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联社5月20日讯(记者 唐植潇),日前小牛电动发布了2024年第一季度的业绩报告。

数据显示,小牛电动2024年第一季度整车销量为129139辆,同比增长36.8%,营收5.047亿元,同比增长21.0%。

按市场划分来看,国内市场整车销量为110115辆,同比增长35.1%,整车收入为人民币3.929亿元;海外市场整车销量为19024辆,同比增长47.6%,整车收入为人民币4900万元。

增长来自海外,国内市场尚未完全恢复

从数据占比来看,国内市场仍为小牛电动的主要销售来源,占比高达85.3%,海外市场占比不到30%。尽管2024年Q1国内的销售数据相较于去年同期有较大幅度的增长,但仍未恢复到2022年同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海外市场经历过一轮下滑之后,已经逐渐恢复且销售量有所增长。整体而言,小牛电动2024年Q1营收仍未恢复到2022年同期水平,但好于小牛电动2023年年底的4.8亿元的预期。

根据此前的数据统计,2023年小牛电动全年销量约在70万辆左右。在业绩说明会上,小牛电动CEO李彦对记者表示:“2024年,我们仍然寻求在国内外市场完成一百万辆以上的出货量。从我们的财报数据来看,增长量目前主要还是来自海外市场。”

从财报数据中,记者注意到小牛电动的高端产品比例有所增加,但利润率并没有太多提高。

小牛电动投资者关系经理李晶对记者回应道:“利润率没有增加的原因在于,我们更改了国内IDR销售政策,与分销商分享更多的增长利润,以重新夺回中国市场并加强新产品的地位。此外海外销售的滑板车比例比去年要更多。”

此外李晶还补充道,关于销售和营销费用方面,国内市场已经下降了2~3%,这是因为与分销商分享了更多的利润率,需要削减营销费用和零售渠道费用,以维持健康的运营利润贡献率。“但我们还将会在国内外市场的品牌建设和渠道建设上面投入更多资金,因此国际市场的销售和营销费用仍然处于较高水平。”

据悉,在第一季度小牛电动发布了新的性能旗舰电动自行车NXT,在行业中首次使用汽车级毫米波雷达,并应用了智能座舱级“魔术轮”交互旋钮。小牛方面称,该车上市发售后受到市场追捧,一季度销量占国内整体销量的26%。

小牛方面表示,自2月底面向国内市场推出以来,公司的高端新品收获了极为正面的市场反响。据悉,目前小牛正在拓展销售渠道提升门店效率,以期在即将到来的销售旺季实现业绩持续增长。

“新国标”过渡期结束,两轮电动“换新”是新机遇吗?

尽管非标电动车的过渡期正式结束,但小牛电动的上游锂电价格持续走低各地政府开展电动车“以旧换新”政策,或许将会给锂电两轮电动注入新的活力。

据ICC披露的数据显示,方形动力电芯(磷酸铁锂)价格从2023年1月的0.82元/Wh下跌至2023年12月的0.43元/Wh,降幅超47%;方形动力电芯(三元)价格从2023年1月的0.92元/Wh下跌至2023年12月的0.52元/Wh,降幅超43%。

据悉,全国多地非标电动车将于2024年3月-6月到期;此外,工业和信息化部负责组织起草的《电动自行车用锂离子蓄电池安全技术规范》(GB 43854—2024)强制性国家标准,将于2024年11月1日正式实施。

4月23日,上海市政府发布《上海市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计划(2024~2027年)》的通知。

在通知的第14条,明确有序开展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引导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企业积极开展以旧换新促销活动,鼓励和引导市民选用换电车型,同时推动老旧电动自行车及蓄电池加快退出使用。

除了上海市以外,浙江省也发布《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若干举措的通知》。

在通知中明确对电动自行车开展以旧换新行动,实施非标电动自行车清理整治,到2027年将全面淘汰备案的非标电动自行车。

有业内人人士认为,电动自行车以旧换新活动,只是引导生产销售企业积极开展以旧换新的促销活动,这样的力度并不大,而且这样的促销活动一直是存在的。

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称:“’新国标’过渡期结束后,短期看小牛电动的销量增长或许会面临一定的挑战,但基于小牛电动“高端电动车”的差异化定位,依旧能够吸引追求品质和品牌的消费者。此外,随着环保意识提升和城市短途出行需求的增长,即便是在新国标实施后,高品质、高性能的电动两轮车市场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在渠道建设方面,截至2024年3月31日,小牛电动在国内有2878家品牌体验店及专卖店,并通过58家经销商进入海外54个国家。根据2023年底公布的数据,小牛电动在国内现有门店数量为2856家,海外的销售网络包含56家经销商、覆盖54个国家。

在此前的新品媒体沟通会上,小牛表示将在2024年推出“千店计划”,增开1000-2000家门店。目前从数据层面上来看,小牛电动的线下渠道建设并没有取得太大进展。

李彦在业绩说明会上回答记者道:“全球市场的拓展始终是我们工作的重中之重。我们在第一季度的店铺数量增加了二十到三十家,目前还有更多的店铺正在建设之中。因为通常情况下来看,第三季度是销售旺季,我们计划在接下来的二、三、四季度新增几百家店铺。”

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中国矿业大学(北京)管理学院硕士生企业导师支培元表示:“小牛电动门店增长的放缓可能与市场饱和、租金成本上升以及经营策略调整等多重因素有关。为了应对这一挑战,小牛电动需要重新审视其线下门店布局策略,优化门店选址和运营模式,同时积极探索线上线下融合的销售模式,以适应消费者购物习惯的变化。”

小牛表示,对第二季度的业绩持乐观态度,预计第二季度营收将在9.12亿-9.95亿元之间,同比增长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