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西昌市的建昌古城,至今已有600余年历史,是典型的明清建筑。如今,经过更新的建昌古城焕发出勃勃生机;而位于西昌的高山堡乡村振兴文旅项目,呈现的则是西南典型的屯堡古村落,有着独特的田园景观。

5月14日-15日,“行走西昌 品味建昌”四川省省直(红星)作协在西昌举行采风活动,中国作协副主席、四川省作协主席阿来,四川省委省政府决策咨询委员会副主任、成都市社科联主席李后强,四川省省直作协主席兼党支部书记王怀林等一行人,前往了上述两地,通过近距离、多视角、沉浸式地的方式,感受西昌的历史文化、自然风光与时代气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风团一行在建昌古城见证了古城“日与夜”的不同风采。白天的吉羊巷、张家大院、马家大院、豆芽井、霸王鞭、萧家大院、古戏台、高家大院呈现了凉山居民大院的特色风貌;夜晚的安定门、建平门、安定门、四牌楼、北街、南街、黄家巷、太子巷、古城墙,在绝美的灯光映造下,展现出城市更新后的商贾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相融合的地域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西昌建昌古城

高山堡作为西南最典型的屯堡古村落、攀西最著名的寨堡式古村落,更新改造后不但让陈家大院这样规模大、价值高的传统民居建筑焕发新生,还丰富了高山堡独具特色的民宿和田园景观,重现出百年前古村落的质朴风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陈家大院

据负责建昌古城、高山堡乡村振兴文旅项目的总设计师施飞介绍,建昌古城建设时期曾先后投入近二百名古建专业设计师,超2000余名工匠,就是希望能够充分挖掘和原汁原味地呈现出古城的人文风情、地域风貌。

采风过程中,作家们漫步于古城,感受着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淀,他们不时拿出手机、笔记本记录下所见所闻,增加后续创作中素材与积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采访团在古城漫步

“西昌是一个充满灵感的地方,每一个角落都蕴藏着丰富的历史故事和文化传承。”阿来认为,城市更新不仅要建设好古城的基础建设,还要增加业态、丰富文化,让尘封的历史焕发新的生机,也希望更多的作家们能够来到建昌古城,感受这里的文学氛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李后强表示,建昌古城是凉山州文旅项目打造的样板工程,“西昌优质的气候光照给西昌日光经济带来良好的条件,同时,西昌作为月光之城,夜消费丰富了当地月光经济,建昌古城这个项目将西昌这种‘明’经济发展形成了完美闭环。”

红星新闻记者 毛渝川 蒋庆 编辑 曾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