博弈

“钱没了还可以再赚,朋友没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这句话曾经是我奉为圭臬的交友准则,尤其是在面对熟人借钱的时候。可经历了几次血淋淋的教训后,我才明白,有些“朋友”,在金钱面前,所谓的友情脆弱得不堪一击。

记得几年前,我初涉投资领域,正好赶上基金牛市,收益颇丰。当时年轻气盛,也没多想,就把喜悦分享到了朋友圈。没过几天,各种“熟人”就找上门来,七大姑八大姨、小学同学高中同学,甚至几年没联系的远房表哥,都纷纷以各种理由向我借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碍于情面,关系一般的,我就象征性地借个千八百意思一下,关系特别好的,比如我的堂哥,就借了5千。当时我想着,都是自己人,谁还没个困难的时候?能帮就帮一把吧。

可结果呢?那些借了千八百的,几乎都石沉大海,杳无音讯。更让我心寒的是,当初信誓旦旦说下个月还钱的堂哥,一拖再拖,最后还理直气壮地说:“都是兄弟,计较那么多干嘛?”

那一刻,我才意识到,在金钱面前,所谓的亲情、友情,都显得那么苍白无力。你念着情分,人家却只想着占便宜,最后落得个“人财两空”的下场。

后来,我又经历了几次类似的事件,都是以“失望”告终。我逐渐明白,在如今这个时代,熟人之间的金钱往来,早已不再是当年“远亲不如近邻”的淳朴模样。

互联网金融如此发达,谁缺钱了,微信、支付宝、银行贷款,哪个不能解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那些绕过这些便捷渠道,偏偏要向你开口借钱的熟人,背后往往隐藏着不为人知的“小

算盘”。要么是借遍了所有渠道,走投无路,准备把你当最后的“救命稻草”;要么就是吃准了你碍于情面不好拒绝,想空手套白狼,把你当成免费的提款机。

当然,也有人会说,你怎么能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也许人家是真的遇到困难了呢? 可现实是,真正靠谱的朋友,往往会把自己的经济状况打理得井井有条,即使遇到困难,也会优先选择正规的借贷渠道,而不是把“主意”打到朋友身上。

而那些习惯性向熟人借钱的人,往往缺乏基本的契约精神和责任意识,他们把“熟人”当成了逃避责任的挡箭牌,以为凭借着“关系”就能肆意妄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我身边就有这样一个例子。老李为人豪爽,朋友众多,但有个致命的缺点——爱借钱。今天找张三借点,明天找李四借点,借了也不急着还,甚至还会理所当然地说:“都是朋友,计较那么多干嘛?”

结果呢?朋友们渐渐地对他敬而远之,曾经热闹的朋友圈也变得冷冷清清。老李到最后才明白,透支的不仅仅是金钱,更是人与人之间宝贵的信任。

这些年,我逐渐放弃了“熟人社会”的思维模式,不再把感情和金钱混为一谈。因为我明白,真正的友情,是建立在相互尊重、坦诚相待的基础上的,而不是靠金钱来维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远离那些习惯性向你借钱的“熟人”,不是薄情寡义,而是为了保护自己,也是对真正友情的尊重。与其在“人情债”中苦苦挣扎,不如把时间和精力留给那些值得深交的朋友,一起享受纯粹的快乐,共同创造美好的回忆。

毕竟,人生苦短,我们应该把宝贵的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而不是在无谓的纠葛中消耗殆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