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

王莽早年丧失了父亲,没有权力和地位,但他贵族官僚的背景使他像着了魔一样追求权力。为了实现通向皇位之路,他处心积虑地追求美名,等待大权在握的机会,然后一举夺取皇冠玉玺,成为一代君王。

王莽篡汉的原因可以追溯到西汉末年的政治和社会环境。当时,西汉王朝面临着内外多方面的挑战,包括土地兼并、阶级矛盾、民族问题等。在这种情况下,王莽逐渐崭露头角,并逐渐掌握了政治大权。王莽为什么能篡汉?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一,王莽个人能力出众,而且具有野心。

王莽精通儒学,他高度评价儒家的以德、仁为本的政治策略。在家里,他恭敬地侍奉母亲和嫂子,精心抚养亡兄的遗子;在社会上,他广泛结交才俊之士,恭敬地侍奉叔伯等权臣。

公元前22年,伯父大将军王凤病重卧床。王莽不离左右,精心照顾,甚至亲尝汤药,在床前尽孝。王凤临终时,特意把王莽托付给他的妻子元后和汉成帝,授予他黄门郎的职务,继而提拔为射声校尉。有一次,王莽买了一个俊美的侍女,正准备享用,突然听到兄弟们讥讽他假道学。于是他解释说:后将军朱元没有儿子,我听说这个女子会生儿子,特意为朱将军买下的。当日他就忍痛割爱,把侍女献给了朱元。从此以后,他的声誉越来越大。

平帝即位时年仅九岁,国事都由王莽决定。有人劝王莽成为安汉公,他坚决推辞不接受,直到朝臣和外戚一再劝说,他才接受了封号,并辞去了封地。这使他赢得了不贪图美名的良好声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公元2年,天下同时发生旱灾和蝗灾,万民骚动。为了博取农民的好感,王莽上书愿意出钱百万,献出土地三十项,交给大司农以救济贫民。朝臣和勋贵们碍于面子,也只好拿出一些土地和钱粮来效仿。王皇太后听说后大加赞赏,下令把新野的二万多顷土地赏赐给他。王莽坚决推辞不接受,于是他的名声更加响亮,官职不断升迁,被封为新都侯、宰衡、太傅、大司马。

王莽深知舆论的重要性,每做一件事都要挖空心思宣扬一番,以便名利双收。每当遇到水旱荒灾时,王莽就宣布改吃素食并暗示左右去报告元后,然后企望元后下诏劝他吃肉养体以监督国家大事。

王莽在辞去封地后,派八个心腹大臣以体察民情为由,广为宣传当时中小地主都痛恨土地兼并,都认为王莽辞去土地二万余顷难能可贵,有些人甚至编诗来赞颂他,还有一些人因为不满土地兼并而起来为他造势宣扬他的善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王莽还多方笼络知识分子为他们建造大批住宅,并网罗专家学者云集京师予以照顾;并招纳全国有特异功能之士千余人,使三教九流都赞扬他知道如何用人唯贤。

公元5年,王莽通过精心策划和伪善的表演,成功地迷惑了朝廷和民众。在举主祭祖先神主的大典上,他收到了18万多人颂扬他功德的上书。这些上书者,或是被他的伪善行为所迷惑,或是受到了他的权势所驱使。王莽不仅以伪善恭谦猎名,而且以治家严格博得人们拥戴。他的次子王获杀了一个奴婢,这在奴婢问题十分严重的西汉末年并不算一回事。但王莽为了猎取大义灭亲的美名,竟然令王获自杀偿命,这无疑暴露了他的残忍和虚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然而,这只是王莽的权谋手段之一。他通过这种方式,获得了爱惜奴仆的美名,并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巩固了自己的地位。随后,他利用名誉地位到手后,便开始暴露自己的真面目。他以权相要挟,将女儿正式立为皇后,然后遍插党羽亲信于朝廷机要部门。这些党羽亲信们,大多是他的心腹和爪牙,他们为了自己的利益和地位,不惜出卖国家利益和民众福祉。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莽的野心逐渐暴露无遗。他不再满足于现有的地位和权力,而是渴望获得更多的控制力。于是,他开始策划谋取最高权力。公元5年,王莽上下其手,又是吏民几十万人上书,又是王公贵族纷纷劝进,又是党徒爪牙上千人的联名请求,元后被迫给他加赏九命之锡,这是最高规格的奖赏,也是王莽代汉自立的先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个过程中,王莽的权谋手段再次展现得淋漓尽致。他通过贿赂、威胁、收买等手段,迫使元后同意给他加封九命之锡。这无疑是对元后的巨大羞辱和挑衅,也是对朝廷和民众的严重欺骗。接着在公元8年,王莽终于如愿以偿地代汉自立为皇帝。

王莽的代汉自立,给社会带来了极大的动荡和灾难。他的虚伪和权谋手段使得社会失去了公正和稳定的基础,使得民众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他的篡位行为被视为一种背叛和欺骗,使得许多正直人士对他嗤之以鼻。同时,他的执政能力也十分低下,使得国家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之中。

第二,“国统三绝”导致皇帝无子嗣继位,使王莽有机可乘。

在历史上,有许多受到皇帝宠幸的后妃,由于没有生育,对皇室的继嗣和社稷的传承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北宋教育家、思想家、哲学家、改革家李觏在他的著作中提到了两个发生在西汉宫廷的故事。