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迈赫尔通讯社及路透社20日消息,伊朗总统莱希及伊朗外长阿卜杜拉希扬在19日的直升机事故中罹难。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载有伊朗总统的直升机发生“硬着陆”事故后,美参议院多数党领袖舒默表示,已从情报部门获悉,“没有证据表明该事件中存在谋杀行为”。他称,事发地点天气糟糕,大雾弥漫,“所以这看起来像是一起事故,但全面调查仍在进行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人机拍摄的事故直升机现场图片

油价应声上涨

路透社消息,伊朗总统遇难引发全球油价上涨,布伦特原油一度升至84.39美元/桶,逼近5月10日以来的最高水平。国内石油板块更是强势上扬,涨幅超过2%。

作为OPEC重要成员国,据美国能源信息局统计,2022年,伊朗是世界第七大原油生产国。该国已探明石油储量仅次于委内瑞拉和沙特,位居全球第三。毫无疑问,伊朗在世界油气市场的地位不容置疑。

就在一个月前,伊朗和以色列的空袭造成原油市场端在的焦虑,油价小幅上涨。不过更让人注意的是,科威特石油专家卡迈勒·哈拉米说认为,伊朗还掌握着一系列严重破坏市场的方法,包括干扰通过霍尔木兹海峡的海上交通,以及对伊拉克等国施压,要求它们削减供应。哈拉米说:“存在几种情形……让人担心的是,伊朗会停止出口石油或袭击石油设施。”

霍尔木兹海峡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西欧、美国和日本等地的唯一海上通道,世界上1/5的石油运输需通过该海峡,美国此前多次指控伊朗扣押、干扰该地区商业船只。

而此次伊朗总统和外长的意外离世,让油气市场市场的地缘政治焦虑的气氛更加浓厚。目前有专家认为:“伊朗突发事件或对油市产生短暂影响,伊朗正在面临新一轮选举,未来油气市场如何还要看新一届的当权派的倾向。”

莱希和他的能源政策——“美国的噩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伊朗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资料图)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总统赛义德·易卜拉欣·莱希1960年出生在位于伊朗东北部的马什哈德,他是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的学生和忠实的追随者,曾担任伊朗国家监察组织主席、国家总检察长、司法总监等职。2021年6月19日,莱希当选伊朗总统,同年8月5日宣誓就职。这位2021年才新上任的伊朗领导人被称为“铁血教士”,国际“反美狂人”的莱希,从上任开始就排斥美国,想要摆脱美元霸权,与中国展开友好合作。

就在他就职的这一年,伊朗成为仅次于美国和俄罗斯的世界第三大干天然气生产国;也是在这一年,在中伊建交50年之际,我国与伊朗签署了为期25年的全面合作计划。据外媒报道,该计划价值约4000亿美元,合作领域包括银行、电信、港口、铁路及其他数十项工程。在这25年间,伊朗将为中国提供价格优惠的原油作为回报。

这样一个油气重要生产出口国的政策导向却出现了变化。莱希初上台时,就曾公开朝美国喊话——伊核问题已经没什么好谈的了。

同时因为国内的经济制裁,莱希痛定思痛,认为伊朗的现状主要是伊朗对美元依懒性太强了,决定要逐渐摆脱这种情况,与官员们一起商讨出了长期经济计划,要好好发展国内经济。俄罗斯总统普京曾就莱希的发展计划发来贺电,恭喜伊朗“终于想明白了。”

这两件事做下来让美国有些不安心,欧洲投资也开始撤离。为此,伊朗开始寻找度多元化的合作伙伴,不断扩大与伊拉克、阿曼、卡塔尔等国的政治经济合作。此外,伊朗则积极开拓能源出口渠道。莱希更是到访委内瑞拉、尼加拉瓜和古巴这三个同样遭到制裁的“难兄难弟”,2023年6月,伊朗和委内瑞拉签署了20多项新的合作协议,涉及石油、天然气、化工和矿业等领域。

2023年3月,在中国的斡旋下,对立长达7年之久的沙特与伊朗达成世纪大和解;而在2023年伊朗第一副总统穆罕默德·穆赫贝尔(Mohammad Mokhber)就曾表示,2024年伊朗将有67个价值约150亿美元的新石油和天然气项目投入运营。而2022年,伊朗石油出口的收入为426亿美元,这一数字超过了伊朗在2016年(伊朗核问题协议生效的第一年)。

今年3月,伊朗国家石油公司同四家伊朗公司签署南帕尔斯气田增压项目实施合同,价值200亿美元,成为伊朗史上的最大天然气合同。伊朗拥有世界第二大天然气储量,天然气日产量为10.7亿立方米,作为伊朗最大的天然气田,南帕尔斯天然气田天然气储量占伊朗全部储量的50%,占全球总储量的7%。

就在伊朗正在莱希的带领下逐步走向“正规”时,一场意外让这一切未来发展如何扑朔迷离。但不过,也许正如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发表的讲话那样,多年探索下的伊朗,似乎认清了自己前方的道路,“国家管理不会中断……”

中国石油石化综合中国国防报、澎湃新闻等整理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